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1&rec=101&run=13

境内多低山,土地瘠薄,但气候等自然条件较好,宜于农业生产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进行土地改革后,耕者有其田,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境内大规模整地改土、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粮油单产显著提高。
20世纪80年代后,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逐渐完善,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农业实现增产增收,农民实现温饱之后又奔小康,农村面貌日渐改观。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种植业生产逐渐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在提高粮油单产、保证总产稳定前提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94年,招远市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商品粮基地、全国首批高效农业示范区。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为41323公顷,比1985年减少18890公顷,下降31.4%;瓜菜种植面积2808公顷,比1985年增加1548公顷,增长122.9%。果园面积15356公顷,比1985年增加5655公顷,最高年份1995年果园面积达到20431公顷。全市粮食总产216204吨,花生总产55940吨,分别比1985年增长4.3%和6.6%;蔬菜总产95290吨,比1988年翻了一番(1988年以前无统计资料);果品总产160340吨,比1985年增长150.6%。畜牧业由户养、散养走向规模养殖,内部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养猪业逐渐回缩,而牛、羊、鸡养殖发展很快,肉类食品及蛋奶总量增长迅速。2002年,肉类总产21677吨,禽蛋产量17587吨,奶总产量4922吨。
农业科技得到全面应用。1986年以后,境内广泛开展高产竞赛,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种子工程”。建立农业商品化基地、农业科技园,地膜覆盖、科学配方施肥、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旱薄地开发、农作物综合配套高产技术、优良品种、植物保护、畜牧业新技术等新成果、新品种得到广泛普及。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耕、种、收基本实现农机化。采用大犁深耕、科学施肥等措施促进土壤改良,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农业产业化逐步形成,全市形成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膨胀农业龙头企业,带动高效农业基地2万多公顷,农业经济效益连年增加。2002年,全市农业总收入由1981年的1.35亿元增长到5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1年的214元增至4368元,增长19.4倍。

1978~2002年招远市农业经济结构情况抽年表
表5-1 单位:万元、%

年度 农业总产值 种植业 林 业 牧 业 渔 业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1978 14227 11751 82.5 234 1.6 2233 15.6 59 0.4
1980 22373 18150 81.1 597 2.7 3567 15.9 59 0.3
1982 28009 21821 77.9 1111 4.0 5015 17.9 62 0.2
1985 34023 24527 72.1 1798 5.3 7607 22.4 91 0.2
1987 44632 35683 80.0 1611 3.6 7028 15.7 310 0.7
1989 48763 27235 55.9 1030 2.1 18636 38.2 1862 3.8
1990 65179 44939 68.9 4564 7.0 14179 21.8 1497 2.3
1992 73969 50651 68.5 938 1.3 15935 21.5 6445 8.7
1993 105617 71767 68.0 2334 2.2 22112 20.9 9404 8.9
1995 199709 136032 68.1 2269 1.1 40897 20.5 205111 0.3
1996 219322 135558 61.8 1788 0.8 58306 26.6 236701 0.8
1997 163267 111341 68.2 2545 1.6 22061 13.5 273201 6.7
1998 142952 113856 79.6 1098 0.8 19391 13.6 8607 6.0
1999 143557 112009 78.0 1147 0.8 24164 16.8 6237 4.4
2000 111745 74991 67.1 3552 3.2 25998 23.3 7204 6.4
2001 124839 89522 71.7 2222 1.8 25560 20.5 7535 6.0
2002 140317 97142 69.2 2663 1.9 31887 22.7 8625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