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水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146&run=13

招远市水资源贫乏,无客水过境,水资源主要靠降雨补给,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沿续了几千年。20世纪40年代,只有沿河平洼地带有小井灌溉,其他无水利设施,河道失修,水旱灾害时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依靠集体力量,大规模兴修水利,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0年代先后对大沽河、界河进行系统治理,洪水灾害大大减轻。3座中型水库及一大批小型库塘的建成,对于削减洪峰起到关键作用,使沿河两岸农田、村庄减少洪水威胁,涝洼地免除涝灾。1985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4.11万公顷,是1949年的10.3倍。
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连年干旱和水资源紧缺状况,水利工作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节水、拦蓄、补源”为主的治水方针,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以“小型、配套和乡(镇)村自办”为主,因地制宜建设大量水利工程。1990年,全县排灌机械1.33万台13.79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3.91万公顷。
90年代开始,节水工程建设成为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措施,全市实行兴水与治水有机结合,农业结构调整与水利建设配套。1996年招远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之一,先后建起一大批节水工程。从传统粗放型农业灌溉转变为开发、治理、利用的同时,更加注重节约用水和治污、废水回用的现代农业,推动建立节水型社会;从只重视农村水利工作,到注重城区用水,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狠抓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先后完成铁夼、诸流河等21个小流域治理,治理河道20条,长104.5公里,建拦河闸99座。2002年,全市总灌溉面积4.79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69万公顷。1986~2002年,解决269个村18.8万人吃水难的问题。水利科技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水利执法步入正轨,建立正常的水事秩序,通过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多种手段实现水资源、水土保持、河道的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