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713&run=13

天花

清末,蓬莱城里开始种痘预防天花。民国时期,种痘范围扩大到乡村,
但不普及。1924~1949年,县内天花发病率0.98%。建国后,县内幼儿免费普
种牛痘,1 954年天花在县内绝迹;天花预防接种工作延续到1978年。

霍乱

清末和民国时期,霍乱在县内时有发生。1919年7月,霍乱在全县蔓延,
据4个乡镇统计,发病率高达42.43%;水城10天病死近千人。1946年,北沟、
蔚阳、 巨山、易三等区霍乱流行,死亡100余人。建国后,先后成立防疫指
挥部、 海港检疫站,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管理、粪便管理和海港检疫;霍乱
流行季节,加强肠道病门诊疫源检索和流动人口管理。至1991年,县内再未
发现霍乱病人。

麻疹

清末和民国时期,麻疹在县内流行相当广泛,建国前出生的人大都患过
麻疹。建国后,县内麻诊流行呈波浪状,每隔几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1951
年麻疹流行,仅四、五、六3个区77个村即有1351人染病,死亡84人。1953年
全县麻疹患者 2128人,死亡193人;1956年患者859人,死亡29人;1958年患者
3091人,死亡 39 人;1962年患者2603人,死亡56人。1967年,全县普遍接种
麻疹疫苗。1978年,蓬莱将麻疹疫苗纳入接种程序:婴儿出生8个月进行首次
接种,次年、7周岁、12周岁时各加强接种一次,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1978
~1982年,全县累计发病74人。此后,县内再未发现麻疹病人。

伤寒、副伤寒

清末和民国时期,县内常有伤寒、副伤寒发生。1948年,据5个区统计,
抢救副伤寒病患者70人。1949年,城东区18人患伤寒、12人患副伤寒。建国后,
县内医务工作者积累资料,摸索规律,采取控制病源和传播途径等措施,疫
情逐步得到控制。1959~1991年,全县共发现伤寒、副伤寒病患者182人,其
中1959年发病59人, 1970年发病26人,1964、1976、1977、1978、1982、1985、
1987年无病例报告,其余年份为散发流行年,年发病1~10例。

白喉

1952~1962年,白喉在蓬莱县呈散发状流行,发病率0.28~ 11. 81/10万。
1 963~1964年发病率上升到23.39/10万,学龄儿童尤甚。1975年开始,对出生
3 个月至1周岁的婴儿接种百白破三联菌苗3次,次年、7周岁、12 周岁各加
强接种白破二联菌苗1次。此后,县内未发现白喉病人。

钩虫病

俗称"黄懒病"。1949年,平山一带93名钩虫病患者,死亡13人。1950年调
查南王、平山两乡,钩虫感染率高达56.8%。卫生防疫人员深入农村,边查
边治,钩虫感染率逐年下降。据抽样调查,1959年降为26.1%,1979年降至6.3
%,1987 年降至1.5%,钩虫病基本得到控制。

麻风病

建国初,县内有现症麻风病患者46人,其中南部山区占86.5%。1956年,
县卫生防疫站成立麻风病防治组,进行普查,查出麻风病患者95人,采取送
药到户办法进行治疗。1958年卫生局在村里集公社粮沟建立麻风病防治站和
麻风村,县内麻风病患者全部免费入麻风村治疗。1976年3月,为感染率较高
的上薛家、 高张家等村15岁以下儿童接种卡介苗,同时进行麻风病普查,发
现新病员立即收容治疗。1956—1985年,全县累计发病193人,治愈168人,死
亡21人。1987年县内麻风病人全部治愈。此后,每年都对原病人家属等重点
对象进行监测调查。1991年发现新发病人1名,立即免费隔离治疗,当年治愈。
1991年11月经省考核验收, 蓬莱县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

黑热病

俗名"大肚痞"。1944年小门家乡上炉村有89人患病,发病率为13.4%。北
海医院一所医护人员进驻疫区,进行免费治疗,并发动群众填平孳生白蛉子
的积水坑,消灭传染媒介,控制疫情蔓延。此病在七、八、九、十等区亦有
发生。 1950年,县卫生院在大辛店、刘家沟等地设防治站,进行免费查治。
1957~1964年,先后进行3次普查,边查边治,黑热病基本得到控制。

疟疾

60年代以前,县内疟疾流行较广。1961年,开始进行普查普治。1962年对
患病率超过3%的村庄实行全民服药、药物灭蚊,发病率逐年下降。1966年,
全县发病420人,1973年发病327人。1974年以后,每年发病不超过30人。1983
~1985年,全县累计发病7人。此后,采取净化疫区、加强来自高疟区流动人
口管理等措施, 严格控制疟疾传入,至1991年,县内再未发现疟疾病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建国后县内出现过5次暴发性流行:1963年发病676人,死亡
49人;1967年发病808人,死亡47人;1972年发病849人,死亡31人;1977年发
病313 人,死亡10人;1981年发病370人,死亡11人。1981年开始接种"流脑"多
糖体菌苗, 婴儿出生6个月首次接种,而后根据疫情每隔3~5年加强接种1次,
至12周岁止。1985—1991年,全县累计发病86人,死亡5人,疫情基本得到控
制。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县内多在秋季流行,发病急,死亡率高,治愈后患者常留
有后遗症。 "乙脑"具备波流状流行规律, 建国后出现过3 个流行高峰年:
1964 年发病率26/10万、1967年发病率41/10万、1973年发病率40/10万。 卫生防
疫部门采取以灭蚊、控制传染源(病人)为主的防治措施,发病率有所下降,
但未能控制发病。 1981年开始接种"乙脑"疫苗,婴儿1周岁首次接种,2、6、
10周岁各加强接种1次,乙脑发病得到控制。1985—1991年,全县累计发病22
人,年均发病率降到1/10万以下。

流行性脊髓灰质炎

俗称婴儿瘫、小儿麻痹症。县内呈散在发病。1956—1975 年, 全县累
计发病370人,死亡10人。1963年开始,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糖丸。1986 年将
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1991年,全县0~4周岁儿童普服小
儿麻痹糖丸,强化服苗率97.1%。县内连续16年无婴儿瘫发病。

病毒性肝炎

亦称"甲肝"。病毒性肝炎是县内主要传染病之一。建国后,虽采取各种
防治措施,但一直未能控制。1959—1982年,全县累计发病13561人,1982 年
流行高峰时发病率达48.8/万。1983—1990年,全县累计发病4969人,占传染病
发病总数的49.9%。1985年开始,县内主要采取加强疫点和疫村管理、指导病
人隔离消毒、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等重点单位卫生管理、严格进行输血人员
供血前检测、强化医疗机构的隔离与消毒、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等防疫措施。
1991年始对密切接触儿童注射胎盘球蛋白进行防治。1991年全县肝炎发病794
人,其中甲肝发病639人。

性病

建国前,性病主要在县城和沿海集镇流行。人民政府建立后,十分重视
性病防治, 在打击嫖娼卖淫的同时组织普查, 对性病患者进行强制治疗。
1959年普查,全县尚有建国前遗留下来的性病患者1704人。至70年代末,县内
除发现个别梅毒性心脏病外,再未发现新的性病患者。80年代末,性病死灰
复燃。1990年县成立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县人民医院建立性病门诊;在打击
卖淫嫖娼流氓团伙活动中,对疑似性病的犯罪分子进行强制性检查。至1991
年,县内共发现梅毒患者1人、 淋病患者14人,由公安、卫生部门协同,进
行强制治疗。

结核病

俗称"痨病",建国前为不治之症。1960年县卫生防疫站组织普查,共查出
结核病人1644名。同年各公社卫生院办简易疗养院,收容465名患者, 进行
隔离治疗。1974年县卫生防疫站组织第二次普查,患病率0.23%。普查后,普
遍设立患者家庭病床,进行隔离治疗,治愈率84.6%。1978年开始,采取防、
管、查、治综合防治措施,并将卡介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程序。1981年开始,
对活动性肺结核和痰涂阳性病人进行专案治疗管理。1985年普查,全县实有
结核现症病人322名, 患病率下降到0.04%。1981~1991年,全县先后立案管
理结核病患者7895人,治愈7065人,治愈率89.5%。

头癣

建国前县内头癣患者甚多。 建国后加强防治,患者渐少。1977年7月,
县皮肤病防治所开始进行皮肤病普查,至1980年,共查出黄癣病人91名、白
癣病人24名。医护人员免费送药上门,指导治疗一个疗程,全部治愈。1980
年8月,经省、 地两级验收,确认蓬莱县达到头癣基本消灭标准。

钩端螺旋体病

1962年县内首次发现钩端螺旋体病。 1963年8月,大柳行一带6个村庄592
人发病,当即对症施药,很快扑灭。1964年此病又先后在大季家、潮水、龙
山店3 处公社流行,施医后全部痊愈。1965年,中科院流行病研究所等10个
科研单位在疫区组织跟踪调查防治,根除此病的潜在危害。1970年后县内再
未发现此病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