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a&A=1&rec=117&run=13

1937年9月,中共蓬莱县地方组织委派专人做统战工作, 同各界知名人
士广泛接触,先后教育、争取潮水镇自卫队及二、三、四、五、六、八、九
区"乡农学校"中队加入蓬莱县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
1938年3月,按照"三三制"(中共党员、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原则,成立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
1939年7月,成立蓬莱县临时参议会;1949年11月, 实行各界人民代表会
议制度;1954年7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吸收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1946年5月,中共蓬莱县委始设统战部,动员各界人士,团结一致,反对
内战。同年7月9日,于县城组织知识界人士集会,反对蒋介石出卖国家主权,
呼吁制止内战。建国初期,统战部撤销;1959年6月恢复;1961年12月再次撤
销;1965年6月重新恢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统战工作机构瘫痪,统战工
作遭到严重破坏。
1974年1月,重新成立统战部。1979年1月,成立蓬莱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
室 ;12月,成立蓬莱县归国华侨联合会。1982年9月, 成立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山东省蓬莱县委员会。1989年4月,成立蓬莱县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
公室。 全县统战工作逐步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采取编印宣传材料、党校轮训、开办广播讲座、
进行以统战工作为内容的党课教育等形式,深入宣传统战理论、方针、政策,
仅 1988-1991年,即编写、印发《中国统一战线基本问题》、 《新时期统一
战线工作问题解答》、《对台工作资料汇编》等有关资料2000多份;通过党
校轮训科级以上干部和农村党支部书记1300多人次;开办广播讲座,讲授以
统战工作为内容的党课, 受教育的党员48000多人次。 1990年, 县委发出
《关于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意见》,并通过党校,对全县600多名党支部书记进行
专题培训; 编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确保
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健康发展》的党课教材, 听课党员28000多人。
全面贯彻落实统战政策。1978年以来,先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作出的一
系列重大政策决定: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地主、富农分子和地主、 富农
子女的家庭出身一律改为人民公社社员,享受与其他社员一样待遇;对错划
的右派分子及因右派问题受处分的人员,逐一复查,彻底改正;为因右派问
题受株连的95户386人办理"农转非";为106名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发放证明
书,其中1人恢复干部待遇,1人办理退休;落实宗教政策,清理归还历史上
被没收占用的宗教财产,基督教、天主教相继恢复活动;落实台胞、台属政
策和侨务政策,对曾受审、株连的台胞、台属、归侨、侨眷,按照政策做出
正确结论;为27户台属、侨属落实私房政策,清退房屋427间,为3户解决住
房困难,向12户发放救济款1500多元,为51名港澳、台、侨属办理"农转非",
将14名侨属招收为农民合同制工人,妥善安置回乡定居的台胞、归侨、侨眷。
至1991年,全县有定居台胞15名,归国华侨163名。1991年, 县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中有归侨、侨眷12人,台胞、台属6人;县政协委员中有归侨、侨眷 10
人,台胞、台属12人,宗教人士2人。
实行统战任务的根本转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
移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统战工作主要是积极开展海外联谊,主动
牵线搭桥,引进、利用外资,发展"三资"企业,为振兴蓬莱经济服务。至1990
年,全县"三胞 "(侨胞、台胞、港澳同胞)投资企业发展到19个,经"三胞"介绍
的外国人投资项目7个,合同利用外资额1210.77万美元。1991年,又成立侨资
企业6个,利用外资278 万美元;引进台资项目5个,利用外资190.26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