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238&run=13

水城位于县城西北丹崖山东侧海口。宋庆历二年(1042),于此处修筑马蹄
形口朝北的沙堤围子,构成水寨,停泊水兵战船,画河由此入海,时称"刀鱼
寨"( 因当时水兵战船状似刀鱼,故名)。这便是水城的雏形。
明洪武九年(1376),在"刀鱼寨"沙堤围子基础上修筑土城,城墙高约12米,
厚5米,周长约2000米,城内总面积27万平方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设北、
南二门,北门即水门,又称关门口,供船只出入;南门名振扬门,与陆路相
通。改画河河道绕城南、东两侧入海,形成天然护城河。原河道扩展挖深,
引入海水, 形成城内海,俗称小海。因城内有海,故称水城。 后因备倭,
又称备倭城。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在土城墙外表砌以砖石加固,东、北、
西三面增筑敌台。
水城建筑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海港建筑,包括以小海为中心的水门、
防浪堤、平浪台、码头、灯楼;二是防务性建筑,包括城墙、敌台、炮台、
水闸、护城河及有关的地面设施。这两部分构成一个严密的海上军事防御体
系,成为当时停泊战船、驻扎水师、水上操演、出海巡洋的基地。
城墙随地势高低而筑。北墙建于丹崖山绝壁,以悬崖为墙,只建1.4 米
高的垛墙,长约300米;西墙连于丘陵脊背,长约850米;东、南两墙建于低
洼处,平均高度7米,东墙长约720米,南墙长约370米。城墙底宽12米,顶宽7
米。
小海南北狭长,约占水城内总面积的1/4,东西两岸称东营、西营, 均
为旧时兵营;中间设横桥,以贯东西,桥为木质吊桥,以便舟楫往来。小海
北端并不直通水门,而是转折向东,使南岸形成一个平台迎着水门。平台称
平浪台,它的作用是减弱由水门涌入的潮水的冲击力,保持小海水面平静;
减弱潮水流速,使其所挟泥沙沉积于水门内西侧,便于疏通排除;障住海上
视线,保守军事秘密。平浪台上明代建有太平楼。
水门系小海与大海相连的唯一通道。门宽3米,门上敞,无拱。 两门垛
间架木板以通东西,称天桥。清同治年间在水门中设包铁叶木栅式水闸,水
流往还如常,平时吊起,有警则放闸,可防敌窜入。今不存。
防波堤俗称码头尖,在水门外东侧,沿东炮台北伸,系巨石堆砌而成,
可阻挡由东北海面涌来的浪头及所挟泥沙直接冲入小海。
码头系小海岸用加工整齐的石块砌成的平台,便船停靠。上有拴船缆的
石柱,并有石级可供上下。
敌台东、北、西各3座,形制不一,有台无楼,或伸出城外,高与城齐,
可以弓矢射击城外的敌人。
炮台水门东、西各1座,上置重炮,用以封锁海面,远距离杀伤海上之
敌。
灯塔即建于蓬莱阁东侧的普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