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849&run=13

朱全
  朱全(1867~1946),字召璞,黄县(今龙口市)七甲乡前朱家村人。中国同盟会员。40岁留须,髯过腹,时人皆称“朱大胡子”。幼读3年私塾,辍学后,仍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四书”、“五经”、传记、俚语,无不博览,精彩之处,均能背诵。且急公好义,村里皆以“大先生”称之。登黄举义,朱全负责义军后勤工作,从不辱命。1912年2月8日,清军反扑,围攻黄县城,朱全临危受命,以绳索坠城,潜赴烟台告急求援。求援无结果,黄县城被清兵攻陷。
  民国成立后,朱全任黄县警察局巡官,县议员。1914年任十区保卫团团总时,与县劝学所所长张子衡、教育局局长周良翰等同盟会员竭力宣传男剪发,女放足,舍旧图新,并编成通俗易懂的歌谣,使听众容易听懂。每次演讲,声若洪钟,慷慨激昂,听众无不为之动容。为了办好教育,朱全捐出自己的土地,筹建二层楼房数间,让周围七村学龄儿童入学。不久,朱全辞去公职,漫游华北五省,向军政界首领游说强兵治国、为民造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之道。先后见过阎锡山、冯玉祥等,并谢绝冯玉祥的挽留。1926年至1927年,曾任河北省大明道尹公署教育顾问、烟台省立第八中学学监兼史地教员。1929至1934年任黄县讲演所长兼放足委员会会长、县农会会长。
  “九·一八”事变后,朱全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他常说:“一家一把大刀,鬼子进家,一刀一个,看他能有多少?”1939年日本侵占黄县时,朱全年已古稀,仍经常登台演讲,宣传抗日救亡之大义,唤起民众共赴国难。抗日民主政府曾多次邀请他参加开明绅士会议。其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工作之余,读书习武。1946年8月13日病故。著有《游行略记》、《五省游略记》、《历史三字经》。

逄焕章
  逄焕章(1911~1946),原籍诸城县(今诸城市)凉台乡人。幼时家贫,17岁随伯父到黄县替人扛活维生。1938年在北马镇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区中队。不久任班长。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升到主力部队,后随军渡海北上,任东北民主联军四纵十二师三十六团作战参谋。1946年5月,四纵队攻打鞍山市,逄焕章奉命执行捕俘敌军官任务。他乔装成国民党“少将高参”,带领几名化装成“随从人员”的战士,深入敌团部,骗取城防布署图,并将送行的敌营长捕俘,使我军获得详细准确的情报。同年10月下旬,盘踞本溪市的国民党五十二军二十五师向安东方向进犯,逄焕章奉命跟踪侦察。我军根据其侦察情况,一举将敌二十五师消灭于宽甸怀仁地区。1946年12月下旬在通化二道江战斗中牺牲。
  逄焕章幽默风趣,待人热情,作战机智勇敢,屡立战功,曾被评为师战斗模范。

于耀光
  于耀光(1921~1947),原名于家礼,蓬莱县(今蓬莱市)淳于乡人。曾读5年小学,15岁因生活所迫,去大连鞋铺学徒,目睹沦陷后的东北人民,在日本铁蹄下当亡国奴的悲惨生活,决心要为改变黑暗世界而斗争,更名为“耀光”。翌年返回家乡。1939年7月投身革命队伍,在蓬莱行署机关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任黄县县委社会部一科科长。1942年5月任黄县公安局副局长。1943年7月调任招远县公安局局长。1945年9月调任黄县公安局局长、县委委员,1947年任黄县副县长兼公安局局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于耀光既要同公开敌人斗争。又要同隐蔽敌人斗争。在其任招远县公安局局长期间,曾带领公安战士袭扰据点,捕捉汉奸,瓦解伪军。1943年,招远日特外围组织--新民会活动猖獗,于耀光将其魁首从敌据点诱出处决,极大地震慑其它日伪人员。1947年9月29日,于耀光于当日晚带领同志深入敌后后柞杨开展对敌斗争,国民党军一个营及便衣队突然包围其住所。于耀光临危不惧,用双筒猎枪连续击毙四五个敌人,趁势夺门冲至村南,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1948年2月1日,北海专署将诸由区(于耀光殉难地)改为“耀光区”,以纪念这位英雄。

林杰
  林杰(1918~1950),又名林学田,黄县(今龙口市)兰高镇欧头于家村人。1932年去朝鲜谋生,1939年回国。1942年参加八路军,在北海独立团当战士,后任排长。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9月任黄县城北区武委会干事。1947年底任黄县武装部宣传股副股长。1948年3月随军南下,在河南省郏县公安局任股长。1949年5月奉命继续南下,任湖南省武冈县公安局副局长。国民党军残余及当地土匪在县境山区骚扰和破坏新生的革命政权。县委决定从机关中抽调得力干部充实基层,保护新生的革命政权。林杰主动要求到匪情最严重的二区工作,任区长。他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反匪反霸斗争。是年2月8日,区中队侦察到一股土匪隐藏在花园曾家祠堂。林杰率区中队前往围剿。在战斗中牺牲。

王景宋
  王景宋(1906~1955),原名王信廉,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东张家沟村人。中学毕业后随父去哈尔滨学商,1930年冬弃商回乡,在黄县城里文庙筹备黄县公立图书馆。翌年,黄县公立图书馆正式成立,王出任馆长。1932年黄县公立图书馆改为“山东省民众教育第五实验区黄县民众教育馆”,仍任馆长。他致力于地方群众文化普及工作,开风气之先,成绩斐然。该馆曾受国民党南京政府教育部的表彰。1938年2月,王景宋被黄县地方实力派请出就任黄县县长。不久领取张金铭部第九纵队番号,被任命为国民党第五战区直属十六支队第九纵队司令。是年2月下旬,该部与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达成协议,联合抗日,合作一度较好。同年4月,八路军鲁东游击七、八支队东上,王景宋甚为惊慌,多方阻止游击队进城。4月27日拂晓,鲁东游击七、八支队在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的配合下,武装整编了该部,王景宋则回乡赋闲。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任胶东图书馆馆长。1949年随军进驻青岛,接管青岛观象台并出任台长,1950年秋调任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古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5月11日病逝。

张梯青
  张梯青(1892~1955),名云桂,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东张家沟村人。幼读私塾,后入学堂学习,1909年考入吉林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考入山东公立农林学院本科。1923年回乡任黄县志成中学生物教师。1929年志成中学停办,即回村担任其父张锡筠创办的圣泉小学校长。他办教育主张有教无类,贫寒子弟可免费入学,成绩优秀者,资助升学。并宣传妇女解放,提倡女子放足,举办妇女识字班,男女生合班授课,致使全村少有文盲。在教学中注重直观教育,亲自带领学生繁育昆虫、鸟类供学生观察;采集生物标本900余件,选送部分献给民众教育馆,以开拓全县科普事业。还重视社会职业教育,开设绣花、编织、雕刻、剪裁、缝纫等劳作课。为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张梯青创办圣泉图书馆,馆藏图书5万余册。曾拿出自己薪金和出卖土地以补办学经费不足。“九·一八”事变后,张梯青组织师生进行抗日宣传,与学生到集市演唱《放下你的鞭子》、《松花江上》等歌曲。经他与同事齐心协力,圣泉小学设备日臻完善,教学成绩优良,为全县各级小学之冠。广大亲友见他热心办学,尊他为“二先生”。1934年,省教育厅来校视察后,特传令嘉奖:“圣泉小学主持人办事认真,各学董踊跃捐款,以致校中设备完善,成绩优良,足为各小学之最好模范”。1938年黄县沦陷前夕,张梯青离乡去省十一联中任教。1944年又奔赴皖北临泉山东省第一临时中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以黄县教育界知名人士身份当选为山东省参议员。此间,先后在济南育英中学、济南二中任教。1951年在山东师范学院任讲师,自编教材讲义,讲授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学。利用假日带学生采集、制作标本,建立试验室和标本室。他以学识渊博又重视教学实践,深受学生尊敬。还积极参加筹建中国植物学会济南分会工作,并任副理事长。1955年因一般历史问题受审查不理解党的政策,于8月27日跳楼自杀。

李子初
  李子初(1880~1957),名恒端,以字行,民族实业家,出身于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遇家村一个商业世家。幼时就读于村塾,1902年去日本留学,专攻经济。1906年学成归国。不久再次去日本考察。1912年回国后一直从事航运业,肇兴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是其经营实业之一。该公司系其兄李序园于1904年创建,总公司设在营口。清末民初,中国航运业为外商尤其是英商“太古洋行”所垄断。“肇兴”公司一问世,即和“太古洋行”展开经济、政治斗争,且锋芒毕露,决不妥协。“太古洋行”见势不妙,主动提出和解,甘愿放弃营口--龙口航线,并将在龙口的不动产兑给“肇兴”。1930年,“肇兴”公司又先后击败了“政记公司”和“大连汽船会社”,取得了客多、货多的好生意。李子初还在肇兴公司各船首倡设立妇女、儿童专席,常年备有预防时令疾病的药品。经其苦心经营,不数年,轮船增至10艘,航线增至9条,并先后设立了龙口、大连、青岛和上海总分公司。
  李子初还创办金融保险和工商企业。他兴办的“肇泰保险公司”范围超过“肇兴”公司。又与蓬莱人王翰生合资创办营口“生生纺织厂”、“兴兴火柴厂”、“肥料厂”、“博山煤矿”等。还于龙口宝善街西口岸砌石挡浪,建筑楼房仓库,将黄城的“裕康”、“永康”号(经营汇兑业务)合为一体,迁至龙口,改字号为“永兴裕”,并扩大经营项目。1934年,又在上海创办“兴亚银行”,及天津分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子初所办实业逐渐收拢、结束。其公司轮船或被日军扣留、击沉,或为国民党政府征作军用。1943年,李子初将上海总公司的楼房以100万元军用票卖于永安公司。所办实业至此全部结束。1957年春,李子初病逝于新加坡。

海默
  海默(1923~1968),原名张泽藩、张凡,笔名海默,当代电影剧作家、小说家。黄县(今龙口市)江格庄人。11岁丧母,随父去北平,先后在五斗斋小学、北师大附属平民小学、北平育英中学等校学习,接受过抗日爱国思想教育。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海默和同学一起上街游行示威,用石块还击镇压学生的保安队。1941年到晋察冀解放区参加抗日斗争。同年6月在华北联大学习,后去冀中火线剧团当演员,并担任过教导二旅政治宣传科干事。不久随部队去延安,转为鲁艺文工团员。此间,他和洛丁合作发表处女作--剧本《粮食》。开始了其创作生涯。
  1945年10月调冀察热辽文工团从事创作。在解放战争期间参加过武装斗争。他白天行军,夜晚挑灯写作,时常写到深夜。他和安波创作的歌剧《兵》受到部队嘉奖,立了甲等功。他自己创作了歌剧《十五的月亮》。同时又参加《白毛女》、《粮食》、《王三保翻身》、《欢迎八路军》等歌剧、话剧的演出。1948年随剧团进驻天津市,任市文工团创作室主任。后南下武汉,在中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创作组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负伤后回国,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直到去世。
  海默勤奋创作,不计个人名利。建国后他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丰富了创作素材。他写得快,写得多,写得及时,人们称他为“多产和快产作家”。导演凌子风要他赶写一个剧本,他立即写起来,一昼夜间完成了电影剧本《深山里的菊花》。1950年至60年代初,先后创作出版话剧《矿山的主人》、《火》、独幕剧《弃暗投明》、多幕剧《故乡》、歌剧《秋收歌舞》、《米》;中篇小说《突破临津江》;创作改编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母亲》、《红旗谱》、《洞箫横吹》、《春城无处不飞花》、《早晨》》、《深山里的菊花》、《粮食》、《春风吹到诺敏河》、《血染的哈达》等。著名评论家冯牧称他是“具有炽烈的革命热情、旺盛的创作潜力、敏捷的艺术才思的作家”。
  1967年,海默被打成“黑帮分子”、“黑编剧”。他凛然抗争。他拿着一本30年代出版的刊载着江青30年代照片的画报说:“让这个人夺了党的权,会把我们党带到哪里去?反正我铁了心,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给他们低头。”1968年6月14日,海默被“四人帮”残害致死,时年45岁。1978年,北影制片厂为其彻底平反昭雪。

庄梦周
  庄梦周(1878~1966),黄县(今龙口市)下丁家镇人。1904年,考入黄县马亭育英学堂速成师范第一期。毕业后在本村小学任教员、校长。1917年到哈尔滨十道街小学任教员。1921年赴河南洛阳国民党书记处任文牍。后辞职回乡任教。1938年参加革命,先后在五、六、七、八、十区从事民运工作。1943年当选为黄县参议长。1955年后,先后任黄县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黄县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他一生积极追随革命,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人士。抗日战争前夕,面对军阀混战、盗匪为患的局面,带头组织33个村的联庄会,甚得群众拥戴。抗日战争期间,拥护共产党抗日爱国统一战线,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活动,积极组织成立各界抗日救国会。解放战争时期,坚决反对内战,积极赞同土地革命。建国后,积极执行共产党的各项政策,奋力为人民工作。1953年夏,黄县发生粘虫灾害,他亲自下乡带领群众灭虫救灾,博得广大干群好评。1966年病逝。

杜明甫
  杜明甫(1901~1970),黄县(今龙口市)东江镇黄格庄村人。1915年就读于县立商业学校,1917年转入县立中学。1920年中学毕业后任教于西江格庄崇正学校。1927年后,相继在黄县商会和直东轮船公司任书记。1929年后在黄县教育局任职。194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在胶东图书馆,继又到北海专署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他治学严谨。1934年撰文评《辞通》(刊大公报图书副刊),颇得顾颉刚、谭其骧赏识,嘱为撰文刊载《禹贡》半月刊。1935年撰文评王云五小辞典,批校400余条,撰写条目3000多条,并于翌年加入禹贡学会。1951年调山东博物馆后,致力于博物馆事业。1954年参加山东博物馆山东地方志古代史陈列设计工作,以他为主举办了“山东滕邹地区汉画像石图片”、“山东革命史料”、“义和团起义六十周年”、“辛亥革命五十周年”专题展览。1958年代表省博物馆为已故考古学家王献唐所著《中国货币通考》起草前言,校正货币图录并加注标点,函答文物保护和文物鉴定问题。“文化大革命”中虽受冲击,仍忠于职守,坚持保护文物原则,使文物免遭破坏。1970年7月病逝。

赵竹容
  赵竹容(1888~1970),号踵先,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二圣庙村人。幼承家学,18岁去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宏文学院师范科,1907年回国。辛亥革命前,在本省及大连宣传、策动革命。辛亥革命中积极参加光复黄县之战。曾参加过倒袁斗争。1913年夏任县立中学英语教师,不久任学监。1920年任校长。1923年县立中学发生第一次学潮,赵竹容遭地方势力派排斥,被迫辞职。因得到学校师生和工商界人士支持,于当年8月创办志成中学,任校长。1928年志成中学与县中合并,赵任校长。赵在教育中勇于创新,提倡男女平等,男女合校,不惧众议让自己的女儿和未婚儿媳为第一班学生,开黄县女子读中学之先。他极重视师资质量,常以重金聘请教师,有时以自己的薪金补贴。经常亲自外出购书、购仪器,不断增加教学设备。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县伪政府诱逼赵任维持会长和蓬莱、黄县、莱阳三县联中校长,均被拒绝。建国后,接受政府邀请,担任市民业余学校语文教师。他一生奉行“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的准则。80岁高龄仍乐不释卷,直到1970年病逝。

李宪刚
  李宪刚(1930~197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二军副军长。黄县(今龙口市)西三甲村人。出身于富裕农民家庭。1945年5月由北海中学参加八路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飞行员,历任空军飞行中队长、大队长、团长、师长、空十二军副军长。在抗美援朝及国土防空作战中,英勇顽强,机智灵活,曾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两次。1951年10月在朝鲜战场与其战友击落击伤敌机后,朱德总司令接见过他们,并夸奖他说:“我们的副大队长(指李宪刚),你才21岁,就敢与训练有素的美国空军作战,并把他们的飞机打掉,真不简单!”1964年,毛泽东主席南巡时曾接见以李宪刚为师长的空军某师领导,并与他们合影留念。他始终以革命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党工作,作风艰苦朴素,关心群众,在群众中威信较高。在入院治疗的数年间,仍以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疾病作顽强的斗争。1971年1月21日病逝。

逄揆一
  逄揆一(1910~1971),又名逄篑一,曾用名逄学山。黄县(今龙口市)龙口镇逄家村人,出身于半工半农家庭。幼年在本村读小学,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在龙口码头工会任宣传部长,组织工人保卫码头,抗击日军登陆。1939年初,日军占领龙口,逄揆一与其他工会领导带领100多名工人撤离码头,到胶东区党委参加工会举办的干部学习班。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调任东海区工会干事、会长。此间,逄揆一组织渔民开展抗税反霸斗争,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冒险到顽军营救被捕的抗日工作人员,为山东分局秘送黄金、钱财等。1945年龙口解放,逄揆一任龙口市工委书记,领导市民开展土地改革、反蒋保田运动。1947年国民党军占领龙口,逄揆一带领地方武装坚持斗争。
  1948年底随军南下。1949年5月任江苏省松江地委副书记、书记。1955年4月任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8月任江苏省供销总社主任兼党组书记。1957年后相继任江苏省财贸部第一副部长、中共江苏省直机关党委书记。1971年11月27日病逝。

吴启民
  吴启民(1928~1972),黄县(今龙口市)七甲乡王屋村人。农民出身。6岁入本村小学读书,12岁考入胶东公学。1941年9月,年仅13岁的吴启民正式参加八路军,在五旅十三团三营任通讯员,虽年少体弱,但传送情报、转达指示从不误事。在一次反“扫荡”中,吴启民带伤往返阵地传达命令,受到指战员好评。1942年2月被提升为通讯班长。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称为少年党员。1946年7月任东北十二纵三十五师连指导员。在吉林外围阻击战中,吴启民指挥全连战士击退了国民党六十军特务团的数次进攻,歼敌4个排,全连受到师部通令嘉奖,集体立大功一次,他本人也荣立大功一次。1950年2月任东北炮兵四十四团三营教导员。同年,赴朝参战。1952年6月回国,调任炮兵八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1964年5月任炮兵十师副政委。1966年升任政委。1970年2月任沈阳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1971年初,吴启民赴沈阳军区前线指挥所工作。1972年1月23日奉命回军区汇报工作,因汽车失事殉职。

张静斋
  张静斋(1887~1973),又名龟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黄县(今龙口市)乡城镇洼里村人。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积极参加以徐镜心为首领导的登(州)黄(县)举义,并担任军需科长。1912年民国成立后,先后任广州革命政府青岛秘密机关秘书,黄县实业局局长、建设局长等职。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毅然脱离政界。1930年于黄县县立中学任历史、语文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又热情鼓励学生及自己的子女多人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1941年1月投身抗日,出任中国国民党抗敌同志协会山东省胶东分会执行委员兼秘书长。翌年,当选为胶东参议会驻会议员、胶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兼行政公署教育处长。他联合胶东国民党爱国人士上书南京政府,敦促蒋介石抗日。1945年春代表胶东人民赴延安参观学习。1948年11月赴济南接管文物,历任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主任,山东省文史馆副馆长,为山东省的文物保护、发掘和整理做出了重要贡献。1961年应邀出席在京召开的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大会。1973年2月14日病逝。

李一真
  李一真(1892~1973),名克诚,号忠展,以字行。原籍招远县大李家村,世居黄县(今龙口市)北马镇西村。著名学者、教授。1921年于北平国立政法学校毕业后,立志教育救国。曾在湖南创办语文专科学校,在上海创办赞育书院。后去吉林、锦州、厦门等大学任教。教学期间结识张君励,加入民社党,与梁漱溟、李济深、章士钊、于右任、柳亚子等友善,飞鸿不断。1949年回乡闲居。1954年被聘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6年被安排为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委员。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李一真为民请命,向党中央如实地反映当地人民因浮夸风造成的疾苦。“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但对共产党坚信不移。他博览群书,精研文史,其著述有《阳明学》、《孔子教学法》、《醒梦草堂文集》等多部。对书艺、绘画、戏剧也颇有研究,尤善画蝴蝶。并创作了许多诗词。1973年12月22日病故。

陈风华
  陈风华(1935~1975),黄县(今龙口市)下丁家镇口子村人。出身贫农。原姓吕,4岁时,父母相继去世,被大陈家村陈士冲收养,改姓陈。不久,其养身父母又相继去世。陈风华成为孤儿,沿街乞讨,饱尝人间艰辛。1945年家乡解放,陈风华参加儿童团。他热爱共产党的事业,积极参加互助组、合作社,凡是党号召的事,都处处走在前头。他热爱集体,大公无私,整地改土,放炮打石,脏活、累活、险活样样都抢着干。1963年全国开展学雷锋活动后,他以雷锋为榜样,关心别人,助人为乐。常资助困难户,为群众修房盖屋,义务帮工,分文不取。1975年12月3日,陈风华赶着大车替生产队运梨,在木厂梨点调转车头时,套马因碰撞墙角,突然受惊,拖着马车飞奔。此时正逢黄城大集,路上行人较多,路旁又是一座水库,陈风华当机立断,猛扳车闸,奋力推车杆,马车倒在水库边,路上行人得救了,陈风华却倒在血泊里。黄县县委追记陈风华为中国共产党员,革命烈士。山东省革命委员、省军区授予陈风华“雷锋式的好民兵”荣誉称号,并在全省范围开展学习活动。

曲成田
  曲成田(1922~1976),黄县(今龙口市)乡城镇官庄曲家村人。出身富农。1938年黄县建立抗日武装,16岁的曲成田受共产党感召,任本村小学儿童团团长。1939年3月日军侵占黄县后,曲成田任黄县民主政府便衣交通员。1943年因身份暴露,参加黄县独立营。同年12月28日,独立营攻打芦头日军据点,曲成田抱起炸药包一举炸毁碉堡,获得“曲大胆”的雅号。1944年1月17日独立营在南邢家被围,在突围中曲成田身负重伤,爬行一天一夜找到部队。同年6月攻打石良据点,在追击逃敌时,曲成田拼刺杀死杀伤数名日伪军,获“胶东军区战斗模范”称号。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曲成田随军渡海北上,在解放东北战场上,4次负伤。1946年5月任排长,继任连副指导员。1948年8月任营副教导员。后随军入关,参加平津、渡江、解放大西南等战役。1950年任营教导员。同年7月到锦州空军第三航空学校学习,次年3月毕业后任空军六师十团飞行大队长。1951年12月驾机出国参加抗美援朝战斗,在朝鲜十三区击落美国F-86战斗机,立二等功。1953年1月回国任空军六师十六团副团长。1954年12月升任空军九师二十七团团长。1955年9月转入海军,任海军航空兵六师十八团团长。同年获国防部授予的独立自由奖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9年在舟山演习中接受叶剑英元帅检阅。1960年任海军航空兵第六师副师长。1964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71年5月任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部副参谋长,主持水上飞机的研制工作。1976年4月2日病逝。

王新训
  王新训(1937~1976),黄县(今龙口市)芦头镇埠上村人。出身贫农。1952年小学毕业后考入黄县初级师范学校,1954年毕业后应征入伍,在辽宁锦西海军第一航空学校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11月调任北京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空勤科参谋。1964年7月任北海舰队独立六大队中队长.1969年1月任海军航空兵独立二大队副大队长。1975年10月任海军航空兵独立六团副团长。其间,王新训多次参加直升飞机改装检验工作,曾首次试飞“六一”直升飞机,数次驾机准确炸开黄河冰凌,两次到法国学习驾驶“超黄蜂”直升飞机,成为能适应4种气象的全天候飞行员。1976年8月17日,王新训接受协助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吊装乙烯火炬头的任务。8月19日,与171机组飞往北京。经过反复演练于同月28日驾超黄蜂直升飞机将直径1.2米、高4米、重3吨的火炬头安装在高125米的烟囱顶上。且误差不超过3毫米,用时仅9分钟。但在最后时刻,钢索脱钩时出现异常情况,王新训为保住国家财产和18名安装工人的生命安全,没有采取紧急脱钩措施,自己与4名机组人员随机坠毁。海军党委为表彰其舍己为人的精神,为171机组记集体二等功。为王新训追记一等功。

田志强
  田志强(1922~1977),曾用名田逢春。中共文汇报社委员会书记。黄县城关(今龙口市城关镇西北隅村)人。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1936年入黄县崇实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参加青年救国会。1938年3月因学校当局阻挠革命活动,毅然弃学,投身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不久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供给部粮秣员、中共北海地委机关党总支书记、黄县县委宣传部长、胶东区党委宣传科长。1949年奉命南下,先后任中共苏南区党委宣传处长,华东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副台长。1972年任中共文汇报社委员会书记。1977年9月20日病逝。他一生忠于革命事业,战争年代,曾率领一支地方武装深入黄县西部地区,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黄县西部抗战形势出现好转。在土地改革中,严格执行党的阶级路线,抵制侵犯中农利益的错误路线,在其所领导地区的土改工作得以健康发展。全国解放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为党的新闻广播事业做出了贡献。
刘集臣
  刘集臣(1904~1978),别名刘培许,黄县(今龙口市)芦头镇梧桐村人。幼时家贫,只读了3年私塾。16岁后,先后去烟台、海参崴、龙口、长春、大连等地谋生,当过药铺和磨坊店员,学过钟表修理和镶牙技术。1930年回黄县,开设精明钟表眼镜店,兼营自行车修理。适黄县程大号钱庄生意萧条,欲另寻出路,于是双方协商合伙开办程明造锁厂,程大号出资,精明眼镜店出人,刘集臣负责技术,商标定为“三星”(建国后商标改为“三环”)。
  建厂初,无技术、设备、图纸、刘集臣经过一番苦心钻研,首先研制出自行车锁和“三星”牌弹子铜挂锁。后又研制锁心机。该机为制锁关键,是时国内尚属空白。第一次试制,因锁心槽不规则,插不进钥匙而失败。第二次试制,刘集臣亲自进行制图、制作,数十把刀片均亲手一丝一丝锉出。重新试验时,刘集臣全神贯注,却又双手捂住耳朵,唯恐听到刀具毁坏声,多日心血毁于一旦。锁心机二次试制成功,为烟台造锁业奠定了基础。1934年,程明锁厂迁址烟台,刘集臣任厂长,主管生产。因局势动荡不安,锁厂几度濒临倒闭。为了维持工厂生存,刘集臣根据市场行情,不断变化锁的型号,并研制出一些其它五金产品。
  1954年公私合营后,刘集臣任副厂长,不久改任技术科长。1963年当选为烟台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党的政策感召下,积极参加技术革新,早晨四、五点钟即去工厂,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家。平素即使走路,亦反剪双手,低头思考技术问题。二十几年中,他根据市场和原料情况,研制出一大批适销对路产品,保证了锁厂的顺利发展。铜挂锁建国前全由铜材制成,50年代初,因锁材不足,便研制出页片铁挂锁,后又研制出锁梁为铁,锁身为铜的挂锁。60年代初又同王司光一起研制出双开锁,一把锁两人开,各开一档,保密度高,填补了世界造锁业空白,在国外有“锁中之王”美称。刘集臣还研制出10余种造锁专用设备,并全部实现自动化操作,其中有6种设备被轻工部定为全国定型、定点生产的专用设备。1975年退休后,不顾哮喘病缠身,还经常拎着马扎子走一走,歇一歇,到工厂研究技术。后因行动实在困难,又叫人把图纸拿回家研究。1978年病故于烟台。

陈云涛
  陈云涛(1906~1978),曾用名陈衡、陈迈千。国家建材工业部副部长,新中国建材业奠基人之一。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东北隅村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大学毕业后于1925年在青岛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后历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二路政治处处长,第四路政治特派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交际处处长、中共胶东区党委海外工作部部长、中共旅大地委常委、大连市委常委、大连市副市长、国家重工业部建材局局长、建筑材料工业部副部长、建筑工程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等职。
  陈云涛一生对党的事业兢兢业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在青岛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以教员、新闻工作者为掩护,宣传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的罪行。抗日战争时回乡组织抗日武装,坚持党的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团结友军,孤立反动派,打击日军。抗日战争胜利后调往东北新区工作。建国初期,调中央建材部门工作,在以后几十年里,为新中国建材业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陈云涛多才多艺,会作曲、绘画。还是一位著名螳螂拳家,由其写的《螳螂略论》一文为武林遗作之一,是很有价值的国术史料。

王录
  王录(1916~1978),原名王焕煦,曾用名王守义。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南关村人。高中毕业,中共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在冀南特委工作。1938年调部队工作,历任政治干事、科长、团政治部主任。1942年转业到地方,任河北省枣南县县委书记兼县长。1946年后历任吉林省汪清县委书记、延边地委副书记,省委办公厅研究室主任,东北局研究室主任,农村工作部副部长,中共农村工作合作处处长。1963年3月任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1964年任中央书记处研究员。1978年6月5日病逝。他在部队工作期间,荣获模范党员干部奖、百团大战二等奖。曾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

孙振旺
  孙振旺(1956~1979),黄县(今龙口市)龙口镇廒上村人。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任生产大队团支部副书记兼村治保主任及民兵排长,群众夸其为“农村青年的好榜样”。1976年3月应征入伍,任连队卫生员。197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处处以革命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他第一个向团部递交请战书,并写下了战斗誓言:“为了祖国的和平,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那怕洒尽最后一滴血,我也心甘情愿。”部队进入前线后,他不顾个人安危,日夜不停地投入战地救护工作。2月19日,4名支前民工踏雷负伤,他毫不迟疑地冲进雷区,为负伤民工包扎,并一一背出雷区。在背最后一名民工时,被地雷炸断右腿,他强忍剧痛,进行简单包扎后,又拖着负伤民工爬行,后触雷壮烈牺牲。被昆明军区授予“模范卫生员”称号,并追记一等功和授予二级英模奖章一枚。

张玉礼
  张玉礼(1918~1979),出身于黄县(今龙口市)东江镇大脉张家一户石匠家庭。幼时家贫,只上两年学即随父学石匠。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本村任农会会长。1948年在黄县城厢中队任班长。建国前复员回乡仍做石匠。
  张玉礼是黄县远近闻名的石匠,人称“新鲁班”,其做工严谨细致,他凿的块石头,垒墙不用灰即严丝合缝,且连水都渗不出来。1958年北京修建人民大会堂,从全国抽调能工巧匠。张玉礼带领本村6名石匠和1个徒弟赴京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工地上,强手云集,张玉礼以忠诚的劳动,高质量的施工标准,赢得全国同行的赞许、尊敬。在激烈的劳动竞赛中,只剩下旅大的石匠孙堂云可以与张玉礼最后决赛。1959年4月中旬,孙堂云与张玉礼决赛,张干在前,且质量好,但决赛到最后阶段,张玉礼考虑到孙师傅级别高(七级),怕伤了同行的自尊心,就主动放慢了速度,结果比孙堂云慢了三分钟。但工地同行和工地卢总工程师都心里明白。卢总工程师公布竞赛结果时说:“山东的师傅有技术,有修养,不愧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鲁班’。”人民大会堂有块灯楼角石料,是直三角形立体形,在三角体顶尖上有道比头发丝还细的裂缝。这种珍贵的彩色石料,价格昂贵,工程要求紧,没有人敢承担任务。张玉礼主动要求凿好这块石料。其精巧的绝技,整个工地都为之叫好。是年10月1日,张玉礼和同行们带着北京一建公司发给的“国务院天安门工程。人民大会堂建设先进集体”的金匾返乡。1979年秋遇车祸,因不堪忍受伤势折磨,于同年11月28日自缢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