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765&run=13

周荣鑫

周荣鑫(1917—1976),原名周文华,蓬莱县城里西关村人。
周荣鑫少年时期在家乡读小学、初中,后入蓬莱乡村简师班学习。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组织失去联系。1937年1月去延安,参加"抗大"二期
学习班学习;5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入中央党校学习,留校任
教务处干事、 班主任等职。1943年后,历任中共行唐县委组织部长、中共晋
察冀分局党校组教科长、中共张家口平绥铁路局书记、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党
校教务主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秘书长、中共华北局副秘书长等职。建国
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建筑工程部副部长、中共浙
江省委常委、中共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国务院副秘书长、秘书长和中
共中国科学院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
1975年,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猖獗之时,周荣鑫受周恩来总理等国
家领导人委托就任国家教育部部长。上任后,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
坏进行坚决斗争。他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完整地、准确地
理解毛泽东的教育思想,进行工作总结,分清是非。他深入群众,召开各卷
座谈会,调查研究教育战线存在的问题。他提出,必须"查干扰,找原因,挖
根子"。他主持教育部,会同各级党委狠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
知识分子政策,开展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起草《教育工作汇报提纲》,着
手全面整顿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了的全国教育事业。周荣鑫的做法,
刺痛了江青反革命集团,1975年11月他们发表题为《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
改》的文章,给周荣鑫扣上"制造和散布政治谣言, 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
攻击和分裂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等罪名,对
周荣鑫进行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的陷害;在教育部成立所谓"临时领导小
组",剥夺周荣鑫一切职权,对周荣鑫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周荣鑫据
理力争,进行坚决斗争。1976年4月13日,周荣鑫被迫害致死,终年59岁。
1977年中共中央为周荣鑫平反昭雪,8月28日在北京召开追悼大会, 党
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王震、谷牧等参加追悼会,国务院副总理王
震主持追悼会,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致悼词。

王朗

王朗(1908—1980),原名王世松,蓬莱县高里夼村人。抗日战争时期优秀
的抗日战士,传奇式人物。
王朗1938年秋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蓬黄战区指挥部二
总队中队长、蓬莱县直属游击队队长、北海区第二武工队队长、蓬莱特务队
队长等职。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他在蓬黄两县与日伪军浴血奋战,身经120多
次战斗,多次负伤,屡建奇功。他胆识过人,机智勇敢,常常以少胜多,出
奇制胜,单枪匹马深入敌窟捉"舌头";他常穿便衣,外罩底下腰扎皮带,枪
总是上顶门火插在腰间,遇事一摸肚皮,枪便亮了出来。他亲手毙、伤、俘
敌8 0多人。敌人畏之如虎,常赌咒说:"谁若骗人,叫他出门遇上王狼(朗)。"
一天,王朗赶黄城集,发现从据点里走出一个伪军官,身佩一支20响驳
壳枪。王朗灵机一动,找到一个空酒瓶灌满水尾随其后,当那军官走到鱼市,
弯腰拿鱼时,王朗举起酒瓶朝他脑后重重一击,伪军官当即裁倒在地。王朗
迅速扭下枪枝、子弹,朝天打两枪,集乱了,王朗乘机走脱。
1942年6月7日,黄县社会部部长王兴一在北马酒馆被捕,叛变投敌,带
领敌人疯狂搜捕、杀害革命干部和抗日积极分子。一天,驻龙口日伪军由叛
徒王兴一引导,逮捕了中共黄县县委组织部部长王文玉的哥哥,以诱胁王文
玉投降。县委决定将计就计,消灭叛徒王兴一,遂同意与其接头。7月31日晚,
王朗、 李虎二人在王兴一接头必经之路的高粱地里预先埋伏。第二天,日
本少佐三条、朝鲜金翻译、叛徒王兴一押挟王文玉的哥哥远远而来,后面500
米处有20多名伪军做后卫。 王兴一等进入埋伏圈后,王朗、李虎闪电般冲出
高粱地,王兴一掏枪欲打,却被王朗一脚踢倒,夺下匣子枪,甩手一枪,击
伤三条。伪军不知虚实,立刻大乱,拼命逃跑。王朗、李虎活捉叛徒王兴一。
一天,王朗一个人赶路,途中到高粱地解手,不巧被一队日伪军发现,
将高粱地团团围住。王朗沉住气,想瞅准机会冲出去。正在这时,听到他们
传令:"不准开枪,捉活的!"王朗想:你想捉活的,我就可以放开胆子往外冲了。
他脱光衣服, 浑身上下一丝不挂猛冲出去。敌人不明底细,全惊呆了,个
个都怕作王朗的枪下鬼,闪开一条路,王朗顺顺当当脱险。
1944年王朗奉命率游击小组奇袭上寺夼据点,因汉奸告密,被120 多名
伪军包围。王朗当机立断,迅速指挥游击小组突出重围。敌人穷追不舍,王
朗独自一人手执双枪断后,与伪军反复周旋,击毙伪军官兵十余名,击伤8
名,他也身负3处枪伤。伪军见王朗如此勇猛,未敢继续追击。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王朗仍然活动于蓬黄两县,阻击、扰袭敌人。
1949年1月,王朗复员后移居于家庄乡张梁庄村,任村党支部书记。 他
带领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成绩优异,多次被选
为中共蓬莱县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2月29日病逝,
终年72岁。

李华田

李华田(1912—1980),蓬莱县团结村人。全国劳动模范。
李华田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读过两年小学。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村指导员、农业社社长、生产大队大队长、党总支副书记、书记等职。
195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出席全国首届劳动模范大会,受到毛泽东
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多次出席华东区、山东省、烟台地区
劳模大会;当选为蓬莱县第四、五、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李华田1945年任村指导员,积极带领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带领民夫支援解放莱阳战役。1948年回村,领导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
建国后,李华田带领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互助合作道路。1951年他率先组织互
助组;1953年带头办起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推举为社长。他带领群众整
地改土,兴修水利,把全村916 0余亩山薄地中的2000余亩整成高标准水平
梯田,农作物产量逐年增长。在花生生产中,他带领群众率先采用换茬轮作、
冬季深翻、压沙换土、增施肥料、选用良种和起垄栽培等新技术,1957年创
造了3035亩花生平均亩产240.5 公斤的大面积花生丰产纪录和4.17亩花生丰产
试验田平均亩产507.5公斤的高产纪录。
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1958年开始,李华田带领群众先后修建4 座
水库,总蓄水量达到80多万立方米,可浇地2000多亩,其中500多亩粮田旱涝
保收。 到 70年代初期,团结大队粮食平均亩产由建国初期的150多公斤增至
500多公斤,花生平均亩产由100公斤左右增至250多公斤。粮食和食油不仅自
给,每年都超额完成国家征购任务。
李华田任职期间,清正廉洁,从不以权谋私。他的子女都在农村务农,
每次招工,他都叫别人的子女去。"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很大冲击,但
毫无怨言,一直为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1980年病逝,终年68岁。

于眉

于眉(1914—1980),原名于经海,蓬莱县安香于家村人。蓬莱人民抗日武
装起义主要领导人,中共蓬莱县委第一任书记。
于眉少年时期就读于北京弘达中学,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开始
阅读《国家与革命》、《共产党宣言》。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后入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积极从事共青团组织的革命
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同学参加平津学生爱国抗日运动,支持马占
山抗日, 声援十九路军淞沪抗日。1933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反帝大同盟。
1935年冬,参加"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并参与组织领导工作。1936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北京大学总支委员兼东斋支部书记,领导学生到北
平郊区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担任"北大"夜校主任,吸收失学青年和失业工人
参加学习,发动他们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通过其二哥,在家乡建立中华民族
解放先锋队蓬莱县队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眉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派,于8 月回到
家乡,在中共山东省委和胶东特委领导下,恢复一批中共党员的组织关系,
发展一批新党员,建立中共蓬莱县支部并任书记;以蓬莱"民先"组织为骨干,
建立公开的抗日救亡团体--蓬莱县抗战服务团。11月,成立第一届中共蓬莱
县委,担任第一任县委书记。1 938年2月3日,成功地发动和领导了蓬莱人民
抗日武装起义, 创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后改为第三军第
二路,简称"三军二路"),于眉任政治特派员。"三军二路"很快发展到11个大队,
2500多人,并创建艾崮山区抗日根据地;3月,"三军二路"攻克蓬莱县城,摧
垮伪蓬莱县临时政府, 建立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9月,"三军二路"与其他
部队合并, 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 于眉担任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9月,于眉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到延安后, 任徐向前、张经武的秘
书,入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
七次代表大会。
"七大"闭幕后,于眉回到山东,任华东军区政治部秘书主任,开始从事
部队的后勤补给和运输等工作。1946年任华东军区兵站部政委,参加各地的
军区兵站组织工作,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支援前线。1948年,于眉转业到
地方,先后任华东运输公司副经理、山东公路运输总局局长。他创办华东交
通专科学校,自兼校长,培养出一大批交通运输骨干。他全力组织运输力量
支援淮海战役,得到上级领导赞扬。1949年春,于眉调任华东野战军南下二
大队大队长,带领干部南下,参加接管上海工作。后任华东军区运输司令部
党委常委、上海军管会财经接管委员会委员兼军管会航务处处长、上海招商
局军代表、华东航务局局长、华东交通部副部长等职,带领干部,依靠群众,
自上而下各按系统地接管了招商局等十多个企业;用接管的江海运输船舶,
迅速恢复了长江中下游运输和长江口以北到渤海湾的沿海运输;组织武装护
航,打通闽浙沿海浅海小轮运输。
1950年秋,于眉调任中央交通部航务总局副局长。此后,历任海运总局
副局长、代局长、局长、海河总局局长。1956年任交通部部长助理。1958年
任交通部副部长,分工主管江海运输和基本建设业务。50年代,他狠抓海港
整顿,把分散流动的码头临时工改为固定工,建立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度,改
进装卸工具,推广应用装卸机械;组织中国与波兰的中外合营海运公司,冲
破了美蒋在公海上对中国的禁运。1958—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支
持下, 他积极参与领导和组建自营远洋船队;组织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加
强国内海港的深水码头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于眉受到冲击,但在周恩
来总理亲自关怀下,他忍辱负重,坚守岗位,积极工作,依靠船员和装卸工
人,保证重点物资运输。他大力推进远洋运输公司业务,至1980年,全国拥
有远洋船舶527艘963万载重吨,结束了向国外租船的局面;他积极参与建港
指挥部工作,狠抓沿海港口深水泊位建设。1973—1980年建成深水泊位50个,
其中有首次兴建的5万吨和10万吨级深水油轮泊位。1980年8月,于眉调任国
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时已重病在身,但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关心海港深
水泊位的建设。
1980年9月2日,于眉病逝,终年66岁。

李慕

李慕(1914—1984),原名李隆兴,曾用名李铁民,蓬莱县诸谷大李家村人。
李慕少年时期就读于营口师范学校。1932年回乡教学,经常阅读进步书
刊, 受到进步思想熏陶。 1934年参加中共党员慕湘组织的尘烟文艺社,为
《蓬莱日报》副刊《尘烟周刊》撰稿,宣传进步思想。1937年,参加中华民
族解放先锋队和抗日救亡团体蓬莱县抗战服务团。1938年7月, 参加中共蓬
莱县委举办的国防教育训练班学习;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国防训练班结
业后, 任蓬莱县九区区公所指导员,发动群众组建抗日自卫团和工、农、
青、妇抗日救亡团体;筹集资金,支援抗日前线。此后,历任县政府代理秘
书、视导主任、蓬莱县第二行署主任、蓬莱县政府秘书兼民政科长、蓬莱县
县长兼县大队大队长等职。1941年9月, 赴鲁南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2年3
月后,历任北海减租减息工作队分队长、 北海专署副专员兼蓬莱县县长、
蓬莱县县长、烟台市政府秘书长、胶东行署财政处处长等职。任职期间,积
极发展、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根据地,他组织群众,发展抗日武
装及自卫团组织,开展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筹款筹粮,发动群众参军
参战;在敌占区,建立秘密抗日组织和灰色政权(两面政权),发动群众抗粮、
抗捐、抗征夫。他组织和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反"扫荡"、反"封锁"、反"蚕食"
斗争,经常带领小分队冒着生命危险,风餐露宿,昼伏夜出,伺机打击敌人,
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1949年6月,李慕调青岛工作,先后任青岛市军管会财粮部部长、财政局
局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副市长、市长等职。他坚决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
总路线,积极参加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工作,开展"三
反"、"五反"等工作,为稳定青岛物价,发展生产,迅速恢复青岛国民经济做
出了积极努力。1956年6 月任青岛市市长后,带领青岛市干部、 群众, 投
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作中。196 3年,因滕景禄案件蒙受冤屈,调任山
东省财贸办公室副主任, 但他仍忠诚革命事业,工作认真,勤奋努力。"文
化大革命"期间,他抵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坚守财经岗位,
努力使全省财政工作能够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
1979年,李慕当选为山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3
年任中共山东省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虽已年过花甲,疾病缠身,仍坚持工作,
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直至病倒入院。
1984年1月7日病逝,终年70岁。

于仲淑

于仲淑(1903—1987),蓬莱县安香于家村人。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发起
人之一,蓬莱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
于仲淑青年时期在北京求学,接受革命思想熏陶,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进步学生运动。1926年前后回到家乡任小学教师,当时大革命风暴席
卷中国大地,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向学生介绍北伐战争形势,讲解"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鼓励学生以天下为己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九?一八"事变后,他怀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宣
传活动。不久,被推举为蓬莱县教育会和蓬莱县抗日救国会会长,发动群众
查封日货,排演宣传节目,揭露日本侵略军的罪行,组织出版《钟声旬刊》,
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934年,于仲淑应邀担任马格庄私立尊三小学校长,以
尊三小学为基地,大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5年10月,他联络就近几
所学校的教师,成立蓬莱县小学教师抗战服务团,下设宣传队、歌咏队、救
护队,带领教师、学生到全县各地演出以宣传抗日救国为内容的话剧,教唱
抗战歌曲,讲解战地救护知识。1936年夏,于仲淑经于眉介绍加入中华民族
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并积极发展"民先"队员;9月,主持成立 "民先"蓬莱
县队部,被推举为大队长;12月,代表蓬莱"民先"组织出席在北平召开的全
国"民先"总队部成立大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于仲淑全身心投入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国斗争。
1937年9月,于仲淑在中共蓬莱县支部指导下,主持成立蓬莱县抗战服务团,
被推举为团长,在中共蓬莱县支部领导下,积极进行抗日武装起义的组织发
动工作。他深入群众,大力发展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加入抗战服务团;发
动抗战服务团成员打制大刀、长矛,搜集枪支弹药,开展军事训练,传授游
击战术;利用自己在蓬莱的威望,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团结和争取一批地方
开明士绅和国民党地方武装,为抗日武装起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参与组织
和领导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2月, 正式创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
第三军第三大队(后改为第三军第二路,简称"三军二路"),于仲淑先后任大队
长、副指挥。1938年3月,于仲淑指挥起义部队两次攻打蓬莱城,摧毁伪蓬莱
县临时政府;3月26日,成立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 被推选为县抗日民主政
府第一任县长。他主持制定了"发动武装,保卫家乡,努力生产,保障供给"
的政府工作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巩固蓬莱抗日根据地,保证了人民抗日武
装的不断发展壮大。同年9月,于仲淑加入中国共产党,调任北海专员公署
保安副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胶东行政公署财政处副处长、北海区工
商管理局局长、烟台市工商管理局局长、胶东军区交通部部长、胶东区行政
专员公署交通局局长等职。他大力筹集财力物力,支援解放战争。新中国成
立后,于仲淑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党的安排,历任青岛市文工团团长、青
岛市文联戏曲改进会主任、青岛水产实验所所长、青岛市保险公司经理、青
岛市政协常务委员等职,任职期间,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作风
正派,努力工作,深得人心。1987年1月11日, 病逝于青岛市,终年84岁。

慕湘

慕湘(1916—1988),原名慕显松,又名慕松君、渤霖、白琳、白松;蓬莱
县城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慕湘1930年考入莱阳乡师,"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运动。193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指定为校党组织负责人。1933年上半年,因积极开
展党的地下活动,被学校开除。下半年入济南正谊中学读书,后校方知其为
中共党员,年底又被开除。回到蓬莱后,慕湘团结一批进步青年,组织尘烟
文艺社,为当时的《蓬莱日报》副刊《尘烟周刊》撰稿,宣传进步思想。不
久,又以教学为掩护,积极开展党的工作。1935年胶东"一一?四 "暴动失败,
慕湘被迫出走天津。在津期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举办"义教团" , 秘
密组织农民救国会, 后调太原牺盟会。1937年7月任山西太原县牺盟会特派
员。太原失守后,他组织起一支游击队, 任战地动员总会太原支队政治主
任。后任山西新军临时指挥部36团营政治委员,率部艰苦奋战,努力提高部
队的军政素质,大力发展地方武装,扩大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赴延安
军政学院学习,1942年结业回到晋西北,入晋绥党校参加整风。因其地下工
作一段历史无人证明,遭康生"抢救运动"迫害,平反后负责党校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慕湘历任绥蒙军区陶(林)集(宁)支队政治委员、骑兵旅政
治部组织科科长、44团政治处主任、65团政治委员、绥远军区第 33 师政治
部副主任、107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代理政治委员等职。其间,他严格要
求部队, 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在大青山改造起义部队过程中,冒
着生命危险,粉碎了反动军官的破坏,终于把起义部队改造成中国人民解放
军。1951年率领这支部队抗美援朝,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1952年归国后,
历任北京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和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
为少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慕湘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1975年冬平反,
调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政治委员。 一年后离职专事写作, 先后创作长篇小说
《新波旧澜》 之一《晋阳秋》 、之二《满山红》、之三《汾水寒》、之四
《自由花》,共130 万字;校点清末民初刘大鹏所著《晋祠志》等共111万字;
完成90万字的《华北战史》定稿工作。1988年5月20日病逝,终年72岁。
慕湘临终前留下遗嘱,将其收藏的数万卷图书(其中有相当数量明版珍本、
善本、孤本,均属国家珍宝)全部无偿捐献给家乡人民。中共蓬莱县委、 蓬
莱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慕湘藏书楼,珍藏和利用这批宝贵资料,以慰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