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机具发展与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126&run=13

1970~1982年,境内农业机械得到较快发展。这一时期农业机械主要由国营、集体承办,在拖拉机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主要发展与其配套的悬挂犁、小麦播种机、小麦割晒机等,使农业机械的主要部类和机具种类日益齐全。至1982年,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25.16万千瓦,农用拖拉机4429台,柴油机、汽油机、电动机共计14072台,机引田间配套机具10221台(套)。
1983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业机械化进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经营形式竞相发展、门类越来越齐全的新阶段。增长较快的首先是动力机械,农机总动力1982~2002年平均每年递增6.2%,农用拖拉机年均递增11.9%,柴油机年均递增4.4%。拖拉机的主要型号有:东方红-54/75/60,天津铁牛-40/45/55/60,上海-50,海北-8(手扶),山东泰山-12/15/18,泰山-25/30,泰山-50,荣成-12/15/18,潍坊-12/15/18,潍坊春牛-8(手扶),高密春雨-8(手扶)等等;柴油机主要有泰山195型、295型和莱动195型。在动力机械基本成熟定型的情况下,农机化发展与农机推广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分。
耕地机具 先后引进推广ILXZ-435型悬挂四铧犁、ILQ-627型六铧犁、IL-427型四铧犁、IL-320型三铧犁、ILZ-50-1型单铧深耕大犁。单铧深耕大犁与履带式拖拉机配套,耕幅50厘米,耕深可达60厘米,1994~2000年,共推广98架,在旱薄地深耕改造和林果基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发展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IL-30小型单铧犁,满足农民分田到户经营的需要,到2002年,该机具保有量5000架。
播种机具 1972年境内开始引进小麦播种机,1985年全县拥有小麦播种机954台。1986年后,对原有的2BX-9型播种机进行改造,将槽式排种器更换为窝眼式排种器,使其成为半精量播种机,1986~1995年共改制830台。引进推广2BBJ-6型精少量播种机。花生播种实现新突破,1997年以来先后引进多个厂家生产的覆膜播种机,一次可完成开沟、下种、覆膜、施肥、喷药、膜上覆土等作业,小苗可自行出膜,免去人工掏苗之劳。2002年,全市花生覆膜机保有量378台,作业1.2万公顷。
收获机具 小麦收获机具 1976年引进第一台小麦联合收获机,1980年引进4GL-140、4GL-170型割晒机。4GL-140型与12马力拖拉机配套,使用效果好,直到1991年,招远主要使用该机型。1986年,东良村引进四平2KB-1000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1990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由县修配管理站引进技术更为成熟的佳联1065型联合收获机。以上两种机型由于过于庞大、价格昂贵,很难推广。1992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承受能力增强,引进单台价值在1万元左右的牟平生产的配套25马力拖拉机的联合收获机49台,使用效果一般,以后停止引进。1994年,烟台市农机局实行以油补机政策,招远引进北京-2.5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6台,每台价格6.7万元。1995年,引进3台上海向明ⅡB-A型背负式收获机(50马力),每台价格1.8万元。以上两种机型,技术比较成熟,价格上农民也能承受。1996年和1997年,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扶持农民购置小麦联合收获机,两年共发展各种联合收获机198台,1997年小麦联合收获面积达到1万公顷,实现重大突破。2002年,全市小麦联合收获机346台,小麦脱粒机1669台,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
玉米收获机具 1989年引进龙口农机厂生产的4Y-40型秸秆还田机,由于配套工艺复杂且作业收费较高,使用者很少。1997年引进4Q-2型秸秆还田机。1998年引进4台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一次完成摘穗、秸秆还田等工艺,在辛庄镇马连沟村使用效果很好,但仍然难以大批量推广。
花生收获机具 1999年推广玲珑橡胶集团公司生产的4HW-800型、4HW-1000型、4HW-1600型挖掘机,分别与泰山12、25、50型拖拉机配套,能将花生带蔓挖出放成条铺,生产效率2~8亩/小时,损失率小于3%,但用者很少。
植保机具、加工机具、运输工具等在数量上均有增加,但在品种上无太大变化。
其他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 玉米半机械化播种 1986年引进龙口农具厂生产的套播耧,两人操作,一人扶耧,一人拉耧。2002年全市保有量8000台,80%的玉米实现半机械化套种。

1980~2002年招远市机引田间配套机具抽年表
表5-6 单位:台
┌─────┬─────┬─────┬─────┬─────┬─────┬─────┬──────┬──────┬──────┐
│年度 │犁 │耙 │播种机 │收割机割晒│覆膜机 │旋耕机 │玉米秸秆还田│小麦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
│ │ │ │ │机 │ │ │机 │机 │机 │
├─────┼─────┼─────┼─────┼─────┼─────┼─────┼──────┼──────┼──────┤
│1980 │1984 │530 │410 │72 │- │- │- │ │- │
├─────┼─────┼─────┼─────┼─────┼─────┼─────┼──────┼──────┼──────┤
│1982 │2391 │ │1005 │1002 │- │- │- │ │- │
├─────┼─────┼─────┼─────┼─────┼─────┼─────┼──────┼──────┼──────┤
│1985 │2615 │608 │954 │705 │2 │- │- │ │- │
├─────┼─────┼─────┼─────┼─────┼─────┼─────┼──────┼──────┼──────┤
│1988 │2581 │495 │988 │492 │7 │9 │— │ │- │
├─────┼─────┼─────┼─────┼─────┼─────┼─────┼──────┼──────┼──────┤
│1990 │3142 │554 │1143 │525 │12 │11 │331 │3 │- │
├─────┼─────┼─────┼─────┼─────┼─────┼─────┼──────┼──────┼──────┤
│1992 │3533 │545 │1397 │998 │15 │16 │559 │75 │- │
├─────┼─────┼─────┼─────┼─────┼─────┼─────┼──────┼──────┼──────┤
│1995 │4549 │479 │1508 │1000 │16 │14 │708 │51 │- │
├─────┼─────┼─────┼─────┼─────┼─────┼─────┼──────┼──────┼──────┤
│1998 │8626 │598 │1491 │598 │112 │44 │205 │257 │4 │
├─────┼─────┼─────┼─────┼─────┼─────┼─────┼──────┼──────┼──────┤
│2000 │12623 │241 │1335 │540 │378 │91 │ │320 │24 │
├─────┼─────┼─────┼─────┼─────┼─────┼─────┼──────┼──────┼──────┤
│2001 │12626 │241 │1335 │281 │415 │91 │ │349 │174 │
├─────┼─────┼─────┼─────┼─────┼─────┼─────┼──────┼──────┼──────┤
│2002 │12623 │241 │1338 │292 │516 │91 │ │346 │21 │
└─────┴─────┴─────┴─────┴─────┴─────┴─────┴──────┴──────┴──────┘


机械化深耕技术 省农机局于1984年开始提出推广。主要用大中型拖拉机耕地,耕深25厘米以上,打破坚硬的犁底层,为农作物生长创造深厚的土体层,促进增产。这一技术全市每年推广近7000公顷,一般可促进作物增产5~10%。
机械施肥技术 省农机局1984年提出推广,各级农机部门也多次召开现场会进行机具演示,但使用者寥寥。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 1992年,省政府针对丘陵旱薄地而提出推广的一项组合性增产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深耕、秸秆还田、地膜覆盖、推广耐旱品种、配方施肥、小麦沟播等。1994年,齐山镇采用深耕大犁配套履带式拖拉机,对300多公顷旱薄地进行“深耕改土加管灌配套”旱作改造,土地耕深60厘米以上,收效明显,被烟台市政府誉为“齐山模式”。1996年和1997年,招远市旱薄地改造均在1300公顷以上,山东省农机局连续两年在招远召开机械化旱作农业现场会。
设施农业技术 1996年,省政府明确规定由农机部门主管设施农业工作后,全市先后从北京农机研究所等单位引进钢骨架无立柱大棚技术、自动卷帘机、二氧化碳发生器和大棚微耕机等大棚园艺机械,到2002年,先后在蚕庄镇、夏甸镇建设大棚21个,引进适合温室耕作和管理的小型机具200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