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产设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279&run=13

20世纪50年代前,粉丝生产完全为手工生产模式。磨碎用的是石磨,一般以毛驴为动力,也有人力推动磨盘者。随着磨盘转动,刮板把粕子(绿豆浸泡磨碎后称粕子)刮到石磨盘下面的泥罐里。每小时约可磨25公斤绿豆。
分离设备用的是大木箩,浆液流到下面,渣被隔到上面。分离后的浆液盛到泥缸里贮存,每缸约240公斤,需25~30公斤原料。粉丝生产行业中俗称一个豆,就是按一缸浆液用了多少原料演变过来的。
漏粉用的采面盆,是烧制的泥盆,约能盛5~6个豆的粉团,放在固定的凳子上。漏瓢是用葫芦的一半,钻上20~30个孔。晒粉靠自然干燥,将洗好的粉丝运到村外的场院里挂在架子上,靠风吹日晒使其干燥。
20世纪50年代成立互助组、高级社,加工人员相对集中,加工数量有了增加,但设备没有太大改变。只是漏粉瓢不再用葫芦制作,改成了铜瓢或白铁瓢。
60年代始,动力机械用于粉丝生产,粉丝生产设备有了较大变化。拉石磨用的畜力改为柴油机,由原来的一盘磨增加到几盘磨,进而出现立式磨。分离设备用平筛箩,生产用水用195型柴油机带动水泵提取。1978年前后,电力用于粉丝生产,完成对原有粉丝生产设备的淘汰,生产厂家都用上锤式粉碎机,分离用上平筛箩或者旋箩,沉淀、泡料用上水泥池子,二次分离用上平筛箩,漏粉由人工打瓢改成机械打瓢。
80年代中期,粉丝实行工厂化生产,原漏粉设备已适应不了生产需要。锅炉被用到生产上,出现蒸气漏粉机、圆汽锅、大搅拌、真空打瓢机等。沉淀的水泥池子,有的厂家改成不锈钢罐。漏粉设备,根据企业规模分为圆型漏粉机和长型漏粉机。圆形漏粉机整套组装占地面积70~80平方米,由打糊机、大搅拌、输面机、真空搅拌机、打瓢机、圆汽锅等组成。长型漏粉机需要2层建筑,一层长24米,宽7米,二层长6米,宽7米,共计200多平方米。由打糊机、Ⅰ搅拌、Ⅱ搅拌、真空搅拌、打瓢机、长漏粉汽锅、冲凉网带、空气压缩机、粉丝切断机等设备组成。
 2000年后,粉丝生产设备有较大改进:圆汽锅改成长条型漏粉锅,增加不锈钢绑把机,增设灯光案子和不锈钢案子。为减少晒粉污染,安装烘干机,并在烘干过程中消毒。为去掉粉丝本身的粘度,安装冷库并由电脑控温。增设二氧化硫和细菌的过程检验设备,安装使用程控监督,24小时对产品质量跟踪监视。工人进车间执行七步消毒法和风淋除尘。所有出厂产品全部经过金属探测仪探测。
2000年前后,市场上即食型粉丝受到青睐,即食粉丝在招远广泛生产。即食机一般长40米,宽2.8~3米,高3.2~3.5米,利用循环风,为增加风的穿透力,一般采用13千瓦的风机。输送网带60~100厘米宽,每分钟行进1.2~1.5米,每小时产成品100~150公斤。
加湿房是在产品出口处设置的延续设施,里面有加湿器,干、湿度计等,产品装入周转箱放到加湿房,停留1~2个小时,期间含水量低于标准和略高于标准的产品,相互反映渗透,达到均衡一致的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