第二节 文物普查与收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740&run=13

1957年文化馆内增设文物组,进行首次文物普查工作。1981年3月进行第二次文物普查,历时35天,普查到许多古遗址、古墓葬。1988年4月,烟台市博物馆与招远文物管理所人员一起对招远进行重点复查,又发现5处较有研究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
县级文物单位没有考古发掘任务。一旦在建设施工中发现古遗址、古墓葬等,随时上报业务领导部门,与上级业务部门一起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1958~1976年,境内在兴修水利、整地改土中出土了大批地下文物。
70年代中期,因整地改土挖掘杨州牧墓,烟台市博物馆派人和招远文物工作人员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最后将墓地的石俑、石马就地掩埋。1978年后,文物市场相继建立,文博单位发挥业务特长,对流散在社会上的文物着重筛选、鉴定,收集具有较高价值的藏品。1989年9月,磁口村取土时发现一座宋代墓葬,招远市文物管理所人员与烟台市博物馆人员一起进行抢救发掘,并将此次发掘调查报告在《考古》1995年第1期上发表。1991年10月4日,文管所工作人员到老店古遗址检查,在附近窑场收集到龙山文化时期玉钺、玉环两件珍品,经山东省国家级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1997年,又在城里村征集到出土铜佛像5尊。1999年,为配合修建大(家洼)莱(州)龙(口)铁路,市文管所与省考古所人员一起对境内沿线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


附 招远古墓调查

王常墓 王常,旧志载为颖川舞阳人,汉时名将,封山桑侯,死后谥曰“节侯”。然旧志又载王常祀乡贤祠,且疑曰:“其非招邑人明甚,然乡贤所祀,其由来久矣,虽崇祀之故湮没不传,固不敢臆见断也。”旧志对王常历史记录很详,对墓并无记载。
招城北15公里张星村南、小郝家村西,有古墓一处,规模颇大,像是钦赐祭葬。该墓有翁仲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华表二,矮阙一,至今完好,但石质较粗糙,风化严重。石物群北面偏西约5米,清末曾被揭开一处古墓,上下洞,深约5米,南面有石门,向北连接两墓室。墓壁用白石条砌成。1911年及日军侵招时又先后被掘开两次。当地传说此两处坟墓为王常墓有一处为疑冢。
张星东村和小疃王姓以王常为第一代祖先,言称颖川舞阳山桑侯王常后裔弟兄三人明永乐年间由四川迁此。按,王常为汉人,果真其后人明时迁招,何来王常墓早在招远?乡贤祀又为何早就有祀?此皆附会,不可为据。倒是民间“王常救驾”的传说比较可信。民间传说唐时张星村有卖油郎叫王常,卖油回家天色已晚,路遇劫匪向一路人劫财,王常路见不平,抡起扁担打退劫匪。原来被救之人为征东路过此地微服体察民情的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封其为“铁扁担王常”。果如此,王常死后赐葬亦是可能之事。看来,此王常非彼王常,乡贤所祀恐亦非颖川舞阳王常。此墓果为王常墓,亦绝非颖阳王常墓。但旧志编纂者未能搞清,今又过350余年,资料更无从查证。
王基疑墓 王基,三国时东莱曲成(今招远)人,魏国名将,死后谥曰“景侯”,《三国志》有其传,旧县志和新编《招远县志》均为其立传。张星镇小郝家村后有一处古墓,传为王基墓,亦有传说为王基的父亲王豹墓。原先墓前也有石人、石羊、石虎。旧志对王基记载颇细,但对其墓未予记载,此墓真实主人难以确考。
七十二冢子 城东南20公里毕郭北有将军城遗址,据传昔日将军驻兵处,然无考。古城西有地名风旗顶,城东有走马岭,城北有饮马湾。城东北面有山名岗山,据传李世民征东时大将铁玉战死在岗山(大将犯地名,铁玉死在岗山,柴绍死在淹菜岭),亦不可考。但毕郭一带冢子确实不少,传说当时修有七十二冢子,只一处是真的,其余为疑冢。现河西村西有14处,毕郭北6处,往南到黑都泊,往北陆续延伸至青杨堡、小杨家一带。抗战时期牟疃、冯草洼有两处被扒开,建筑宽敞,有室有炕,别无发现。
ttp://lib1.sdsqw.cn/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段子贤墓 在城东约10公里,玲珑山前村东北琵琶岭上。传说李世民征东时大将驸马都尉段子贤战死于此,葬在琵琶岭上。详见附录轶闻传说“李世民东征在招远的传说”。又传,李世民东征结束后,将段子贤遗体秘密运回京都,所以这里只是一座空坟。
状元王俊民墓 旧志记载在城西南15公里聚灵岭之东。今有地名状元头,为齐山镇辖村。传说石翁仲、石碑等都埋在北河地名荷花湾那里。
杨家墓 杨州牧,以子觐光贵,累赠资德大夫、南京通政使,崇祀乡贤。钦赐祭葬,墓在城西柳甲沟村北。杨州牧墓居中,稍前左是杨觇光墓(杨觇光,杨州牧长子,因子开世贵,封户部郎中),前右为杨观光墓(杨观光,杨州牧三子,明崇祯元年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杨觇光墓左前侧为杨开世墓(杨开世,以叔杨觐光荫,授都察院都事,历南京户部郎中)。杨家墓地20世纪初规模仍壮,墓地规模约0.3公顷,古柏参天,后多被会首伐卖。新中国成立前有人看管,后无人管理。20世纪50年代初,门坊南角塌,华表倒掉。70年代整地改土时,石碑用于垒桥,石翁仲、石马、石羊、石虎(各二)或埋于地下,或垒于地堰。杨觐光,杨州牧次子,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历任陕西左右布政使、南京太仆寺卿、南京通政使,加赠少司空、南京工部右侍郎,崇祯十年钦恤祭葬。墓在蚕庄镇西山王家村北灵山东麓之石镜山,《四库全书》和旧志有载。墓地存有石马、石供桌、谕祭碑及牌坊残件。

丁希孔墓 丁希孔,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任至户部郎中。墓在丁家庄子旧村东头,1958年被破坏,出土明代滑石住宅冥器一套约一百四五十件及两套鎏金供器,都被烟台博物馆调去。
李骥千墓 李骥千,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任凤阳知府、颖州兵备使,墓在城北北岭村西。
李笃培墓 李笃培,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算学家,官至工部主事。墓在城北北岭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