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769&run=13

梁前光(1916—1973),蓬莱县宿驾埠村人。1938年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
起义部队"三军二路"。1939年春,奉命到山东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结业
后,先后在八路军五支队前线剧团、北海话剧团当演员,以大鼓形式为群众
和战士演唱,被称为"梁大鼓"。后长时间在蓬莱县大柳行一带进行抗日救国
宣传活动,同盲艺人共同研究探讨,编演以抗日救国为内容的新鼓词,创造
出极具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梁派大鼓"(又称胶东大鼓)。他创作的《打
大黄家炮楼》、《姚大娘捉特务》、《单臂夺枪卢宝祥》等30多个歌颂英雄
模范人物、反映对敌斗争的新大鼓,演遍胶东各地。新中国成立后, 梁前
光调青岛文联文工团、 青岛市四方区文化馆工作,1956年被选为青岛市政协
委员。1973年病逝。

孙端夫(1911—1974),原名孙正谊,曹县孙场村人。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学
院。1936年2月返山东,1937年"七?七"事变后,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同
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16日,于威海参加抗日武装起义, 随起义
部队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任大队长。1938年8月,调任
蓬莱县县长。 1939年3月任蓬黄战区指挥部指挥,9月任北海指挥部指挥(均
兼任蓬莱县县长),带领全县人民与日伪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发展蓬莱
抗日地方武装,建立、健全人民政权,发展生产做出很大贡献。1940年5月调
任东海指挥部指挥,9月任东海行政专员公署专员,后历任烟台市市长、旅
长、师长、副军长、军长、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副司令员、北京军区空军副
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74年6月病逝,终年63岁。

张亚南 (1953—1979) , 蓬莱县车里张家村人。出生于广州。其父张殿东
1938年参加革命,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张亚南1969年入伍,1970年2 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1月,随部调防中越边境,升任广西边防部队六十三
团二营六连连长。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19日,六连二班16名战士
被越军围困, 他率部分战士前往解围,遭越军强火力狙击。张亚南组织强
攻,击毙越军18人,俘虏5 人,被围战士全部得救。此战被军事科学院编为
成功的战例。几场激战后,六连伤亡较重,且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张亚南指
挥20多位战士孤军战斗至21日,全部壮烈牺牲。战后,上级为张亚南追记一
等功。

孟星旋(1910—1981),原籍掖县,民国初年随父定居蓬莱城里,在钟楼南
街东侧设立"孟记"铁匠铺,练就一身过硬的锻打技艺。他锻制的鲨鱼钩,钢
韧锋利,钩钓800斤劲鲨不直不断。他锻制的鹰铃铛,做工精巧,铃声清脆,
鹰飞三四里外其铃声犹闻。他打制的"修脚刀",锋利耐用。其产品销往国内
外,深受用户推崇。孟星旋土法鉴别钢材材质的本领更是一绝,用锯、锉、
烧、打、咬等法鉴别钢材材质,与仪器测试相差无几。1951年11月孟星旋加
入"新兴"铁业社,任主任,1958年9 月任蓬莱县城关修配厂厂长,1964年7月
任蓬莱县农具厂副厂长,1975年 8 月退休,1981年1 0月12日病逝。

栾(fu)(1926—1981),蓬莱县人。青年时曾就读于台湾大学。1949年5 月回
到大陆解放区。195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化学工程系并留校任教,后任太原工
学院副教授,主讲过13门课程,翻译过15个语种的外文书籍、文献资料和科
技影片。"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尽磨难,仍对中国共产党怀有坚定信念。他身
患骨癌,生命垂危时, 还向中共山西省委写出了《关于山西省工业体制改
革的建议书》和《煤大( 煤炭化工大学)办学思想》等文献。1981年病逝。临
终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病逝后, 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发出《关于向优秀知识
分子栾学习的通知》,称其为" 我们时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型,平凡
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实干家"。 他的事迹载入《简明中国近代史词典》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

王有山(1958—1981),蓬莱县河西村人。1978年3月应征入伍, 任广西边
防部队第九团一连副班长。1981年5月16日凌晨,越南军队进犯其驻守的法卡
山3号阵地,王有山指挥战士英勇反击。激战中,王有山左臂负伤,顾不得
包扎,继续射击,连续击退越军的"车轮进攻"和集团冲击。惨败的越军垂死
挣扎,在炮火掩护下,发起更猛烈的攻击。王有山沉着指挥,近战歼敌。当
相距只有15米时,他率先突然开火,打死4个越军。一颗手榴弹在王有山身旁
爆炸,他的头部、胸部、 左臂多处负伤,仍忍着剧痛,吃力地举起冲锋枪
向越军射击,直至壮烈牺牲。战后,上级为王有山追记一等功。

张国昌(1964—1985),蓬莱县田家村人。在校读书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好
学生。1981年高中毕业,分配在徐家集粮管所担任仓库保管员。1984年调县
工商银行海港分理处任会计。工作尽职尽责,1985年被评为全县财贸系统先
进工作者。是年12月17日晚9时,张国昌从"电大"学习回来,恰逢歹徒行窃,
急速上前捉拿, 歹徒夺路逃窜,张国昌紧追不舍,终将歹徒抓住。歹徒手
持凶器,以命相拼。张国昌奋不顾身,与之搏斗,历半小时,将歹徒击伤,
自己也壮烈牺牲。时年21岁。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共青团烟
台市委追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中共蓬莱县委、蓬莱县人民政府为他举
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作出《关于开展向革命烈士张国昌学习活动的决定》。

慕柯夫(1921—1987),原名慕显德,笔名柯夫,蓬莱县城人。1936年冬加
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2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
路",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调任中共蓬莱县委宣传部部长。1939年到
延安,先后在中央党校和鲁艺音乐系学习。1944年秋到陇东剧团工作。抗日
战争胜利后,先后任热河省军区胜利剧社副政治指导员、热东分区战声文工
团团长、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艺戏音系主任、沈阳东北文协文工团团委等职,
创作话剧《堤》。1950年任东北文化教育工作队代理队长。1951年10月任东北
人民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1953年10月出席全国第二次文代会,加入东北作
家协会。1956年任中国作家协会沈阳分会副主席、中国剧协辽宁分会副主席
等职,创作话剧《双婚记》,获全国第一届话剧汇演创作奖。1958年创办并
主编《文学青年》。1959年在反右倾运动中受到错误批判,1962年甄别。此
后,创作话剧《乔迁之喜》、《银梭曲》、《四?二七》和电影剧本《难忘
的岁月》,主编《辽宁戏剧》杂志。1979年被选为辽宁省文联常委,兼任大
连市科委副主任。198 0年创作话剧《少年周恩来》。1984年出版《柯夫剧作
选》。1987年8月2日,病逝于大连,终年66岁。

丁离南(1915—1988),原名丁元灿,蓬莱县芦洋村人。1935年下半年参加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3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后转战南北,曾参加
著名的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1949年后,历任空军12厂筹备处
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443工程筹备处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工厂
党委书记等职,投身于航空军工事业。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57年6月被
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文化大革命"中,曾遭残酷迫害。1982年4月离职休
养。1988年11月22日病逝于安徽芜湖,终年73岁。

王法敏(1964—1988),蓬莱县赵格庄村人。读小学五年级时,曾在海边救
起溺水儿童。中学四年,连年被评为优秀中学干部和三好学生。1981年10月
应征加入武警部队。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次受到部队嘉奖, 多次
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和先进个人。 1986年10月调任武警惠民支队助理军医。
1988年3 月到惠民地区医院进修。7月10日晚王法敏在医院值夜班, 闻听一
伙歹徒在医院门口殴打到医院探视病人的群众,立即赶去制止。歹徒不听劝
阻,手持自行车钢丝锁向王法敏扑去。王法敏多处被打伤,眉间被打开一条
4公分长的血口子,血流满面, 但他仍紧咬牙关与之搏斗。这时,一歹徒抓
起医院门诊厅内"请勿吸烟 "的牌子,向王法敏头部猛砸。王法敏当即昏迷倒
地,抢救无效,不幸于第二天早晨去世。武警总部授予他"滨州爱民护法英雄"
称号,中共山东省委、中共惠民地委分别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共青
团山东省委授予他"山东青年护法爱民模范"称号。

王世明 (1909—1989) , 原名王世东,化名孙春源,蓬莱县高里夼村人。
18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蓬莱县六区分区委组织委
员、蓬莱县民动会副指挥、蓬黄战区指挥部特务大队副队长、中共胶东特委
第一中心区区委书记、中共北海地委保卫局秘书、中共胶东区委社会部科长、
旅顺市市长、东北林务总局经理处处长、东北森林工业管理局计划处处长、
国家林业部计划司司长等职。1982年离职休养。1989年2月4日病逝于蓬莱。

李作基(1896—1990),原名李有为,蓬莱县沙河李家村人。曾在大连、潍
坊等地做生意,1930年去香港经商,任香港利源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
经理。1956年始,先后任香港冀鲁旅港同乡会理事、常务理事,香港冀鲁旅
港同乡会永远会董会副会长、会长等职;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
第六届、第七届委员。在香港,他积极"敦睦乡谊","沟通侨情,服务桑梓",
为家乡捐建沙河大李家村小学校舍、农业机械修配厂厂房,捐赠载重汽车4
辆、吉普车1辆、面包车1辆、 联合收割机1部、拖拉机20台;捐赠现款折人
民币12.15万元。1990年2月21日, 病逝于香港,终年94岁。

李前义(1920—1990),蓬莱县枣林店村人。1938年5 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
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蓬莱县特务队指导
员、 蓬东北行署特派员、北海行政专员公署公安局三股副股长、蓬莱县公
安局局长、蓬莱县政府副县长等职,为保卫中共蓬莱县委、蓬莱县政府机关,
为蓬莱县人民政权建设和发展土地改革运动做出卓越贡献。1948年1月调至湖
南, 先后任中共新宁县和武冈县县委书记、中共邵阳地委组织部部长、副
书记、第二书记和专员、湖南省轻工业厅副厅长、湖南省交通厅厅长、中共
零陵地委副书记和专员、湖南省农机局副局长、中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
副书记和副院长等职。1978年8月离职休养。 1990年4月病逝于长沙。

陈连海(1908—1991),蓬莱县上陈家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农救会会长、村长、联村社党支部副书记、村党
支部书记等职,1983年退休。他担任农村基层干部41年,带领群众艰苦创业,
将全村500 多亩山薄地改造成保肥保水的高产田;65岁时还拖着多病的身
体,同群众一起,在水利工地上大干苦干,使全村粮食平均亩产达到650多公
斤,花生平均亩产达到400多公斤。他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关心群众胜过关
心自己,深受群众拥护,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1958年出席全国
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周恩来总理
亲自为他颁发过奖状和奖章。1977年4月14日,中共蓬莱县委作出《关于向陈
连海同志学习的决定》。1991年9月28日病逝, 终年83岁。

于寄愚(1909—1991),蓬莱县安香于家村人。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发起
人之一。青年时代在北平求学,后转到杭州美术专科学校读书。1930年到上
海,任左联美术家联盟总干事。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回乡,以教
学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5年10月,同其二哥于仲淑等一起,
组建蓬莱县小学教师抗战服务团。1937年9月参与组建蓬莱县抗战服务团,在
中共蓬莱县支部领导下, 积极投身于抗日武装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1938
年2月3日,参与领导和指挥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
军第三军第三大队,任副指挥。同年7 月,调任《大众报》社社长兼总编类。
后历任中共冀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中共鲁中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部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文委书记、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华东文
联党组副书记、秘书长。1959年调安徽省文联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小说
集《徐奶奶》、长篇小说《一支不正规的队伍》和剧本《花芙蓉》等著作。
19 87年离职休养。1991年8月8日病逝于安徽省合肥市,终年82岁。

衣福堂(1909—1991),祖籍栖霞县。 其父衣志甫, 铁匠, 清光绪二十
四年(1989)到蓬莱城谋生并定居。衣福堂13岁入"兴利"馆学厨,学得一手人工
拉面技艺。19 28年开始自营拉面,肩挑炉灶,沿街叫卖。其拉面细而韧,以
真鲷(加吉鱼) 做汤,加适量绿豆淀粉配以酱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
佐料, 每碗装约1 两, 俗称"小面",热面热汤,风味独特,颇受顾客青睐。
1940年与邑人万聚德合资于钟楼西街开设"福聚"饭馆。1945年自营"衣记"饭馆,
主营小面、馄饨、鲁菜。其小面用料和做工极为考究,每日清晨仅卖百碗,
决不多售,顾客盈门,供不应求," 衣记"饭馆名声大振。其小面被邑人称作"
衣福堂小面", 成为蓬莱县地方名吃, 流传至今,盛誉不衰。县城部分饭店
(馆),仍沿袭衣福堂旧制,每日早餐供应部分小面,称"蓬莱小面";较有名气
的宾馆、饭店亦以其款待贵客。衣福堂不仅小面做得好,对鲁菜制作亦颇有
造诣,能够烧制鲁菜400余种。他一生收徒无数, 出卷拔萃者六七人。1956
年饮食行业实行公私合营,衣福堂任蓬莱县饮食一店厨师;1962年提任业务
主任,仍兼任厨师。1973年退休,1991年3月病逝,终年82岁。

白相国(1918—1991),蓬莱县下朱潘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政治指导员、教导员、抗日军政大学分校大队政
治委员、中原军区组织部科长、团政治委员、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南军区直政部副主任、广东武装工作部副部长、
师政治委员、桂林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广州军
区政治部副主任、国家对外贸易部部长、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挺进鄂、豫、皖建立敌后抗日根据
地的严酷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著名的中原突围和创建陕南游击根据地的
艰苦斗争;随刘邓大军南下挺进大别山,参加应城、荆门和解放大西南等战
役、战斗。建国后, 长期担任领导职务, 政绩显著。1991年8月7日病逝,
终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