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饲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308&run=13

县内饲养家禽历史悠久,主要饲养鸡、鸭、鹅,鸡的存养量历年皆占家
禽存养量的95%以上。清宣统三年(1911),全县家禽存养12.60万只。1921年为
10.63万只。 1936年为14.00万只。1949年为17.25万只。1956年达到32.76万只。
1981年增至68.79万只。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养鸡专业户,家禽存
养量迅速增加,1984年突破100万只,1988年达到133.30万只。1991年全县家禽
存养量135.77万只, 创县内家禽年存养量历史最高纪录。其中鸡13 3.57万只,
鸭2.08万只,鹅0.12万只;出栏家禽225.64万只;产禽蛋8062吨、禽肉3981吨。
清末和民国初年,县内鸡的品种多为当地原始品种草鸡和当地改良品种
糁糠鸡。30年代引进来航鸡。50年代开始,先后引进芦花鸡、寿光鸡、东北
大骨鸡、九斤黄、奥洲黑、洛岛红等良种鸡。80年代引进"星杂288"、"星杂579"、
" 京白皿系 " 、"823"、巴布孜克、伊莎红、海赛克斯、迪卡、"B6"、罗斯等20
多个品种。 县内鸭的品种主要有当地麻鸭、康贝尔鸭。
1975年开始,先后引进白洛克、星布洛、"AA"、罗蔓、明星、艾维茵等
肉食鸡品种。
旧时孵鸡多取母鸡抱窝孵化法和火炕孵化法。1958年西扬头村试用架子
孵化法成功, 一次可孵化鸡蛋1-2万枚, 孵化率80-90%,继而在全县推广。
1973年,县食品公司养鸡场安装两台电孵器,每台每次上蛋1.6万枚;1977 年
引进圆筒式电子自控孵化器。1983年,县牧工商公司引进上海产自动调温、
调湿、翻蛋的电子孵化器。此后,电孵器在县内种鸡场普遍运用。
县内传统的家禽饲养方法为平地散养。80年代,开始提倡笼养,逐步应
用推广阶段饲养法和限制饲养法,并采用人工光照、人工强制换羽等养禽新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