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 改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275&run=13

整地

县内历有冬耕冬刨、整修地堰和挖排水沟的习惯。1957年大柳行乡上陈
家村深耕整平地面、堰边挖缓水淤泥沟和竹节沟的整地方法(时称"三合一"整
地法)在全县推广。是年全县整地2900亩。
1958年,曾盲目强调深翻,部分农田深翻达1.7米,打乱了耕作层,造成
减产。此后总结教训,强调科学深翻,既整平地面,又不打乱耕作层,结合
整地增施有机肥,收到良好效果。
1964年县人民政府在团结大队进行农田规划整地试点,营造"三合一"梯田
和再加灌溉系统的"四合一"梯田及畦田。1965年向全县推广。
1973年推广开挖堰下排水沟排出渗山水根治半边涝的整地方法,解决了
部分山岭梯田夏季阴涝问题。
1974年3月,《人民日报》以《你追我赶 遍地花开》为题, 综合报道
聂家、王格庄、上陈家、孙陶、小苗家、周梁、初旺、团结、上岚子、战家
庄10个大队治山治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经验。是年,全县动员10余万人,
治山治水,整修旱涝保收的丰产田6.7万亩,扩大水浇地3.2万亩。1975年,贯
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开始全面规划,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
治理,各公社和部分大队成立"战山河"专业队,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当
年营造丰产田8万亩,扩大水浇地6万亩。
1978年冬至1979年春,县设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在解宋营村西烟潍公
路两侧组织东西长7.25公里、南北宽4公里、包括12个生产大队2万亩耕地的整
地战区,投资5 0万元,整地1000亩,修建平塘1座、扬水站1处。此后, 每
年冬春县内各级政府都组织群众开展整地活动。1991年,全县农田旱涝保收
面积达到31.26万亩。

改土

县内素有沙土地压泥、粘土地压沙的改土习惯。特别是重茬花生地压沙
换土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沙土地每亩压泥10万公斤,粘土地每亩压沙1.5万
公斤。 1961年,邓格庄村沙土地压泥播种花生比未压的增产45.7%。60年代
初,在此基础上推广压含磷风化石和绿线泥,增产效果更为显著。1962年战
家庄村黄粘土地压绿线泥播种花生,比未压的增产31%;1963年这个村沙土
地压绿线泥播种花生,比未压的增产1 2.5%。
土地改革前,县内有涝洼地13090亩、盐碱地19163亩。土改后,群众采取
筑台田、压黄泥、压沙、挖排水沟、多施有机肥等措施除涝治碱。至1949年
底,治理涝洼地1983亩、盐碱地4082亩。1950-1963年,治理涝洼地6255亩、盐
碱地11802亩。1964年以后,随着河道的综合治理,县内涝洼地和盐碱地逐年
减少,至1991年,县内涝洼地、盐碱地治理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