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业体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170&run=13

经营制度改革 1983年下半年开始,对盈利国有工业企业全面实行征收所得税制度,企业税后利润除留利外,以调节税和利润两种形式上缴国家。1984年下半年起,进行第二步“利改税”改革,使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以税收形式固定下来,税后利润归企业自主使用。1985年,对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把一切应该下放的权利下放给企业,完成以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改革经营方式,改革企业内部管理机构。1988年,在全县149户县属企业中普遍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自1987年12月26日起到1990年12月25日第一轮承包中,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原则,实行包上缴利税、包技术改造、联产值、联质量、联安全的“二包三联”承包形式,初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企业活力。第一轮承包3年中,县属企业实现利税16905.4万元,上缴利润1135.9万元,固定资产增值116520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1704元,分别比承包前3年增长36.1%、115.5%、764.9%和41.6%。
1991年开始,全县120户县属企业进入第二轮承包,除第一轮规定的一些指标外,在承包合同书中具体规定了“承包兑现奖”和“上台阶奖”两种奖励办法,到1992年实际考核的98户企业利润承包基数总和为6994.9万元,实际兑现利润8920.5万元,比承包基数增长27.5%。
产权制度改革 1994年3月,招远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出台以独资公司、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内容的《关于产权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4月20日开始,在市属工业企业硅胶厂、草制品厂以及3户乡镇企业和1户村办企业展开试点工作。6月开始,全市市、乡镇、村所有企业全面展开产权制度改革。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有关文件,规定一些改制的配套政策和优惠政策。
改组嫁接 本着“船小掉头快”的发展思路,1987~1992年全县办起3500多户工业企业。随着经济发展,一些企业产品形不成“拳头”,后劲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把改革重点转移到实现集团化经营上,全市围绕骨干企业、主导产品、经济能人,通过兼并收购、以强扶弱、强强联合等形式,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资产结构,努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1994~1997年,关停484户企业,为组建集团企业节省资金9600多万元。全市三级工业企业组建集团46家,带动分公司、子公司200多户,涉及资产占全市企业总资产的80%以上,其中37家省部级集团中有13家是市属工业企业。这些企业集团凭借规模、资金、技术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挑起全市经济建设的大梁。1997年全市涌现出7个产值过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集团。
对小型微亏企业放开搞活,重点采取兼并破产、出售转让、租赁承包等形式。到2002年全市依法实行企业兼并291户,其中市属企业28户,镇村办企业263户。对那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采取破产与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即在一个企业申请破产前先找到一个收购企业,双方就职工安置问题达成协议,对破产企业整体收购,职工整体接收,然后再依法实施破产。到2002年全市破产工业企业14户,其中市属7户,镇村办企业7户。对一些资不抵债的小企业,将抵押财产缴银行后,再由企业向银行办理租赁,依约缴纳租赁费。这种改革类型多数是镇村办企业,先后有61户小型企业使用这种方法。通过兼并重组、破产重组等形式,全市消化微亏企业878户,其中市属企业47户,镇村办企业831户,盘活闲置资金2.6亿元,增加经济效益9200多万元,分流移交职工1900多人。
利用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对现有企业进行嫁接改造,促进企业上档次、上水平,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1995~2002年全市利用外资改造和兴办合资企业52户,其中市属企业17户,镇村办企业35户,共引进利用外资8000多万美元,引进先进设备100多台套。
股份制改造 主要采用净资产折股出售的办法,对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对净资产数额较大的企业,采取职工参股集体控股形式;对净资产数额较小的企业,采取由职工完全持股形式,集体尽量不参股或少参股。1999年始,招远市重点抓21户大中型企业改制工作。1999年6月山东锦绣集团以评估确认后企业净资产262.3万元,土地价值456.8万元,共719.1万元的价格一次性转让给内部干部职工,并以1080万元股本总额成立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招远市锦绣家用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招远市针织厂以评估确认后净资产1827.8万元,土地价值1849.3万元,一次性转让给内部干部职工,并一次性上缴财政净资产额274.2万元,募足股本总额3403万元后,成立招远市针织厂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9月,五金造锁总厂以评估确认后企业净资产166.5万元,土地使用权价值824.3万元,共计990.8万元,一次性转让给企业内部干部职工,募足股本总额1000万元后,成立山东金峰锁业有限责任公司。对一些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收购、参股等方式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招金股份有限公司与玲南金矿、阜山金矿同处在一条矿脉上,3户企业3种体制,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现象非常严重。1999年下半年,招金股份公司吸收合并两矿,通过资产重组,增强企业经营能力,2000年生产黄金达15万两,利税1.5亿元,成为全国黄金行业重点企业。到2002年,全市已有252户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其中股份有限公司4户,有限责任公司136户,股份合作112户,总股本达到7.8亿元,其中国有集体股2.7亿元,法人股2.5亿元,内部职工股2.6亿元。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内部管理科学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以1994年第一批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硅胶、玩具、工艺毯、聚氨脂等9户改制企业为例,到1997年,改制后3年利税总额达2583.9万元,比改制前3年总和增长44.7%,工人工资年收入平均为4361元,加上红利达到5600元,比改制前3年增长119.1%。
1993年,招远开始企业上市工作,以定向募集方式成立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户企业公开向社会和企业内部职工发放个人股9800多万元,向社会发放范围达到4个地区10多个县(市)。后来因为分红压力太大,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作一年后收回股权,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艰难支撑3年后收回股权。1995年,以罗山金矿为主发起人成立山东招金股份有限公司,以水泥厂为主发起人成立山东双吉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经省政府规范确认,由于国务院清理产权交易所,两户股份公司上市未果。1998年10月,黄金冶炼厂以发起方式成立山东国大冶炼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山东金潮集团通过全部自然人发起成立山东金潮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城集团公司通过自然人和法人成立山东金城股份有限公司。到2002年,全市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并在省工商局注册登记的股份有限公司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