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486&run=13

城池

城墙:唐神龙三年(707)蓬莱筑城垣。明洪武九年(1376)城垣拓大,周9里,
高2丈5尺,厚2丈,内外墙砖石浆砌,中间填土夯实,外墙顶部修筑垛口。城
有 4门:东曰"春生",南曰"朝天",西曰"迎恩",北曰"镇海"。城门上均建城门
楼;城门外有瓮城,门上建庙,东曰"三义庙",南曰"火德庙",西曰"观音堂",
北曰"玄坛庙";城墙上,东门南侧建魁星楼,南门东侧建文昌庙,北门西侧
建真武庙。明崇祯年间(1628—1643),将城墙增高3尺5寸。清代,多次修葺。
道光二十三年(1843),于县城北海滨(西起画河入海口,向东约里许)积沙为城,
高约1丈,上宽1丈2尺, 以护县城,时称"沙城"。抗日战争胜利后,县城城墙
部分拆除。194 7 年国民党军队进占县城期间修复。建国后,县城城墙和沙
城逐渐拆除。至1991年,城墙仅保留上水门一段。
城门楼:又称"敌楼",建于明代,底座长方形,四周木柱承重,上与屋
架结合一体;木楼板上铺方砖,外观三层单檐(俗称"三滴水"),四角翘起如飞,
下悬风铃;屋面双瓦大脊,两端歇山,左右四垂脊,垂脊下端置六兽。光绪
十年(1884)西门楼毁于火。1937年,军阀韩复榘将东、南、北门楼拆毁。
护城河:明洪武九年(1376)在拓城同时,挖掘护城河,宽2丈,深1丈。明
代以后护城河渐废。
钟楼:位于县城中央东西、南北大街相交处,明洪武十一年(1378)建。基
层为砖石结构,四面有门洞,东西南北皆通,拱形洞顶,5拱5网;正中顶为
大圆孔;上筑楼,楼体为木结构。屋面尖顶,四面坡四垂脊,垂脊下端置六
兽, 外观三层斗拱托檐,状若飞,楼内两层四框交错,中央悬大铁钟1口,
重吨余。 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1939年焚毁。
鼓楼:又名"谯楼",位于钟楼西街, 画桥西, 原为旧城东门, 明洪武
九年(1376)拓城时改建,门洞上筑楼,工艺与钟楼同。楼内中央置牛皮大鼓1
面,径为5尺。清顺治六年(1649)和道光二十一年(1841)两次修葺。1939年焚毁。

街巷

清末和民国时期,县城内有大小街巷80余条。东西方向的主要街道是钟
楼东街、钟楼西街,二街直通,东至东门口,西至西门口,沿街20余座牌坊,
牌坊宽皆8米,道路从牌坊下通过。南北方向的主要街道是钟楼南街和油坊
弄。钟楼南街北起钟楼,南至南门口,油坊弄南起钟楼西街,北至北门口。
4条街道路面皆由石磨铺成, 路面宽6~8米。其他街巷路面较窄,名称形象生
动,有的还有美丽的传说,如石婆婆弄、纱帽弄、耳朵眼弄、状元弄、水探头
弄、十八盘磨弄、义和弄、哑吧弄等。
建国后,除对原有街巷道路进行改造外, 还新开辟一些道路。1953年,
开始拓宽取直钟楼东、西、南3条街道,均拓宽至10米,钟楼东、 西街街面上
的牌坊全部拆除。1958年,将钟楼北街(原街道宽约2~3米)拓宽至25米,并向北
延伸取直,与原钟楼东、西、南3条街道成十字形交叉;同时将钟楼东、西两
条街道展宽至12米, 钟楼南街展宽至11.3米; 沿东城墙墙基开通东关路。
1971年,钟楼东、西两条街道再次展宽至18米,钟楼南街展宽至16米。1972年
上半年开始铺设沥青路面,至1975年,完成钟楼东、西、南、北4条街道的铺
设,总长2200米。1976年,将钟楼东、 西、南3条街道展宽至25米。1978年,
将原城北烟潍公路改道城南,命名南关路; 原烟潍公路城北段裁弯取直,
命名北关路。1979年,沿西城墙墙基开通西关路。此后,先后修筑环城东路、
县后路、海港路、黄海路、电厂路、环城南路等城区主要街道。这期间,开
始设立并逐步完善城区交通指挥设施,主要街道交叉口建交通岗楼,安装交
通指挥信号灯。1991年,城区共有街巷130条, 总长 56602 米, 路面总面积
735000平方米,其中硬化路面505000平方米,硬化率68.71%。

1991年蓬莱县城区主要街道一览表

┌────┬──┬──────────────┬────┬────┬────┐
│街道名称│走向│起止地点          │长度(米)│宽度(米)│路面质地│
├────┼──┼──────────────┼────┼────┼────┤
│钟楼东路│东西│西起钟楼路口,东至黄海路  │2290  │25   │沥青  │
├────┼──┼──────────────┼────┼────┼────┤
│钟楼西路│东西│东起钟楼路口,西至环城西路 │1640  │25   │沥青  │
├────┼──┼──────────────┼────┼────┼────┤
│钟楼南路│南北│北起钟楼路口,南至三里沟村西│1220  │25   │沥青  │
├────┼──┼──────────────┼────┼────┼────┤
│钟楼北路│南北│南起钟楼路口,北至海滨   │1420  │25   │沥青  │
├────┼──┼──────────────┼────┼────┼────┤
│东关路 │南北│南起环城南路,北至北关路  │2260  │20   │沥青  │
├────┼──┼──────────────┼────┼────┼────┤
│西关路 │南北│南起南关路,北至北关路   │1680  │15   │沥青  │
├────┼──┼──────────────┼────┼────┼────┤
│南关路 │东西│东起黄海路,西至环城西路  │4189  │25~40 │沥青  │
├────┼──┼──────────────┼────┼────┼────┤
│北关路 │东西│东起环城东路,西至环城西路 │1600  │30   │沥青  │
├────┼──┼──────────────┼────┼────┼────┤
│环城东路│南北│南起环城南路,北至蓬泉路  │2240  │40   │沥青  │
├────┼──┼──────────────┼────┼────┼────┤
│环城南路│东西│东起环城东路,西至钟楼南路 │820   │20   │沥青  │
├────┼──┼──────────────┼────┼────┼────┤
│县后路 │东西│东起环城东路,西至钟楼北路 │1600  │10~15 │沥青  │
├────┼──┼──────────────┼────┼────┼────┤
│北大街 │南北│南起钟楼西路,北至北关路  │763   │6~8  │沥青  │
├────┼──┼──────────────┼────┼────┼────┤
│海港路 │南北│南起北关路,北至蓬莱港   │1350  │18   │沥青  │
├────┼──┼──────────────┼────┼────┼────┤
│海滨路 │东西│东起抹直口村北,西至钟楼北路│1800  │7    │沥青  │
├────┼──┼──────────────┼────┼────┼────┤
│黄海路 │南北│南起南关路,北至抹直口村  │2690  │25   │沙土  │
└────┴──┴──────────────┴────┴────┴────┘
桥梁

建国前,县城有主要桥梁8座:画桥位于钟楼西路,跨画河,明永乐年
间(1403—1424)建,为 3孔石拱桥,青石板桥面,上筑石栏;浦洼桥位于水城
西南角,为3孔石拱桥;迎仙桥亦称赛画桥、罗锅桥,位于水城东南角,为3
孔石拱桥; 登瀛桥又名朱泗桥,位于钟楼北街,跨密汾河,为单孔石拱桥,
桥上筑石栏;草桥位于油坊弄,跨密汾河,为单孔石拱桥;密汾桥、龟背桥
和宏济桥均位于县城内东南区域密汾河上,皆为单孔石拱桥。
建国后,随着密汾河河道改为暗涵工程的施工,登瀛桥、草桥、密汾桥、
龟背桥和宏济桥拆除。1967年改建浦洼桥,仍为3孔石拱桥,长20米,宽15米,
时称红卫桥。1978年于水城南跨画河建双拱桥,定名迎宾桥,长15米,宽8.5
米, 花岗石桥栏。1979年于西关路跨画河修建西关路桥,为3孔混凝土结构,
长21米,宽15米。1982年,改建画桥,桥面加宽至18米,筑花岗岩桥栏;画桥
南、北增建3 孔花岗岩石桥4座,北边两座分别定名府后桥、龙宫桥,南边两
座分别定名清水桥、万寿桥。1983年于府后桥西北跨画河建铁桥1座。1987年
于南关路与钟楼南路交汇处建成3孔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式立交桥。1989年在画
河入海口建会仙桥。1991年,县城区共有主要桥梁14座。

涵排

建国前,城垣建有水门3处:小水门、上水门、下水门。东南为小水门,
1孔,俗称"小水关",密汾河水由此入城;西南为上水门,3孔,黑水、 密水
汇流由此入城;西北为下水门,3孔,以上三水合流由此出城。水门均为砖
石结构,拱形洞顶。城内街道无专设排水设施,路面中高,水沿路面两侧流
淌,注入画河、密汾河。建国后,小水门和下水门随城墙拆除,上水门仍存。
1957年开始,在主要街道修建排水暗沟。至1972年,修建排水暗沟总长4450米。
排水暗沟横断面大者1.2×0.8米,小者0.8×0.6米。1978年和1979年,先后在南
门外建排水暗沟两条, 横断面分别为2×1.5米和2×2米,长度分别为289米和
285米。 1980年开始对城区密汾河河道实施被覆, 涵洞横断面为2×2.5米。
1982年4~8月,投资70万元疏浚城区画河河道1750米,挖土5.2万立方米;两
岸共浆砌石崖5000平方米,石栏杆压顶860米,毛石压顶1930米。1 983年疏浚
西关路桥以下画河河道1400米,两岸浆砌石崖。1984 年环城东路,修筑地下
排水暗沟118条,总长8196米。1991年,城区地下排水暗沟(石拱涵和管涵)总长
22 875米,河道3150米。

园林绿化

建国前,城区绿化主要是植树,但因缺乏管理,城区树木稀少。建国后,
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城区绿化,每年春季都发动城区居民大量植树。80年代,
城区绿化纳入县城建设规划。1981年和1983年,先后于县城东南和西郊建苗
圃和花圃各1 处,为城区绿化提供各卷树苗、花卉。1982年,成立蓬莱县园
林管理所。1985年,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制订《蓬莱县县城园林绿化
管理暂行规定》。此后机关、部队、学校和各企事业单位,均按规划进行绿
化建设,修建花坛、绿地,新建单位和新建居民区绿化用地均在30%以上;
环城东路、钟楼东路建起绿化带,花、草、树木间植,冬夏常青;先后建成
田横山公园、海滨公园、钟楼公园。1991年,城区绿化面积2 368700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32.25%,其中行道树、庭院树等378194 株,公共绿地21 2200平方
米,县城居民人均绿地面积5.44平方米;城区共有雕塑26尊;开始开发抹直
口公园和海滨森林公园。
钟楼公园:位于钟楼东路北侧,建于1991年,占地14600平方米。 园内
建有花架长廊、音控灯光喷泉、古典风格回廊、多层花坛、植物雕塑、假山
流水等园林小品;自西而东排列着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荷花仙子、曹
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等神话人物单体塑像;雪松、黑松、
龙柏等常绿树和大面积紫薇、月季、玫瑰等花卉、灌木相间,草坪绿地、石
桌、石凳和彩墙点缀其中。园景色调明快,造型多样,小巧典雅,赏心悦目。

公共照明

建国前,城区路灯很少。1923年,城区街面仅设路灯24盏,均为白炽灯
泡。日伪军侵占县城后,于城墙上架设电网,路灯与电网联线,负荷过重,
路灯光色红暗。
建国后,随着电力生产的发展,公共照明设施不断改善。1957年,设路
灯30盏,采用100~200瓦白炽灯泡。1965年以高压水银汞灯取代白炽灯,增至
50盏,灯具单臂伸出路面,拉筋固定。1975年增至54盏。1985年,沿南关路和
环城东路设置双臂高压水银汞灯175盏,沿东凤凰街(麒麟街)设置单臂高压水
银汞灯6盏,钟楼西路西段设置钠灯4盏。至1991年,城区共设置路灯692盏。
其中县环城东路和南关路多为双臂灯具,共500盏;东关路、西关路、北关路、
钟楼东路、钟楼西路、钟楼南路、钟楼北路、海滨路多为单臂灯具,共123盏;
钟楼公园、 海滨公园及其它公共绿地为多头灯具,共69盏。

供水

城区居民历史上凿井汲水。建国后,随着县城工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生产和生活用水供求矛盾日益突出。1979
年,初拟将画河两岸地下水带用于城内居民近期生活用水,后经抽水实验,
因水量不足而放弃。1981年,计划从平山水库、龙山河、于家庄河等处调水,
皆因影响农业用水或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而放弃。1982年,成立蓬莱县自来
水公司,于县城东南十里埠村建水源地,于县城南建自来水厂,翌年1月开
始向城区供水,日供水能力1200立方米。1985年,于淳于乡崖下村再建水源
地1处,于淳于乡费西村建半自动化加压站1座,铺设供水管道26公里,日供
水能力6165立方米。至1991年,城区共铺设直径100 ~400毫米输水管道74194
米。

供热

1986年11月,于抹直口村北建供热点,安装快装卧式6吨热水锅炉1台,
配置热水、热风、噪音处理等系统,设计供热面积25000平方米; 铺设通往
八仙居度假村供热管道4条,总长715米,其中两条直径108毫米管道输送洗浴
热水,两条直径273毫米管道供暖。1991年,实际供热面积69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