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交流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524&run=13

县内历史上庙宇较多,人们在每年固定日期到庙宇所在地进香膜拜、搭
台演戏(剧),远近商贩前来搭棚布摊,农民前来进行农副产品和牲畜交易,
人们在进香、拜佛、看戏之余,则采购物品,俗称"赶庙会"(或"赶山会")。每
逢庙会日,庙宇所在地百姓云集,人头攒动,盛况空前,形成一种特殊的贸
易市场。清末民初,县内有庙会40余处,庙会一般一年一二次,会期一般一
二天,多者5天。 较著名的庙会有蓬莱阁(农历正月十六日)、窑坊(县城,农
历四月二十八日)、汰口山( 农历二月初八)、徐家集(农历三月初七、十月初
七)、北王(农历三月十五日)、刘家沟(农历三月十四日)、蔚阳山(孙陶村,农
历三月初三)、龙山店(农历十月初一)、解宋营(农历三月初三)、北王绪(烽顶,
农历四月十八日)、皇姑庵(农历二月初七)等。 日伪军侵入蓬莱后,庙会减少。
1949年,县内庙会仅存6处。
建国后,庙会逐渐恢复,并改称物资交流会。1952年9月, 县人民政府
在县城举办第一次物资交流会,会期20~23日,实际上市7万多人,交易额10
亿多元(旧人民币)。会后,成立县、区两级物资交流委员会,专司城乡物资
交流会事宜。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举办物资交流会次数和地点增多。新
会址多在乡镇人民政府驻地。"文化大革命"期间,物资交流会停止举办。1977
年恢复。1978年后,物资交流会活动逐渐兴盛。会前,工商管理部门同驻地
政府规划场地范围,设立货物标牌,一般上市人数五六千人,多可逾万;会
期一二天。1991年,全县举办物资交流会109次,累计上市242万人次,商品成
交额30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