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850&run=13

牟中珩
  牟中珩(1898~1981),字荆璞,国民党五十一军军长,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黄县(今龙口市)海岱镇大牟家村人。幼年就读于其父执教的育英学堂,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入第十八混成旅任少尉掌旗官。后应招到四川宜宾任上尉军事教官。1926年被张宗昌部招任中校团副、团长。不久辞职回乡。1927年投镇威军第二军于学忠部,任军部中校参谋、上校参谋处长。1928年随于学忠驻防山海关。1930年8月任东北陆军第二十三旅上校参谋长。1931年夏随二十三旅移防保定。在合击石友三部的战斗中,二十三旅担任主攻,将号称十万之众的石友三部彻底击溃,粉碎了日军企图占据天津的阴谋。此役牟中珩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3年春,牟中珩任国民党陆军一一四师上校参谋长,驻防天津咸水沽、小站一带。后调任该师六七九团上校团长。他治军严格,奸宄必惩,六七九团很快成为全师的模范。1935年6月,牟中珩率部随五十一军驻防保定。不久又调任赴陕甘“剿共”。同年8月擢升一一四师师长。他利用战争空隙整饬部队,并根据《戚继光治军语录》、《孙子兵法》、《尉缭子》等军事著作,结合自己的治军经验,编写了《治军、作战要领》一书,供全体官兵学习。1936年12月上旬,蒋介石亲临西安,组织督促“剿共”。牟中珩迅速遵照于学忠的命令,率一一四师迅速解决了兰州方面朱绍良部,使西安兵谏得以顺利进行。西安事变后,牟中珩率部开赴抗日战场,先后参加临淮关战斗、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1939年2月,升任五十一军军长,率部进入鲁南敌后,曾一度与八路军山东纵队合作抗日。1942年2月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驻临朐县吕匣店子。1945年2月改任第十战区中将副司令,驻临泉指挥所。1946年1月调任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副部长(未到任)。同时出任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参加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8年在济南战役中被俘。
  牟中珩自幼就以岳飞等历史人物为楷模,军旅生涯几十年,笃信忠义和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信条。虽长期出入官场,却能洁身自好。被俘后在北京秦城战管所劳动改造。1966年4月获大赦。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山东政协委员。任职内先后撰写文史资料7万余字。1981年3月15日病逝。

曲继辉
  曲继辉(1927~1981),黄县(今龙口市)新嘉镇北宿曲家村人。出身农民。1946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作战中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腰部受伤,评为二等乙级荣誉军人。曾先后任班长、排长、连副指导员等职。1949年转业到地方,历任区民政助理、黄县人民政府人事股干事、工商科科员、民政科长、人事科长。1958年11月任城关公社党委书记。1971年1月任黄县县委副书记兼城关公社党委书记。1979年3月任黄县县委书记。
  曲继辉在农村工作期间,常亲临第一线指导农业生产,看到田间有草,即顺手拔掉,并能指出哪个生产队的地块。在其领导下的城关公社,成为全县农业生产的先进单位。1973年春,黄县大搞农田水利建设,4万民工兴修黄水河。曲继辉任总指挥,日夜奔波在50华里工地上,与民工同吃同劳动,使工程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他在石良公社蹲点期间,经常深入基层抓第一手农业生产资料,不到一个月,即走遍了全公社44个生产队。秋后又发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石良公社一跃成为全县农田基本建设的先进单位。他下乡一般不坐汽车,常独自骑自行车到各公社巡查。每逢除夕,很少与家人团聚,到生产队马棚慰问饲养员。1981年5月3日病故,终年54岁。

单香陵
  单香陵(1906~1984),名丕勋,六合螳螂拳家。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邹家村人。出身商人。1914年至1927年在原籍读书习武,拜“山东第一棍”吕孟超为师,得其真传。又拜丁子成为师,学六合螳螂拳,集拳棍绝技于一身。后去大连、南京等地以武会友,结交名师高手,各种拳术兼收并蓄,融汇贯通,其拳术日臻长进。在南京以拳会友时,借“金陵”之重,取号“香陵”,其艺冠一方,但从不惹事生非,且重民族气节。在大连期间,遇到20多个日军在一家商店寻衅殴打店员,单香陵激于义愤,把这些日军教训一顿。1932年去北京前门大栅栏源源永粮店学生意。1939年被京剧科班“富连成”剧社聘为武术教师,梅兰芳、叶盛章、叶盛兰等都随其学过武功。1949年返里务农。1952年,山东省在莱阳举行第一届民族武术大会,其六合螳螂拳表演赢得许世友将军“正宗正派”的喝彩。其正骨拿环医术也相当高明,60年代初曾在县城挂牌行医,治愈了不少疑难病症。其高足遍布全国,有的蜚声海外,有的在港澳称雄。1961年被吸收为北京武术协会会员。1964年任国家体委委员。1966年3月被安排为政协黄县委员、常务委员。1984年病逝于包头市。香港出版的《中国武林辞典》将其列为“武林名人”之内。

仲曦东
  仲曦东(1915~1984),又名仲子凌,黄县(今龙口市)北马镇南仲家村人。出身贫农,8岁入小学读书。1930年去佳木斯学生意。1932年2月回乡在本村小学教书。1934年春考取黄县中学,插班入学。次年9月去济南读高中。“一二·九”运动爆发,仲曦东与学校师生上街游行示威,遭韩复榘镇压,被遣回原籍。仲曦东毫不畏惧,回校继续参加斗争。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10月,日军入侵山东,仲曦东响应中共北方局“脱下长衫,到农村去”的号召,回到原籍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1月黄县抗日武装建立,4月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四路,仲任政治部主任。1940年9月调任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主任。1942年7月任胶东军区第一分区(东海区)政委兼地委副书记。1943年秋,东海区开展反“蚕食”斗争,仲曦东与军分区司令员刘涌、副司令员于得水紧密配合,连续攻克日伪据点42处,使全区连成一片。
  抗日战争胜利后,仲曦东任山东警备第四旅政委。后赴东海区组织指挥解放威海、烟台战役。1945年10月任烟台党政军民统一行政委员会书记。时值美军兵舰进犯烟台港,并向统一行政委员会发出“通牒”,无理要求八路军撤出烟台。仲曦东指示东海区驻军做好战斗准备,警备队加强戒备,与代理市长于谷莺组织5万群众集会游行,声讨美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在谈判桌上,仲曦东义正辞严地斥责美国海军中将巴尔贝及少将罗克等人的强盗逻辑和无理要求。不久,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发表声明,拒绝美军在烟台登陆,美军被迫撤出烟台港。同年,仲曦东任山东军区第六师政委,率部参加海(阳)莱(阳)战役。1946年9月奉命赴胶济线作战,指挥部队先后攻克胶(州)高(密)重镇。1947年3月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指挥临朐、南麻、莱芜、孟良崮、潍县、济南、淮海、渡江、淞沪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仲曦东随军参加过福州、厦门战役。曾任华东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系副主任、主任及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1月转业到外交部工作,先后被任命为驻捷克斯洛伐克、坦桑尼亚大使。1972年3月任外交部副部长。后任中非友好协会会长。他在外交部任职十余年,为贯彻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路线,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谊、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
  仲曦东博学多才,战时作报告从不用人写稿,也不念稿,但逻辑性、思想性很强。生前曾撰写理论著作和回忆录多篇,已发表的论文有《增强党的团结》、《谈谈党的整风经验》、《论共产主义风格》、《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回忆录有《“盟军”在烟台》等。1984年6月病逝。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遗体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赵俊卿
  赵俊卿(1891~1984),女,黄县(今龙口市)大陈家镇奶儿夼村人,因她三个儿子皆参加革命,人称“三儿妈妈”。
  赵俊卿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39年丈夫去世后,时年39岁的赵俊卿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饱经了苦难。她没有文化,却深明大义,热心革命事业。1938年抗日战争刚开始,她就将两个儿子送去参加八路军。二儿刘治国在战斗中牺牲,赵俊卿强忍悲痛,更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积极抢做革命工作,发展党员,掩护地方干部,多次帮助地下工作者化险为夷。区委、区各救会领导经常在她家开会,研究工作,布置对敌斗争,她家成了革命的联络站。1943年,年近花甲的赵俊卿,革命热情不减,经常在村里帮助收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参军参战,样样工作都走在前头。还经常骑着毛驴,假装走亲戚为抗日政府送情报,传递消息。新中国成立后,老人高兴地说:“今天的好日子真不容易,千万别忘了共产党。”她一生热爱共产党、热爱国家、热爱集体,是一位革命的老妈妈。1984年11月病逝。

袁先
  袁先(1921~1984),原名袁兴先,出身于贫农家庭。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豆市村人。1938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胶东军区国防剧团演员、教员,胶东军区五师宣传队队长,三十二军文工团团长,第三野战军政治部文化科副科长,第三高级步兵学校文化科科长,总参高级步兵学校俱乐部主任等职。1959年4月调“八一”电影制片厂艺术室任导演兼故事片室副主任。
  袁先长期从事革命文艺工作,集演、编、导于一身。战争时期创作的话剧《前线》、《雾》、《群策群力》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鼓舞了胶东军民的抗日热情。创作的歌曲《牙山颂》、《仰望顶战斗》、《打得好》等曾在胶东解放区广为流传。还创作出版过报告文学《风波》;话剧《烟青路边》、《父与子》;歌剧《恨》、《肥皂》、《凤凰山战斗》等。调入八一电影厂后,袁先努力学习和掌握电影艺术,曾参与电影《勐垅沙》的导演,执导过《碧空雄师》、《岸边激浪》等多部电影。晚年带病出任大型革命故事片《风雨下钟山》的第一导演。该片在思想、艺术上均有新的突破,1983年获国务院、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在影片拍摄过程中,袁先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烈的病痛,日以继夜地坚持工作。直到领导和医生发现他因骨癌所致全身多处骨质破坏,再三督促,他才住进医院。在病床上仍关心影片的后期制作,不断提出有益的建议。熟悉他的人都说:“袁先一生和善,一生拼搏,把温暖留给了同志,为人民献出了忠心。”1984年9月30日在北京医院病逝,终年63岁。

徐叔明
  徐叔明(1905~1984),又名彦章、安邦,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少将。黄县(今龙口市)馆前后徐家村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毕业。1931年出任黄县教育局局长。不久又被任命为国民党黄县党务整理委员兼教育局局长。任内对黄县教育多有兴举。曾实行“契纸一份佣”、“小先生”等制度,甚得各界欢迎。1936年投奔东北军于学忠部,任中校机要秘书。继调西安总部任联络参谋。西安事变后,被任命为独立二十七旅少将旅长。1938年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后,其部伤亡惨重。1939年春,徐叔明受命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四十八支队司令官的名义赴鲁东扩充队伍,一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有过合作。1941年后因抗日态度消极,并几次发生摩擦,其部下对驻地百姓也多有骚扰,所部为地方抗日武装击溃。1942年调任安徽阜阳三塔集干训团训导长。1943年奉蒋介石电令随于学忠赴重庆“聆训”,继而被任命为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重庆解放后,徐怀疑共产党的政策,未能及时交待历史问题。后经查明,交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教育、改造。1975年获特赦后定居上海,先后被安排为上海市南市区政协工作员、上海市南市区政协第五、六届政协委员。任内积极从事对台湾的宣传联络和文史资料工作。1984年11月23日病逝。

高福胜
  高福胜(1957~1985),黄县(今龙口市)诸由观镇小高家村人。1973年1月加入共青团,1975年夏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任村团支部书记。1976年12月应征入伍。因工作突出,1978年5月担任连队火箭筒班班长。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2月任排长。他严格要求自己、关心每个战士。战士张松华家中亲人因病住院,生活困难,高福胜以张松华名义向其家中寄去30元。在他的带领下,全排团结一致,各项工作都走在前面,成为全师训练示范排。1983年全排荣立集体三等功。
  1985年1月,中央军委下达关于抽调部分优秀干部战士到中越边境轮战的命令。高福胜坚决要求到前线轮战。行前,他给父母留下一份遗书,怀着“血洒疆场”的壮志,于是年4月底到达云南前线。5月10日,在高福胜的请求下,担任全连最艰苦的防御任务,镇守26、27号阵地。这两个阵地正面宽,地形复杂,敌特工活动频繁。从5月20至31日,敌特工3次偷袭阵地,在高福胜指挥反击下均被挫败,并毙伤敌特工5人,全排无一伤亡。
  6月2日凌晨3时55分,敌以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向26、27号阵地攻击。高福胜率领全排战士坚守阵地。他大胆沉着,当敌距20余米时,他第一个扣响冲锋枪,消灭越军1名,随后,全排机步枪向敌猛射,17分钟即打退敌第一次进攻。4时15分,越军两个班兵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再次向26、27号阵地窜犯。高福胜当即组织战士反击。一颗子弹击中其大腿,血流不止。他进行简单包扎后,用竹杆支撑身体一面继续指挥战斗,一面用话机给炮兵指示目标。经10分钟激战,歼敌10人,伤敌7人。4时30分,敌又发起一次进攻。指挥所要高福胜下阵地治疗,但高福胜坚决不同意,他说:“我是排长,不能离开指挥位置!”说完,继续指挥反击,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军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并在全军开展学习他的事迹。《解放军报》头版刊登高福胜英雄事迹,昆明军区《国防战士报》和其他军内报刊电台多次褒扬其事迹。黄县县委、县政府联合作出《关于在全县开展向在对越还击作战中荣立一等功的高福胜学习的决定》。

王基埔
  王基埔(1966~1985),黄县(今龙口市)羊岚镇后妙果村人,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1983年12月加入共青团。1984年12月应征入伍,在淄博市周村某部服役。1985年初被新兵连选送到教导队接受无线电训练,因学习刻苦,获全师考试优秀成绩,受到嘉奖。同年2月,部队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动员,王基埔在全连第一个请战。5月,所在部队开赴老山阵地。战前,他向党组织递交一份入党申请书,表示要坚守着炮团指挥所的电台。激战中炮火炸断了天线。王基埔跳出掩体,在炮火中利用废线接通天线。在连续28个小时执机中,为首长向炮兵指示敌50个坐标点和20多处火力点,保证了通讯任务完成,受到团部嘉奖。是年8月29日,因雨山体滑坡,王基埔在执勤中被压在山石下牺牲。所在部队根据其生前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二等功。

高建厚
  高建厚(1940~1985),出生于黄县(今龙口市)羊岚镇西羔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学毕业。1959年应征入伍,在长岛要塞服役。196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退役回乡,任村民兵副连长。1966年春任村党支部书记。
  是时,西羔村土地贫瘠,村北荒沙滩,村西大碱洼,村东沙丘岭,既怕旱,又怕涝,好年景最高亩产250斤左右,人均收入不足70元。高建厚任村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在海滩栽黑松锁风沙、栽果树,两年共栽一千多亩防风林。10年后,每年可产100万余斤水果。同时又带领群众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共平整好土地2500亩;先后兴建方塘7个,机井5眼,建成6个扬水站,2900亩粮田全部实现水浇。1974年又带领群众办企业,到1984年,已建起油漆厂、绝缘厂、纸箱厂等8个村办企业,年产值400多万元,人均收入已达640元。
  高建厚关心群众疾苦。马小艳6岁父母双亡,和3岁弟弟无人抚养。高建厚在支部会上说:“孩子不幸,我们不能扔下不管。西羔村要把这两个孩子抚养成人。”他将孩子托付给一位老人,西羔村每年给一个孩子300元的抚养费,300元零花钱,一切费用由集体支付。为13户无儿无女丧失劳动力的“五保户”建起敬老院,吃、住、用全包。全村年满60岁的女性和65岁的男性村民每人每年照顾100元,并安排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报酬照付。高建厚为群众利益呕心沥血,积劳成疾,1985年10月9日,与村干部们研究工作后,心脏病发作猝死在回家的路上。西羔村的群众,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儿童,两千多人自发地加入送葬队伍,抬着数十个花圈,为高建厚送葬。《人民日报》发表了《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长篇通讯,介绍高建厚的感人事迹。黄县县委、县政府联合作出向高建厚学习的决定。

李长述
  李长述(1964~1986),黄县(今龙口市)新嘉镇位姜村人。1972年入本村小学读书,1979年毕业于新嘉联中。1984年12月应征入伍,在军事训练中被评为新兵连“学雷锋”的先进分子,并加入了共青团。1985年3月6日,所在部队开赴对越反击战前线。4月26日,李长述随连队进入老山前沿阵地,所在的二班担任20号高地的正面防守任务。李长述主动要求到最危险的1号哨位。从5月27日到31日,敌人多次攻击20号高地,并集中火力妄图突破1号哨位。李长述沉着迎击,击退敌人数次进攻。共毙敌3人,击伤10人。战后被任命为二班副班长,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是年12月2日,李长述担任战地救护任务,多次把伤员从战场上背下来。曾护在伤员身上保护战友,自己却负了伤。因其多次负伤,部队要他到炊事班工作,他执意不肯,坚决要求到前沿阵地哨位放哨。曾3次发现敌人夜间偷袭,都及时地报告上级,受到上级表扬。1986年2月20日晚在哨位牺牲。师党委为其追记二等功,并批准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陈立国
  陈立国(1927~1986),中共武汉工学院党委书记。黄县(今龙口市)下丁家镇木厂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3岁高小毕业后即投身抗日救国,曾任北海地区青年联合会少年儿童部儿童团长、黄县南邢家小学教员兼区教师救国会组织委员。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随中原支队南下,历任中原大学大队辅导员、中原大学财经学院团支部书记。1952年入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进修班学习。1955年以全优成绩毕业后,即回中原财经学院任教。后历任学院党委委员、计划经济系总支书记、湖北大学党委委员、计划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1970年调湖北省省直机关工作,曾任湖北省教育局办事组和教育组负责人。1979年调任武汉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党委书记等职。他一生大部时间从事教育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上也颇有造诣,先后主持编写了《国民经济计划讲义》、《国民经济平衡表》等教材,并在报刊上发表许多论文。1956年曾被授予讲师职称。1986年4月2日病逝。
丁聪
  丁聪(1923~1986),女,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北巷村人。出身贫农。1938年8月参加革命,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1938年8月,年仅15岁的丁聪辞别年迈的母亲,毅然参加黄县民众动员委员会工作,上街宣传抗日救亡。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她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要求到抗战艰苦的鲁中地区工作,先后任沂水县三区、二区妇救会会长、沂水县妇救会长。其间,她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主张,并组织妇女掩护干部,掩护伤员。在一次日伪“扫荡”包围中,她向领导提出正确的对敌斗争策略,被领导采纳后,很快改变了被动局面。解放战争后期,她在沂水地区参加土地改革,发动群众支援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丁聪先后任浙江省民政厅副科长、科长,人事厅副处长、处长。1955年后,历任浙江省人事局副局长,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卫生局副局长,农业机械部人事局副局长。“文化大革命”中曾遭受严重的打击迫害,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她始终坚信党的领导,1982年因病休养后,仍关心党的工作,以极大的毅力同疾病作斗争,直至病逝,终年63岁。

贺力
  贺力(1915~1986),曾用名逄学品,沈阳铁路局局长。黄县(今龙口市)龙口镇逄家村人。初中毕业。青年时期在龙口港当工人。“七·七”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胶东区党委北海工会主任、招远金矿工会主任,胶东区工会主任、各救会会长,安东赛马县县委委员等职。1946年任敦化铁路办事处副主任,灌水铁路办事处主任、安东铁路局总工会主任、党委书记、副局长,吉林铁路局组织部部长。抗美援朝期间,任朝鲜定州铁路分局党委书记、政治委员,朝鲜高原铁路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兼政治委员等职。因功绩卓著,曾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1952年率志愿军代表团回国观光,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5年回国,任吉林铁路局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局长。1976年后任武汉铁路局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沈阳铁路局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局长等职。曾当选为中共辽宁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九大代表。1986年8月22日病故。

王天池
  王天池(1914~1986),原名王心彭,自号黄山老人,著名国画家。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北关村人。他数十年致力于花卉草虫国画创作,画风淳朴清新,用笔苍劲,墨色掩润。28岁在北京拜齐白石为师,勤奋好学,把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诲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国画领域中兼取诸家之长,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自己的风格。其作品既有齐白石那种夸张、跳跃、精炼、概括的特色,又有自己的潇洒、灵动、恬淡、飘逸的章法意趣。其作品《柿子》等除了在报刊上发表外,还在香港、日本展出。王天池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曾任济南国画院副院长、济南国画研究协会副会长,北京齐白石艺术开发交流中心副主席等职。《王天池画选》于1984年出版。1986年8月将自己的100幅作品捐献给济南市人民。同年9月5日病逝。其家属遵嘱将他60幅作品捐献给故乡龙口市博物馆。

王修
  王修(1908~1988),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东北隅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中学未竟,弃学去东北谋生。“九·一八”事变后回故乡,在县民众教育馆编辑《黄县民友》,借以宣传抗日救亡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即奔赴延安,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后在中共北方局油印科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晋西南及晋西北区党委主办《五月时事报》,身兼撰稿、编辑、刻写、油印全套工作。毛泽东主席赞扬过该报,并为其题写了刊头字。1945年后调往东北工作,历任东北政治委员会教育部社会教育处处长兼东北图书馆馆长,东北文化部文物处处长等职。此间,曾多次深入城乡,征寻抢救散失的图书文物,共搜集图书百万余册,文物四五万件,其中有《清明上河图》等大批珍贵文物、古籍。亲手筹建东北图书馆和东北历史博物馆,并创造了新的图书分类法,为新中国博物馆学展览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1954年后,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等职,为整理出版古农书付出了辛苦劳动。1966年后,历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在其任职内,陕西省文物保护、古建筑维修及考古发掘和研究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1988年病逝。

仲伟传
  仲伟传(1929~1988),出生于北马镇南仲家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945年因家庭生活困难退学回家务农。1946年10月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南仲家村“青救会长”1951年和仲绍勤五户农民组织互助组。1952年,他带头成立红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社长。1955年秋至1956年,南仲家、东二甲、西二甲、南孙家、东孙家、东陈家6个村初级社联合成立“光明”高级农业合作社,任社长。期间,带领群众整地改土,打井抗旱,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1956年粮食亩产达 320公斤。1957年,出席山东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8年出席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代表大会,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仲伟传任仲家集生产大队党总支部副书记兼南仲家村支部书记。他带领老农、干部、技术员“三结合”的技术队开展小麦、玉米高产田试验。同年,小麦亩产超过200公斤,玉米亩产超250公斤。1962年仲家集生产大队各自然村分开,仲伟传仍任南仲家村大队书记,继续抓科学种田、摸索归纳出一套小麦“两促一蹲”、“玉米”控秸攻穗的新试验,1965年全大队粮食亩产691公斤,成为全省粮食高产单位之一。1963年1月出席华东农业先进集体会议,1964年3月出席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会议,并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文化大革命”中,仲伟传被批判、撤职、打成“走资派”,1971年又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逆境中,仍坚持搞科学种田,与大队科技人员一道摸索总结小麦白粉病、锈病、全蚀病和粘虫等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创造玉米麦田套种,改变追肥方法,加强田间管理,猛攻千粒重,1979年南仲家亩产达1054公斤。南仲家粮食增产经验先后在《山东农业科学》、《全国小麦高额丰产科技座谈会资料选编》、《全国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会会议资料选编》等刊物发表。仲伟传多次在全国、省、市、县有关会议上介绍经验,全国很多省、市、县组织人到南仲家参观学习。 1980年仲伟传再任南仲家大队党支部书记。1982年,重病染身,1983年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1988年3月9日病逝。

陈文其
  陈文其(1895~1988),胶东北海银行创始人之一。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打线徐家村人。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1909年读完4年私塾后,随祖父到青岛当店员。1925年1月在青岛日商洋行当雇员时,由邓恩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组织委派同时加入国民党,负责中转中共活动经费,接待、掩护党的领导同志。1932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7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8年5月加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四路,任组织股长。后历任黄县抗日民主政府民运部长,北海行政公署建设科、北海银行首任副行长兼黄县分行行长、北海银行胶东分行行长、北海银行山东总行行长,山东省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财经学院第一任院长,政协山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他一生从事金融工作,且系中共胶东地区金融业创始人之一,并多有建树。战争时期,曾参与组建、领导北海银行,对保证军政费用、发展根据地的工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建立后,陈文其参与山东省财经、计划等方面的领导工作,培养新一代财经干部作出了重要贡献。1984年离休,1988年6月18日病逝。

范心然
  范心然(1901~1988),原名范用毅,曾用名王伯敏,黄县第一支抗日武装主要发起人之一。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百盈村人。20年代初就读于黄县崇实学校中学部和大学预科。受新思想影响,向往革命,曾于1925年夏串联范迪瑞、张之元等5人集资到上海迎接北伐军。1927年发生“4·12”反革命政变后,令其大侄女退出国民党县党部,其侄女倚势相讥,范心然将其击伤,遭通缉。被迫出走东北。“九·一八”事变后返乡,先后在新民、经正小学任教,并当选为百盈乡乡长兼本村小学校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范心然广泛联络进步知识分子,成立黄县抗日救亡团,并收集民间枪枝,为组织武装做准备。1938年1月30日在黄格庄举旗起义,成立黄县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同年3月,在范心然倡导下于圈杨村创办胶东第一个兵工厂。后任三军总指挥部军需处、胶东五支队后勤部负责人。1940年后,历任胶东贸易局局长,贸易总公司经理、东海工商局管理分局局长,胶东行署实业处处长、胶东军工局局长等职,出色地完成了发展生产、支援战争的任务。
  建国初任山东矿产管理局局长。1953年调国家地质部工作,先后任专家工作室主任、财务司副司长、计划司副司长、中国地质机械仪器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经理。50年代浮夸风盛行,他以调查事实为依据,坦率直陈,遭错误批评,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仍不消极气馁,后被 平反。1988年6月21日病逝。其生命弥留之际,嘱托亲属死后将骨灰撒向家乡大海。

王仁斋
  王仁斋(1914~1989),又名寿昌,上海市粮食局局长。出生于黄县(今龙口市)中村镇龙化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5岁到内蒙古博克图学商。“九·一八”事变后,店铺倒闭,归里务农。1938年3月在黄县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从事财经工作。在艰苦环境中,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国家财产。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胶东行政公署工商贸易局贸易科长、华东工商局贸易总公司业务室主任等职,成绩卓著,立二等功,并获军功章。1949年5月奉命随军进入上海,负责接管上海市国民党粮食机构。在军管会的领导下,王仁斋身先士卒,始终站在斗争第一线,1951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竞赛先进个人。此后,除继续担任华东区粮食公司经理、华东区粮食局副局长、上海市粮食局局长外,还相继担任过上海市物资局、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局级领导职务,为上海市经济建设、市场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1983年离职休养。1989年4月30日病逝。

于希海
  于希海(1962~1990),雷锋式英雄人物。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牛据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1980年11月应征入伍。1982年8月加入共青团。1984年退伍还乡,参加村治安巡逻队,任村民兵排长。1989年村治安巡逻队解散后,从事渔业生产。他在部队期间,常到驻地附近村庄照顾孤寡老人;两次勇拦惊马,保护了儿童和群众,自己多处负伤;两次扑火抢救集体和群众财产,并从水中救出溺水儿童。退伍后,仍以雷锋为榜样,热心助人,不为名利,不图报答,多年受其帮助的群众难以计数。在村巡逻执勤5年间,他忠于职守,勇于向不法分子作斗争,先后抓获各种犯罪分子70多名,牛据村连年被评为“社会治安先进村”。1990年4月26日傍晚,北皂前村渔民解云超的小船被大风卷进深海,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于希海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先后两次乘船出海抢救,终因天黑浪大,不幸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