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848&run=13

赵荣华
  赵荣华(1873~1937),字锦堂,外号赵二虎。出身于黄县(今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王院赵家村一个贫民家庭。幼年不爱读书,又不事劳作,时常遭到其父打骂。1893年趁其父外出谋生之机,与本村汤世恩结伴逃到河北省玉田县加入清毅军。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随毅军出兵朝鲜,因保护辎重过江有功,受到毅军统帅马三元通令嘉奖。回国后,被提升为哨长(相当于排长)。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赵任敢死队队长,以50人的兵力一举夺回被一营日军占据的蔡村,遂升任哨官(相当于连长)。后驻防北京南苑和河北省玉田县。
  1907年随张勋南下,驻防江苏省浦口镇。辛亥武昌起义后张勋率部顽抗革命军,败退至徐州一带。赵荣华因负伤留守南京,不久率部起义,打开城门欢迎都督林述庆,被任命为湖北第九师(师长黎天才)三十六团少将团长,驻防湖北省沙市、老河口、樊城一带。1914年奉命率部参与镇压进入湖北的白朗农民起义军。1917年,黎天才为夺取湖北都督之职,宣布独立,并出兵驱逐督军王占元。赵荣华为拥护北洋政府,率第九师的三十五团、三十六团与黎天才两倍于己的兵力激战。在此危急时刻,征襄总司令、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率部赶到,赵被委为征襄副司令,与吴联合作战,击溃黎天才部。赵遂被擢升为北洋陆军第十八混成旅中将旅长,驻防襄樊地区。
  1920年,皖系军阀吴光新在汉口及长江上游约7个师的兵力,似有所图。赵荣华奉湖北督军王占元之命,率部进驻武汉,仅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步兵团的兵力,迅速解决了吴光新的司令部,并生擒吴光新。此役震惊了全国大小军阀,是年秋赵被任为湖北荆宜镇守使,后改任施宜镇守使。任职内曾强行检查了不法英轮“大来喜号”,并逮捕了万县英国领事馆内的中国管事人,引起了对英的外交事件。
  1923年春,吴佩孚欲以武力统一中国,决定武装护送战败的杨森进川。在“援川”的军事行动中,赵荣华任援川军副司令代总司令,同时晋升为陆军上将,特任将军府将军。进军途中,又特任彝威将军。“援川”之役因万县张威团和重庆江北的周西成师哗变,先胜后败。赵遂被免去各职。吴佩孚先许以陆军总长之职,及赵抵汉口,改任川黔鄂三省前敌总执法,夺了其军权。赵对吴佩孚切齿痛恨,经常感叹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佩孚失败后,赵荣华和直系大部分将领一起随吴退居武汉,待机再起。1925年,吴佩孚成立讨逆联军,赵荣华任讨逆联军前敌总执法兼京汉铁路总监察。后张作霖与吴佩孚化敌为友,实行张吴合作,讨逆联军目标遂指向国民革命军。1926年8月北伐军迫近武汉,赵荣华于贺胜桥督战,战败退回汉口。北伐军攻克武汉,吴佩孚下野,赵荣华归里,1927年又携眷至天津租界隐居。
  1937年日军侵华日甚,赵荣华让秘书刘佛僧拟稿上书蒋介石,力谏抗战,并以身许国。蒋介石复书不主张抗日。赵荣华听后拍案大骂,当即口吐鲜血病倒,于“七·七”事变前夕去世。

王常师
  王常师(1887~1939),字道新,又字小松,笔名莱北闲人、老默等。黄县(今龙口市)城里人,因其父王守训赐进士出身,曾任国史馆纂修之职,府第额为“太史第”。王常师自幼聪颖,经史百家之言,闻者成诵。15岁考中登州府秀才。科举废除,未及乡试,荫补刑部主事,未进京任职。辛亥革命后,王深居简出,闭门谢客,卧床称病十数年。蛰居中,遍读家中藏书,可以在床上仰面书写蝇头小楷。当时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书刊,王均让人购回阅读。尤喜欢林纾等人所译的外国小说,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渐与社会接触。其一生不问政治,不入商界,拙于谋生,只钻在书堆里,万贯家产被其荡尽。著有《士乡方言证》、《海蠡阁丛谈》和历史小说《辽呆记》等,并为其父整理《登州杂记》、《适斋笔记》等遗稿,为黄县30年代著名学者。
  1934年,黄县成立修志馆,王被聘为编纂,对志书中涉及的是非善恶,执公论,秉笔直书。1938年黄县沦陷后,日伪强令敦请其出任维持会会长之职,王坚持不就,避居北平。1939年卒于北京。

杜纯德
  杜纯德(1916~1939),又名杜深如,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镇人。1922年入崇实学院小学部读书。该校系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却不乏进步教师在此执教。1928年,崇实学院爆发以反对帝国主义经济和文化侵略为内容的学潮,斗争取得了胜利,学院复课。杜却因家庭经济拮据未能复课。此时,崇实学院院长改由留美学生、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王季生担任。此人与杜家世交,破例让其入学,杜一面学习,一面在校任教。即读初中,教小学;读高中,教初中,以教学收入来支付读书的开支。
  杜纯德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常手不释卷。并关心同学,经常资助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院长让其兼管图书馆,协助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他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订阅进步书刊,在学生中组织进步活动。“九·一八”事变后,杜纯德与本院进步师生成立“磨砺读书会”,组织学习新文字和世界语,阅读《生活》、《新生》、《东方》等进步刊物。还领导创办《磨砺周刊》杂志,谈论国事,交流思想,登载和介绍进步书籍和文章,宣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杀敌的事迹,与同事、同学探索和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1936年春节,杜纯德邀请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崇实学院老校友、时为北京大学学生的张益珊为进步师生讲述北平学生运动情况,宣传团结救亡主张,不久又在学院成立一个“小小剧社”,编排演出进步戏剧,宣传抗日救国道理。还与同学们一起,将从收音机收听的前方战况,编成战报,在学校和社会上散发,向群众介绍前方抗战形势。1938年5月,中共胶东特委西上黄县,他主动与胶东民先总队部取得联系,旋即在崇实学院建立起民先支队部,由其担任支队长。之后,便在学院积极发展民先组织,开展救亡活动,使该院一大批进步师生投入革命阵营。1939年3月日军侵占黄城。杜因身份暴露,离校到抗日根据地工作,始在北海特委宣传部,后调任胶东《大众报》副刊编辑。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10日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张益珊
  张益珊(1912~1941),又名章益珊,出生于黄县(今龙口市)乡城镇埠子后村一个地主家庭。少时在黄县崇实学院读书,受过进步思想影响。1929年考入哈尔滨政法大学。“九·一八”事变后,随流亡学生辗转入关,考入北京大学。在京就学期间,其父每月寄钱可观,除购书及购买必需品外,多周济困难同学。自费求学5年,先后学完两系课程,广知自然、社会科学、精通英、俄、日及世界语。并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1937年春回乡探亲,与崇实学院进步师生密切联系,建立民先组织。“七·七”事变后,受民先总部派遣回黄县,秘密联络5名爱国知识分子奔赴延安。
  1937年9月入陕北公学学习,教学生唱“救、救、救中国……”一歌,获雅号“救中国”。公学毕业后,在陕北边区政府教育厅工作,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黄济生先生巡视边区,赏识其才干,即向党中央提出要带张益珊去贵阳,获准。在贵阳,张益珊以履三小学教员身份,开展“民先”活动,所在小学成为贵阳爱国青年领导中心,民先队员很快发展到二三百人。“民先”活动引起国民党当局恐慌。1938年8月13日,国民党当局通知“民先”开会,张益珊与许多爱国青年按时赴会,遭预先埋伏的国民党军警重重包围,罗列“民先十大罪状”,强令填写“退出民先登记表”。张益珊据理力争,拒绝填表,即遭逮捕。狱中,张益珊与黄大路合写了《狱中纪实》,记录了他们的狱中斗争,揭露国民党的罪恶。1941年1月19日深夜,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张益珊于保安司令部防空洞内,时年29岁。

李玉玺
  李玉玺(1918~1942),出身于平度县西北沙村一个贫农家庭。12岁入本村私塾学习。1936年到麻岚读书,结识了共产党员乔天化。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村教学,因教唱爱国歌曲、宣传抗日理论,遭国民党当局逮捕。一月后保释出狱,到黄县参加一行署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行署警卫队长。1940年6月任黄县大队二连长,翌年5月任县大队副大队长,身经百战,深受黄县人民爱戴。1940年秋,日军在黄县大园设据点,企图切断黄县抗日军民与北招的联系,李玉玺率本连战士于深夜潜入据点,向酣睡之敌投弹,炸得敌人血肉横飞。他在黄县三年间,多次带部队保护领导机关转危为安。1942年1月19日凌晨,县委、县政府和教师训练班在慕院夼村被数百名日伪军包围,李玉玺在十分被动危险的情况下,率队英勇阻击敌人,掩护领导机关和群众转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把自己的匣子枪交给警卫员,让他和同志们一起突围。

史兴成
  史兴成(1917~1942),出生于黄县(今龙口市)芦头镇庵夼村一个贫农家庭。曾读过4年书。1939年6月参加革命,在二行署任警卫员。期间,积极学习政治时事,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到日伪据点宣传瓦解敌军,还动员两个妹妹参加青年妇救队。1940年3月警卫队扩编,史兴成任警卫连指导员,负责保卫行署安全。是时,斗争环境残酷,史兴成多次在危险情况下掩护首长,保护群众。是年9月4日,行署机关驻进黑夼。四汉奸告密,龙口、北马日伪军倾巢出动,于5日拂晓前杀害行署岗哨,占据制高点,从北南东包围黑夼,情况突然,全连无法组织还击,被迫各自为战,边打边向西撤退。机关和部队转到西山,发现行署主任王锡山几个人尚被包围在村中,连长孙彩云当即带领两个战士转身回村,史兴成即组织战士接应,因配合得当行署安全脱险。是年冬,日伪军下乡“扫荡”,王锡山带警卫连瓮顶山设伏,派史兴成几个战士去诱敌。途中,史兴成发现敌情有变,即带领战士从侧翼杀敌报警,使设伏部队闻警转移。史兴成等击毙4名日伪军,利用地形,交替掩护撤退。
  1941年春,二行署进驻庵夼村,日伪军向该村运动,岗哨鸣枪报警,史兴成当机立断,舍身诱敌,掩护行署和部队转移,他边打枪边钻山沟,敌人怕中埋伏,自行撤退。事后同志们都夸他“有勇有谋,一人一枪粉碎敌人扫荡”。1942年5月23日,史兴成和连长孙彩云带领突击队袭击大陈家据点,因情况突变,突击队遭敌围击,史兴成重伤牺牲,时年25岁。

孙彩云
  孙彩云(1915~1942),出身于黄县(今龙口市)芦头镇寺后周家村一个贫农家庭。曾读过3年书。1938年夏参加黄县抗日民主政府组织的军事训练班,结业后回村建立村自卫团,自任教练。1939年4月被选拔到二行署任警卫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时,侵占黄县的日军已在二行署活动范围内的龙口、黄山馆、北马、芦头、中村等地设据点,二行署工作非常困难。孙彩云在艰险环境中侦察敌情,多次化险为夷,圆满完成任务。南仲家伪村长李某勾结日伪军,催粮逼款,二行署多次警告他,李毫不悔改。孙彩云带一战士将其捉获送交抗日政府处决,这一举动对其他村伪村长震慑很大。
  1940年春,孙彩云担任二行署警卫连长。为确保行署安全,每至一村,孙彩云都必先侦察地形、敌情,设岗查哨。一有情况,先转移机关,再率连队掩护。是年夏天,行署驻庵夼村。拂晓前,偷袭敌人爬上庵夼西山。孙彩云即安排行署向东撤离并抢占南山头有利地形阻击敌人。日军一无所获,日指挥官暴跳如雷,说:“孙的厉害,要快快地消灭。”孙彩云枪法准,胆大心细,曾多次化妆只身入虎穴探敌情,成为胶东传奇式的英雄,敌闻之丧胆。1940年9月4日,行署警卫连押解30余名犯人进驻黑夼村,5日拂晓前,日军三面合围该村。孙彩云果断地带领战士引导行署同志向西南突围,登上山包高地,见行署主任王锡山和几名机关干部尚未撤出,立即带领两名战士从敌合围中钻进黑夼村,机智地摸到敌指挥官旁边,打死敌酋和一日军,护着行署主任撤退。敌失去指挥,军心恐慌,仓惶逃窜。1942年1月13日,县政府、县大队及教师短训班300余人在慕院村遭敌合围,孙彩云配合县大队副大队长李玉玺巧布疑阵,使敌怀疑援军到来,慌忙收军。同年5月23日,孙彩云和史兴成率突击队偷袭大陈家据点,因情况突变,突击队遭敌人围击,史兴成重伤牺牲,孙彩云双腿被打断,一臂受伤,他带着史兴成的遗物,顽强地爬到范家村,后送北海后方医院,因伤势过重牺牲,时年27岁。

王兴一
  王兴一(1897~1942),原名姜玉川,黄县(今龙口市)北马镇柳杭姜家村人,出生于富裕农民家庭。少年时曾读过私塾,后去东北当店员,做工、当包工头。“九·一八”事变后返故里。1938年夏,黄县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王兴一投机革命,并于同年10月混入共产党内。因其善于伪装,骗取党组织信任,先后任中共黄县第四分区委组织委员、书记,中共黄县县委社会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41年,日伪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扫荡”和经济封锁,抗日战争处于艰苦阶段。王兴一忍受不住艰苦生活的考验,经常到敌占区北马一带酒店吃喝。是年6月1日被龙口日本宪兵队逮捕,叛变革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兴一策反黄县军政人员10余人。带领日伪军先后捕捉共产党员、干部及抗日群众300多人,其中10余人惨遭杀害,75人发往东北当劳工。黄县西部的抗日组织受到严重破坏。1942年8月,王兴一企图策反黄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文玉。北海地委和黄县县委根据王文玉的报告,将计就计,将其捉拿,于当年年底处决。

彭云
  彭云(1920~1943),女,原名彭淑云,黄县(今龙口市)北马镇北村人。8岁入学,15岁考入基督教设立的崇实中学,拒绝入教,专心治学,成绩名列前茅。16岁时父母逼嫁富家子弟,她坚决不从,终迫父母解除婚约。“一二·九”运动后,彭云阅读进步书籍,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夏,黄县成立各界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彭云参加青救会。校方察觉后迫其退出。她与男同学高敏、田志强等毅然退学,到黄县民众剧团专门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3月日军占领黄县城,剧团撤至东南山区,彭云参加八路军五支队国防剧团,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秋,入抗日军政大学胶东分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女生区队班长。1940年“六·一”反扫荡中,彭云带领抗大女生班在敌重围中周旋,多次化险为夷。同年冬任西海区妇救会组织委员。翌年,任副会长。1942年冬,日军“大扫荡”,彭云与西海区各救会长柳林在大泽山一带发动群众反扫荡。一次,日伪军突然进犯驻地,彭云毫不惊慌,化装成农妇,挽髻提篮,内装手枪,混在群众中撤出。1943年4月被伪军便衣队长刘振卿杀害,时年23岁。

魏凤韶
  魏凤韶(1889~1943),字虞廷,抗日烈士。黄县(今龙口市)诸由观镇魏家村人。出身于商人家庭。1914年毕业于奉天政法学堂,求学期间接受了新思想。1915年在家乡自费创办“秀慧女校”,自任英语教师。1918年投笔从戎,先后在北洋陆军十八混成旅及国民革命军第五师独立团、独立第三十旅、十三旅、新编二十三师等部队任营副、团长、副旅长、副师长、副官主任、留守主任等职。在其任七0七团团长时,曾参加过江西“剿共”,在南昌附近万寿宫一战,几乎全团覆没。1938年春,得悉老上司于学忠在鲁南抗击日军,毅然由湖北驻地到鲁南投入台儿庄大战。突围中与于学忠失散分手,转道湖北驻地。1942年初再次由湖南常德出发,辗转3000里,投奔鲁苏战区总司令部,向于学忠请缨杀敌,被任命为副官处少将处长。1943年5月11日,日伪军3万余在40多架飞机配合下向沂蒙山区进犯。于部15000余人在沂源董家峪陷入重围。为保卫总部安全,魏凤韶佯装于学忠上阵吸引敌人,掩护于学忠脱险,头部中弹壮烈牺牲。1986年10月10日,有关部门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追认魏凤韶为抗日烈士。

杜如
  杜如(1905~1943),黄县(今龙口市)兰高镇人,出身于书香家庭。幼承家学,后就读于黄县中学。中学毕业后,适逢南北军阀混战,杜目睹共和屡迭,战火连年,民不聊生,遂决心以教育救国,于本村兴办务本小学,课程增设珠算、劳作、修身等科,以达务本务实之目的。为举办妇女学习班,杜腾出自己房屋做教室,并动员家属带头参加学习。办学经费不足,则倾其家财,变卖田产,慷慨资助,曾任国民党黄县县党部执行委员。在腐败的官场中,能洁身自好。恶霸汉奸杜乐先与其是本族叔辈,两家相距咫尺。杜曾多次拉拢杜如“一同维持地方治安”被其拒绝,从不与之往来。“七·七”事变后,杜与进步师生走上街头讲演,唤起民众抗日救国。1938年5月,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杜如被任命为第三区区长,危难之秋,毅然受命,精诚与共产党合作。1939年4月任第一行署主任。1940年4月被聘为县委委员,并担任黄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科科长。后调任北海专员公署财粮科科长。多次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抗日根据地募集财粮,购买药品、医疗器械、棉花、装备等军需民用物资,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后因积劳成疾,于1943年6月20日病逝,时年38岁。

任常伦
  任常伦(1921~1944),黄县(今龙口市)田家乡孙胡庄人。出身于雇农家庭。6岁丧父,10岁丧母,被叔父收养。17岁加入本村抗日自卫团,19岁参加八路军,由地方武装转入十五团五连任战士。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0月任副班长。1944年8月任副排长,八路军著名的战斗英雄。
  任常伦入伍4年多,时时处处都显露出英雄本色。在战斗中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他常说:“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该流血的时候就毫不顾惜地去流血!”参加大小战斗120余次,曾9次负伤,11处挂彩。每次负伤都是轻伤不退后,重伤不叫苦,坚持战斗到底。第一次参战,夺获日军一支“三八”步枪;猴子沟战斗中,第一个跃上汽车,与日军拼了刺刀,腿部两处负伤,仍坚持到战斗胜利;河源西沟战斗,负伤带领全班战士打退数十名日军的进攻。
  1941年7月25日攻打发城残存碉堡的战斗中,任常伦率领战士用铡刀砍开鹿砦,在战友的掩护下,点燃碉堡下的柴草,使战友们顺利攻下碉堡底层,虽已两处负伤,仍与战友们在夜幕中架起云梯,强攻碉堡上层。当他沿着云梯接近碉堡枪眼时,被突然飞出的石头击中头部,昏眩间吃力地把集束手榴弹塞进碉堡。战友们冲上碉堡,全歼守敌一个排。是年冬的一个夜晚,任常伦所在连队攻打小栾家据点,在撤离后发现缺少担任掩护撤退任务的三班长史德明,任常伦主动要求寻找战友,腿部受伤的史德明此时正躺在燃着烈火的鹿砦中。任常伦匍匐越过铁丝网,爬到史德明身边轻声说:“三班长,我来拉你!”史德明考虑到自己伤势太重,担心任常伦为自己再负伤,便说:“你快走吧,别再为我流血啦!”任常伦坚定地说:“我决不能把你丢给敌人!”边说边解下裹腿带,捆在史德明腰上,爬着拉出鹿砦,穿过铁线网,与接应人员汇合。
  1944年8月,任常伦出席了山东军区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并获山东军区一等战斗英雄称号。会议期间,记者多次采访他,他总是憨厚地笑着说:“比起别的同志,我做得还不够,还是多写别人吧。我觉得只要想起毛主席,想起党,想起穷人受的苦,就什么也能豁上了!”
  代表大会刚刚结束,日伪军纠集了6000余人,开始对牙山根据地“扫荡”。任常伦听到消息后,日夜兼程赶回部队。此时他已负伤9次,肩膀里还嵌着敌人的弹片,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部队首长不让他参加这次反“扫荡”,他再三请求,只好答应他参战。11月7日,部队进入战斗。已任副排长的任常伦带领九班战士,坚守阵地前沿高地。日伪军一次又一次地发起攻击,任常伦和战友们抗击着10倍于己的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5次进攻。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3岁。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栖霞县英灵山为烈士塑了全身戎装铜像;其出生地孙胡庄改名为常伦庄;英雄用过的“三八”式步枪陈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历史博物馆。《战斗英雄任常伦》的歌曲,唱遍山东,唱遍全中国。

张殿邦
  张殿邦(1875~1945),字彦忱,黄县(今龙口市)乡城镇洼里村人。中国同盟会员。1908年任劝学所学董,对地方教育多有兴举。同年在本村创办洼里镇小学。他竭力宣传女孩子上学的意义,让自己的女儿带头上学,并托人请了位女教师(基督教徒)任教。后因女生增多,便腾出自己的东厢房做教室,起名“育德女学堂”。后又拆掉自己的房子盖起新校舍,用变卖自己田产的钱,置办教学设备,丁佛言为学校亲题“学庐”校匾。
  其革新思想也影响到家庭,妻子不给女儿缠足,自己还带头放足。他拥护辛亥革命,登州光复后,与徐子鉴、王叔鹤等人筹划光复黄县。后清兵反扑,张殿邦出生入死,毫无畏惧。清兵抄其家,其妻儿老少四处躲难。民国元年任黄县劝学所所长,并在明伦堂旧址创办县立师范讲习所。其办学主张有教无类,体恤贫苦农民。一渔民子弟,家贫不能上学,张殿邦惜其才,让其晚上到自己家中,单独为之授课,终使其成材。
  1924年至1925年出任河北省赵县县长。任内释放狱中许多蒙冤者,并为民多兴义举,政绩有声。1928年6月出任黄县县长,不数日辞职。不久被刘珍年部下诬陷蒙冤入狱,经县人出保才免遭狱难。1934年至1935年受聘任黄县修志馆馆长,经多方努力,终成底本。后因战事未能付印。在修志过程中,还与好友徐云卿,王厚庵等人投资在柳海村一带翻砂改土,压条防风,改黄沙为良田,做益世济民的好事。1945年8月中旬,其家人把抗战胜利喜讯传给生命垂暮的张殿邦时,他闭着眼睛说:“好啦!我总放下心啦!”不久即逝世。

徐竹铭
  徐竹铭(1912~1945),原名徐广勋,黄县(今龙口市)海岱镇后徐家村人。幼读小学,1929年考入黄县中学。次年转学到哈尔滨市。“九·一八”事变后,回乡教小学。1935年1月二次考入黄县中学。1938年3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2月随胶东六十一团挺进鲁中山区。4月,到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仍回六十一团。部队改编为山东纵队二支队,徐任二支队一团三营特派员,参加了孙祖、铜井等战斗,腿部受重伤。1940年9月任山东纵队二旅四团政治处锄奸股长。1942年10月任山东教导一旅三团党总支书记。他工作一丝不苟,能为使用安排干部提供第一手资料,被称为干部工作的“活字典”。1945年8月初参加讨伐申宪武部的阎村战斗,协助担任主攻的一营作战。在进攻多次受挫的情况下,徐不断鼓舞士气,激战5昼夜,终于全歼顽敌。同年9月在齐村战斗中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