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410&run=13

清末民初, 县内有成衣店20余家、鞋铺10余家,较著名的有"东福升"、"
东源兴"成衣局,"万元"制服店,"增祥"、"恒德"、"双顺德"等鞋店, 主要加工
和生产长袍、马褂、大衫、制服、短便衫和布底鞋、绣花布鞋、五眼皮鞋等。
1946年,县政府组织私营鞋铺成立"群力"鞋厂,为北海军分区生产灰布圆
口军鞋。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占县城时关闭。
1951年,县城私营成衣店联合成立"新生"被服生产合作社,私营鞋店联合
成立"新胜"鞋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县城的被服业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
成立大辛店被服生产合作社。此后,县内缝纫业逐步发展。1978年后,登州、
村里集、潮水、王庄等乡镇和部分行政村纷纷建立服装社、服装公司和被服
厂。1990年7月和 1991年3月, 第二轻工业公司分别与台湾欣唯股份有限公司
和美国大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制衣有限公司。1991年,全县共有村以上缝纫
企业14家,从业人员1416人,年产各卷服装169.8万件、布鞋56.4万双,年总产
值1878.9万元,利润47.8万元, 分别占全县村以上轻纺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
额的3.48%和2.33%.

蓬莱县工艺服装玩具总厂

位于东环城路北段西侧,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1951年,县城9 家私营
成衣店联合成立"新生"被服生产合作社,社员11人,缝纫机9台。1 955年,实
行公私合营,工人制服店、烈军属被服厂、联华制服店和"衣学仕"互助缝纫
组先后加入该社,社员增至71人,有各种缝纫设备43台,主要生产中山装、
学生服、干部服、对襟便服等。1965年改称蓬莱县被服厂。1968年开始采用
柴油机(后改用电动机)为动力的轴连动缝纫机组生产。1973年这个厂加工的西
服套装销往美国、 日本等 9 个国家。 1980年改称蓬莱县服装工业公司,
1990年改称县工艺服装玩具总厂。主要产品有各式男女呢大衣、风衣、西装、
中山装、国防服、机绣被套、布卷玩具等,其中" 蜃楼"牌毛料中山套装获省"
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全厂有职工411 人, 固定资产221.5万元,年末流
动资金336.8万元,年总产值821万元,利润20.1万元。

蓬莱县制鞋厂

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1951年,县城10余家私营鞋铺联合成立"新胜"鞋业
生产合作社,社员30人,生产帆布劳动鞋、缎面绣花鞋、三色皮底鞋等产品。
1956年改称蓬莱县靴鞋生产合作社;1958年与蓬莱县靴鞋修理生产合作社合
并,改称蓬莱县制鞋一厂;1961年改称蓬莱县靴鞋制革社;1963年改称蓬莱
县制鞋厂。1966 年,部分生产工艺实现机械化。1980年这个厂生产的注塑女
布鞋获省优质产品奖。1982—1984年,先后购进合布机一台、专用注塑机两
台,进口高速缝纫机20台,机械化程度和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1985年,"SBS"
填充跟布鞋和冷粘橡胶塑料底布鞋试制成功;注塑童布鞋在省行业创优评比
中名列第一,翌年荣获部优产品称号。199 1年,全厂有职工185人,固定资
产143.0万元,年末流动资金109.7万元, 年产布鞋5 3.41万双,年总产值435.0
万元,利润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