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701&run=13

蓬莱阁位于天后宫与三清殿之间的丹崖绝顶,双层木构楼阁建筑,坐北
朝南,两侧前方筑室如舫,西室内西壁嵌"仙阁凌空"、"神山现市"、"万里澄
波"、" 万斛珠玑"、"晚潮新月"、"狮洞烟云"、"日出扶桑"、"渔梁歌钓"、"铜井
金波"、"漏天银雨"蓬莱十大景刻石10方。两室各有石级直通阁上。阁之底层
长14.80米, 进深9.65米, 四面回廊,明柱16支,内有金柱12支。阁之上层长
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回廊,明柱16支,扶手栏,东、北、西三面屏风,
供游人凭栏远眺,40个一斗二升麻叶拱;内有金柱4支,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
蓬莱阁"巨匾悬于北壁正中, 三字雄强浑厚,劫后幸存,吉光片羽,弥足珍
贵;西壁悬挂董必武题诗和叶剑英题联,亦十分珍贵。阁上原有"九万青天,
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一幅,道尽了高阁之气势。阁之后墙外
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寰海镜清"大型题字刻石3方。阁后东西两侧,
坐南朝北,西有避风亭、澄碧轩,东有卧碑亭、 苏公祠、宾日楼、普照楼。

避风亭

轩亭建筑,原名海市亭,明正德八年 (1513) 知府严泰修建。然据杨本昌
《重修蓬莱阁记》载,二者似各自有亭,孰是待考。亭前有短堞筑于绝壁,
大风由海面扑来,随即由绝壁上,迳从亭檐之上吹过,亭无南窗,恰成气
流死角,因有令人惊异的避风效果。亭内壁嵌刻石25方,其中有明代袁可立
《观海市》诗,董其昌代书,温如玉刻石,珠联璧合,堪称三绝。另有清代
施闰章手迹,亦属十分珍贵之墨宝。

澄碧轩

轩亭建筑,清同治六年(1867)豫山修建,多有文人墨客于此观海、赋诗、
作画。水光天色,映室生辉,清静优雅,正宜走笔。

卧碑亭

轩亭建筑,以亭中有苏轼《海市诗》、《书题吴道子画后》横幅碑刻(卧
碑)得名。亭内另有清代龚葆琛联语"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碑刻。
19 60年,叶剑英元帅登阁,见此联后挥毫写下"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
即神仙"联语。

苏公祠

轩亭建筑。祠内有苏轼肖像刻石拓本(拓于广州六榕寺)。壁间有清代大
书法家翁方纲临《海市诗》楷书刻石,另有行书刻石3方,刻苏轼《海市诗》、
《望海》。祠原在蓬莱阁前,始建时间不详,据豫山《重修蓬莱阁记》载,
今存者为清代移建。苏轼知登州不过五日,即上《乞罢登莱榷盐状》,登莱
百姓因苏公之请,不食官盐的制度延至清末。清代的盐政碑记中记载:"有宋
时,苏文忠公,莅任五日即上榷盐书,为民图休息,土人至今祀之,盖非以
文章祀,实以治绩也。"

宾日楼

亦称望日楼,楼阁建筑,双层八角,是观赏扶桑日出的绝好所在,故名。
始建时间不详,然裨海本《东坡志林》有"与同僚饮酒日宾楼上"的记载,据
此推断,可能宋代已有之。楼南旧有"谷楼",久圮。

普照楼

即灯楼,位于蓬莱阁后东端绝壁之上,清代同治七年(1868)登州府同知雷
树枚修建,时为夜间行船导航。后圮。1958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