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财务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312&run=13

财会队伍 20世纪70年代,社队企业懂财务管理的人员寥寥无几。随着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的财会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1990年始,乡镇企业一般都设有专职会计、出纳。规模较大的企业还建立财务科(财务部),配备财会人员3~5人,有的还设有主管会计。部分小企业设置1名会计,一般是聘请兼职会计员记账。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全部配备财务管理人员,80%以上配备专职会计。
乡镇企业面广量大,发展规模、水平参差不齐。20世纪80年代初期财会人员大多没有受过专业教育。此后,乡镇企业局每年都分期分批对乡镇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到企业指导记账。选拔有培养前途而立志在乡镇企业工作的人员到大专院校、财会专科学校学习。组织财会人员参加电大函授、广播学校学习。部分企业购买光盘、录像带在企业内部学习业务。1990年,700多名乡镇企业会计达到持证上岗要求,125个乡镇企业会计达标验收合格。1995年,乡镇企业财会人员培训面达到90%以上。之后,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和部分国有、集体企业财会人员纷纷应聘到乡镇企业,乡镇企业财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财会制度建设 20世纪70年代,社办企业一直沿用农业记账法,这种粗放的记账方法既不完整又不健全,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不能正确反映社队企业经营情况。1980年开始,农业部和财政部下发《农村人民公社社办企业财务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社办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农业记账法逐步向工业记账法转变,各企业逐步建立各项财务制度。
1986年,乡镇企业局组织对全县乡镇企业财务进行清查,清理不合理占用资金80万元,收回各种外欠款300万元,不合理应收款636.7万元。1989年,蚕庄镇和招城镇推行会计汇账制度,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增强财务透明度,杜绝不合理开支,在推动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方面收到较好效果,这项制度继而在全县推广。1991年,乡镇企业全面推行会计记账制度,并开展会计统计工作升级达标活动,所有财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同时,乡镇企业局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理应收款、清理不合理库存、清理闲置设备和定信贷指标、定流动资金总额、定非生产性开支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三定”工作,共清理出各种应收款14333万元,收回8937万元,清理出各种积压原料折款1237.8万元,清理出各种闲置设备价值857万元,压缩非生产性开支1436万元。1996年,各企业推行倒逼成本管理。蚕庄镇大力推行“倒逼成本管理法”,使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平均下降3.5个百分点,企业直接增加效益1200万元。1997年,在积极推广“倒逼成本管理法”基础上,着力实行成本支出定额控制,全市乡镇企业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比上年下降32.6%。此后,乡镇企业财会制度建设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