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起居民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812&run=13

乡中起居,俗称“住家过日子”,旧时住屋多为四合院形式。
  院以院为范围,四周以院墙(俗称“墙”、“墙头”)与外界隔断,绝不使居室前
窗、后窗直接临街,否则即以为“不成住处”。一处住宅的大体分布是座北朝南第一
幢三间半名为“倒厅”,最东半间为大门,若无“倒厅”,临街砌墙,大门也开在东
南地方。大门又称街门,门前以石铺地,称为“街门口”,“门口”,门枕石突出门
外部分,俗称“门墩”,大门上设门环,左门环连门里“门划”,可扭动开合,门内
里设门闩,门闩下设铁门扣,有的另设顶门杠与“腰杠”,都为关闭大门而做。进大
门一段行道名为“过道”,“过道”迎面为照壁,照壁多用砖雕装制在东厢山墙上。
由照壁前左折,有短墙设二门,进二门为前院,与东厢山墙取齐筑墙,开月门入内院
,东修厢房,西修猪圈,圈有短墙,俗称“猪圈墙”,圈南头盖厕所,俗称“茅厕”
或“茅房”,圈内北端修猪舍,俗称“猪圈台子”。内院正北修三间半“正房”,中
间设门,名为“进间门”,一般东一间半、西一间,与“进间门”相对为“后门”,
若后面再盖第二进,有后门通街,则称为“后街门”。一进的四合院,正房之后若有
院,称为“后院”,地狭不成院,名为“后夹道子”。
  室一家之院各室用途安排也有习俗约束。一般“倒厅”去半间过道后,中间开门
,左边用壁子隔断成一间,常作男主人书房,外面两间称为“客屋”,布置八仙桌、
太师椅、香几子、挂字画,并有一笨重红漆大床,平日接待非至亲的朋友亲戚,年节
供祖,喜庆仪式,遇有丧事以大床停尸停棺,吊祭仪式也在“客屋”举行。东厢多为
未婚晚辈人居住,也设壁子分内外间,盘炕一如正房。但东厢条件远不如正房,俗谚
:“有钱不住东厢房,冬不暖,夏不凉。”正房入门一间俗称“进间”,东西各筑锅
台,两锅台之间的隙地,名为灶坑旯旮,锅台临灶坑一面,俗谓“锅台脸子”,中间
开火门,名为“锅底门”。锅台上面临“进间门”壁上有龛俗名“窝子”,用以摞放
饭碗,“窝子”下边锅台面,俗名“锅台后”。锅台一边留洞,放风箱,风箱俗名“
风匣”,其洞便称“风匣洞子”。进间两边立墙与东西隔断,此墙称为“壁子”,东
西各在壁子上立门,名为“房门”,设单扇或双扇门,门开时还挂布门帘,门帘设钩
,名为门帘钩子。进间东房门北放板床,床上为制作面食之场所,北壁上有龛,年间
在此供奉观音,俗称“家堂窝子”。进间西房门北,先放水缸,并排放碗柜,收藏不
常用食具与食品。东边房间称“东屋家”,一家中的长辈在此起卧,南半部盘炕,有
火道通锅灶,炕北为小短墙,名为“坑墙子”,墙下端开小门,备冬季填草燃烧取暖
,门名“炕洞门”,点燃柴草后用小板关塞,板名“炕洞板”,燃柴草名为“烧炕”
或“昂炕”。炕墙上置一横木,名为“炕梆”,炕用土墼筑成,墼名为“大墼”(与
筑壁子用的“小墼”相对称),筑炕称为“盘炕”,拆坑名为“打炕”,烧过的大墼
可作肥料,名为“炕洞墼”。炕的平面称“炕面子”,下铺麦草,麦收时专门选留,
名为“长草”,草上铺席,有苇席与胡秸席两种。殷实人家席上更铺毡,毡上铺炕单
,俗名“毡单子”。近进间屋一边称“炕头”,远边称“炕腚”,近南壁窗台处称“
炕里”。晨起叠被褥为长条形,摞在炕腚处,有的在此处备一木几,几上摞被,称为
“被搁子”。迎门紧贴东壁与炕放置半橱,名为小柜,下设两扇柜门,上边三只抽屉
,由近炕一只依次为“糊炕抽屉”、“中间抽屉”、“北边抽屉”。小柜之上靠墙放
置精制小几,用以盛化妆品和零星物品,名为“匣几子”。匣几子正中放座钟,两边
放瓷花“帽筒”一对,上方或悬大镜子,或挂大画。北壁旧时一般不开窗,或置壁橱
,名为“夹柜”。北壁下放置方桌,方桌前放柳木大罗圈椅,一般来客坐椅上,主人
则坐炕沿。小柜之北开门,通最东半间,名为“里屋家”,此间多用于藏粮、藏杂物
,家中人口多时也盘炕住人。与东屋家相对为西屋家,多为晚辈已婚夫妇居室,陈设
与东屋家大体相同,因无“里屋家”,与小柜并排放置大柜,柜高过人,只设两扇柜
门。大柜与小柜,门上都有铜饰件、铜锁,柜门开启均吱嘎作响,俗云可防贼。大柜
之上更摞大板箱,箱柜旧时皆漆深红色。西屋家靠北墙有的人家放大型“躺箱”。作
为居室的东屋家与西屋家,室顶通常以高粱秸为架扎制纸糊“仰尘”,老人住室用白
色纸,青年住室用花纸裱糊,并以黑纸剪花装饰,俗称“仰尘花”。有的居室设木架
木板,可藏粮藏物,名为“搁棚”。南部山区人家往往在炕头一边壁子上开辟土台放
物,名为“炕台子”,又于壁上开一方洞,夜间放灯,可兼及住屋,与进间屋照明,
名为“灯窝子”,又名“婆婆眼”,俗谓婆婆坐炕头上可通过此孔监视在进间屋 执
炊事的儿媳妇。
  几种附属室屋旧时富户有在大门洞侧设半间屋者,名为“耳房”,供长工居住,
兼可守门;后一屋安放石磨,名为“磨屋”或“磨屋家”。支磨之木架,名为“磨床
子”,石磨称为“磨起”,支持两扇磨起的铁竖轴名为“磨芯子”。上起平面称“磨
顶”,有两洞装粮供磨面名为“磨眼”,一“粗眼”,一“细眼”,磨眼上加一漏斗
器物可多放粮,名为“磨斗子”。磨粮将完,以木棒插芯眼中验尽与不尽,此木棒名
为“磨橥子”。磨起上置木棍或畜拉或人推,棍称“磨棍”,操作统谓之“推磨”。
磨下一圈走道名为“磨道”或“磨旯旮”。磨起下设木圆盘,用以承接磨下之粮食,
名为“磨盘”。由磨盘上收起粉碎之粉名为“收磨”。以箩筛粉名为“筛磨”,筛磨
用笸箩,笸箩中安置木架箩在架上前后拉动,木架名“箩米桄子”,筛框圆形,名“
箩圈”,筛底用马尾或铜丝编织,名为“箩底”,箩有“粗箩”、“细箩”之分。有
用大木箱盛面,箱中置方箩,引木摇柄于箱外者,名为“大箩”。磨小麦,头遍筛下
为“头破面”,二遍筛下为“二破面”,三遍为“黑面”,所余为“麸子”,若三遍
面合在一起名为“一箩到底”。磨玉米,筛出粉名“参汤”,所余为“皮屑子”。磨
高粱,粉为“胡汤”,所余为“格渣”。磨大豆,粉为“豆面”,所余为“豆皮屑子
”。屋 中放碾,名为“碾屋”。碾下部为石圆盘,称为“碾盘”,碾盘上置轴,名
为“碾芯子”,轴上连木框,镶大石滚,名为“碾砣子”,木框上置木棍或畜拉或人
推,用以碾去谷物外皮,整个操作过程称为“压碾”。碾压多遍,用木制风车扬去外
皮。压谷所得为“小米”,其外皮名“糠”。压黍子所得为“大黄米”,其外皮名“
黍子糠”。以碾粉面,名为“”。小米粉名为“小米面子”,大黄米为面,名
为“糕面子”,地瓜干为面,即名“地瓜面”。
  园旧时殷实人家,往往在建房时备料偏多,建住室时择用好料,所余杂料另外择
地建房,房宽质略差,以房为基地圈套围墙,名为“草园”、“园”。园的街门多采
用栅板门,门坎为活动式,可装可卸。开启大门,卸下栅板门与门坎,农用大车便可
出入,大门洞就是停车场。园内可种菜,因此又常有“菜园”之名。收获季节,在园
内“滚场园”,收打庄稼,农具和打下的新粮都临时放在园里屋中。至50年代,地基
统一分配,建园之事断绝,但旧园延续时间很久。
  起居细事居家饮水,大部用井水,一村之中有公用井一眼至数眼,水甜称“甜水
井”,水咸称“懒水井”。取水名为“挑水”,挑水用白铁水桶,俗名“水筲”、“
筲”,用担杖,担杖两端栓铁环钩,用以挂筲,名为“担杖钩子”。由井中取水,或
用担杖,或用井绳(俗名“水绳”),或用辘轳,辘轳由辘轳架子、辘轳头、辘轳把组
成,水绳绕在辘轳头上,每绕一周,名为“一圈 ”,以圈之多少言状井深。旧时黄
县城中遍地“懒水”,饮用水取自城东绛水河边之“甜水井”,有专门以手推车运水
至城中而收取运费的人,俗称“推水的”,至人家门口,仍以水筲担至室内,按“担
”(两筲)收费。住户用水以水瓢零取,或有用铁容器者则称为“铁水舀子”。自家烧
开水除用饭锅外,有一种白铁壶,中设烟筒,名“燎壶”,又称“火烧心”。50年代
后,大村多设水炉。一般人家只限待客。60年代后渐成普遍习俗,地方人多爱饮茉莉
花茶。妇女日常缝纫备一小筐盛装工具,名为“针线笸箩”,其常用工具为大剪子、
小剪儿、针锥、顶针、浆刀子、尺、粉布袋、针插,各种针有大杠子针、绗针、手针
、绣花针,有线车、线板。到60年代农家多有置缝纫机者,其时缝纫机与自行车、手
表并称为“三大件”。缝纫的方法有钉、捏、撸、引、超、针针到、纳、绣、锁等等
。讨样名为“拓样”,如“拓鞋样”,取花样有“熏样”,“印纸(复写纸)印样”种
种手段;农家坐用器具有“二人凳子”(又称“条凳”、“长凳”、“板凳子”),方
凳俗名“杌子”,椅子有“箩圈椅”、“太师椅”、“靠背椅”,小木凳名为“小板
凳”,小交椅名为“马扎子”,用玉米皮编制的圆坐垫俗名“蒲垫子”,用麦草拧制
的矮座名为“草墩儿”。桌有方桌(又称“八仙桌”)、供桌、琴桌、书桌,旧有梳妆
台,近年有写字台。日用扫地有大笤帚,扫炕有扫炕笤帚,除尘有鸡毛掸子,钉鞋有
钉拐子,劈木用大斧,日用有斧头、锤子、羊角锤、钳子、火钳子、火筷子,盛物用
篓子、筐子、提篮、口袋等等;有病医治旧时乡间有药铺,医生称先生,诊断称把脉
,处方称药单子,取药称抓药,煎药用药铫子。
  建房建房名为盖房,开工先打地基,砌墙基用石料,齐腰时加一行砖,名为“腰线
砖”,腰线砖上砌小墼,外用麻刀灰抹墙皮,墙至房檐处为“平口”,两面山墙有用
柱者,名为“盘山柱”,大梁用柱者,名为顶梁柱,房梁从前多用“三柱香”,后来
遍用“八字木”、“钢梁”。上梁时举行仪式,设供,放鞭炮、唱喜歌,扬饽饽,又
有贴红联,挂红,做面老虎守门等风俗。
  迁居迁居俗称“搬家”,旧时搬家择吉日。搬迁结束,亲友登门祝贺,主人设酒
招待,名为“温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