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交通、旅行民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813&run=13

路通称为道,旧有“官道”,有大道、小道。城镇村庄中有通道,大者称“街道
”、“街”,小者称“胡同”、“巷”,两路或两街十字交叉称“十字口”。县城中
有“大十字口”、“小十字口”。路有分岐,名为“岔道”,抄近路名为“走捎道”
。旧时铁木大车轮在大路上留下深深的辙沟,俗称“车辙沟”或“车道沟”。两山之
间道路隘口通称“口子”。
  桥旧时多石桥。桥面成拱形的,俗称“罗锅子桥”。黄水河等大河上,夏季涨水
无桥,冬天枯水季节,作大木凳连接为临时桥梁,名为“板凳子桥”,这种桥梁由近
河村庄保管,深秋装设,近夏拆除。
  车大车,旧时用以农耕与运物的畜拉车,上部木制,总称“车棚”,下部轴轮,
总称“车脚”。旧时车轮木制而复铁车瓦,至40年代出现橡胶车轮遂称旧式车为“笨
轱轮”,胶轮大车为“胶皮脚子”。拉车时套在车辕里的为“驾辕”,其牲畜名为“
辕骡子”、“辕马”,其余为“拉长套的”。车夫称为“赶车的”。赶车用红缨长鞭
,俗称“大车鞭子”。轿车,一般较大车轻巧、精致,车棚制为轿形,又以蓝色绒布
装裹,名为“车衣子”,前方有帘,名为“车帘子”,左、右及后方有小窗,车厢内
铺厚棉垫,名为车垫子,车前配小长凳供上下车接脚,名为“车凳子”。这种车只富
家拥有。华贵者,车杆、车尾各处装铜饰件,赶车不用鞭子,用缨甩子(拂尘)。习俗
是男人骑马,妇女与儿童乘车。地排车,俗称“平车”,旧时只城镇搬运工人使用。
手推车,俗称“小车”、“二把手”,旧时木轮不多见。50年代起改为橡胶气胎,名
为“胶轮小车”,因其使用方便,遂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人力车,俗称“东洋车
”,旧时黄城、龙口有营此业者,建国后绝迹。三轮车,俗名“三轮”,仅商店用以
运货,70年代末机动三轮渐多,用以运货,亦载客。自行车,最初称为“洋车子”,
后简称为“车子”。30年代渐有,50年代已较普及,50年代时兴“大国防”,以后有
“大金鹿”、“小金鹿”,皆为脚闸,70年代后期时兴名牌为“飞鸽”、“永久”、
“凤凰”。配合自行车载货编成的条篓,俗名“骑篓子”。以自行车运客为业者名为
“跑车子的”、“带客的”。摩托车,俗名“电驴子”,40年代出现,视为奇物,8
0年代流行,又有“轻骑”品种。汽车有客车货车,货车从前多解放牌,统称“大解
放”。拖拉机运货运客多带拖斗。
  畜力驮运驮运用骡子,用驴,驮畜备鞍子,鞍上置驮架,俗称“架子”,架上放
“驮篓”盛物。山区多养毛驴,进城赶集驮物、驮柴,妇女走亲戚,骑驴打伞,曾经
风行一时。以牲畜驮运载客,俗名“赶脚”,从业人员称为“赶脚的”。
  船帆船俗称“风船”,轮船俗名“火轮船”,驳船名为“锅子”。航行俗称“跑
船”。
  轿近代有官轿、民轿。进入30年代,轿子已不作平日交通工具使用,仅用于婚礼
迎娶。制办花轿收取租费名为“养轿”,一般抬轿用八人,所以通称“八抬大轿”。
  山子用驮畜二匹,架驮两根长杆,杆之间设网、铺垫、搭棚,过河、过山路较大
车为方便,旧时也偶用之,非常备运输工具。
  人力运输肩负曰“扛”,背负曰“背”,短程临时多用。搬运工人卸车卸船,装
车装船,扛负重物,名为“扛大件”。旧时龙口镇有扛数百斤上下船过跳板者,气力
技术都堪称绝。二人抬物,用大筐装盛,其筐名为“抬筐”,扁担称为“抬扁担”。
一人肩挑,扁担与挑负物件,总称“担子”、“挑担”。用筐则名“挑筐”,筐下用
木框托负,名为“挑挂子”。挑物用绳捆扎,绳的一端系木制小具,名为“夹钜儿”
,便于结放,扁担则称“挑扁担”。
  店旅社旧称为“店”,从业名为“开店”,店主称“掌柜”,店员称“伙计”,
夫妻二人开店铺面极小者名“夫妻店”、“小店”、“鸡毛小店”。可停栖车马之店
,名为“大车店”。近年有沿路开店者,俗称“路边店”。50年代后,旅店多称“招
待所”、“旅馆”。进入80年代,则“宾馆”、“饭店”名目繁多。
  启行旅行俗称“出门”、“出远门”、“走远道”。一般以农历逢三、六、九日
为启行吉日;启行前,访亲友,告行期,问有事无事。旅行携带物品总称行李,旧时
常出门的人备一大袋,可装物,可坐卧,名为“背套”。出门前亲友请酒吃饭,名为
饯行,饯行饭食多为饺子,俗以为饺子形似元宝,寓意出门发财,遂有“上马”
成规多年流行。
  旅行终结外出归来,俗称“来家”。客到设酒饭款待,名为“洗泥”、“洗尘”
、“接风”,“洗泥”饭食必备为面条,俗传这是为了缠住客的腿,要他多住几天。
这就形成了“下马面”的俗规。归家必备访亲友,又常赠送由外地带回的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