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620&run=13

清末,县内私塾多为几家合办,共同聘师执教;自办者俗称家塾,延师
教授自家子弟,不收外人。
私塾课程一般是《百家姓》 、 《三字经》、《千字文》、《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易经》以及《女
儿经》、《弟子规》、《古文观止》、《唐诗合解》等。
私塾教学多为机械地念书、背书、写毛笔字、作文章,无固定上下课和
学生活动时间。假期多在麦收、秋收、春节,个别只春节放假,平时无假期,
无星期天。教学方式因学生的年龄、文化程度各有不同,蒙学只念不讲,塾
师只给年龄较大的学生面授,教学进度及学习年限因人而宜。学生的学习生
活枯燥乏味,不会背书、写错字、违犯塾规,必受体罚。清道光年间(1821—
1850),蓬莱城里郭鲁堂的私塾,出秀才数为登州第一。同治年间(1862—187 4),
蓬莱吴慈伯(优贡 )私塾、李佩森(优贡)私塾、杨虎(岁贡)私塾、马顺昌(举人)
私塾的学生在每次童试中, 半数以上取得秀才资格。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废科举,兴学堂,县内私塾教育开始衰落,但长
时间未绝,学堂和私塾并存。1917年,明令取缔私塾,但未能彻底实行。是
年,县内尚有私塾200余处。1937年,部分学校停办,私塾一度增多。1938年
起, 县抗日民主政府大力发展小学教育,私塾日趋没落,40年代初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