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业生产民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797&run=13

耕地与劳力当地称田野为“泊”为“山”,下田称为“上泊”、“上山”。称耕
地为“地”,地处平原的名为“泊地”,地处丘陵的名为“地”,地处山区的称为
“山地”。山丘梯田地堰俗称为“革子”。耕地以亩、分、厘计算面积。50年代之前
当地民间通行之亩相当于市亩的三倍,俗呼为“大亩”、“旧亩”、“老亩”,而称
市亩为“小亩”、“新亩”、“官亩”,50年代初之后,渐统一于市亩。耕地各有名
字,一村一乡指称某一片土地有名,如西北洼、埠子岭等;一家一户特指某一块地也
有名,如泥湾子、刘家地、马蔺道等。土地所有权以“地契”为凭,“地契”上写明
地点、面积、四至等详细条文。土地出租,出租的为“地主”,承租的为“佃户”,
出租土地立“租契”,写明租期、租额等项;另有一种,土地所有者与人口头议定,
共同经营,收获后按地股、人股分配粮草,名为“分种”。土地私有时,地各有界,
“界石”俗称“角石”,地界之间留一小沟,名为“墒沟”,沿“墒沟”常植桑墩、
马蔺等数丛,以为界识。
  劳动力,农作称“农活”、“活”、“营生”,农作劳动称为“干活”、“做营
生”。短期受雇于人作农活,称“打短工”、“啖工夫”,其人即称为“短工”、“
啖工夫的”。旧时农忙时,短工集于一处,待人雇用,称为“工夫市”。雇用形式有
“日工”、“包工”(亦称“包活”)之分。长年受雇于作农活,称为“扛活”、“扛
长活”,其人称为“长工”、“做营生的”、“伙计”。有一户雇多名长工的,选一
人领班,名为“把头”。长工称主人为“掌柜的”、“东家”;主人称长工,在姓之
上加一“老”字,乡中人也极少知道长工名字,多称“×××(主人名)家老×”。
  50年代初,自互助合作运动起,始有“劳动力”之称,简称为“劳力”,有“整
劳力”、“半劳力”等分别。因报酬多用工分计算,故又有“十分劳力”、“八分劳
力”等名目。劳动计工形式则有“大拨工”、“基本分”、“小包工”、“大包工”
等等。
  农作物粮食作物,当地俗称为“庄稼”。春播作物为“春庄稼”,夏播作物为“
秋庄稼”,又称为“春茬”、“秋茬”(或“麦茬”)。
  当地农作物种植习俗,近百年间有很大变化。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境内农作物
种类较多,各种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均衡。至30年代起,玉米与地瓜面积渐渐扩大,5
0年代之后,平原水浇地大部分改为秋播小麦、夏播玉米,一年二作二收,其他作物
播种面积一般不多,统称之为“小杂粮”。
  小麦,俗称“麦子”,与其他粮食相对,称为“细粮”,加工为面粉,称为“面
”,皮屑为“麸子”。麦草分两种:下部的名为“麦根草”,上部称为“麦管草”、
“麦秸”,取上部完好麦草则称“麦秸莛”。种皮名为“麦糠”。
  大麦,多春播,粗粒称为“拱子”。
  玉米,俗称“苞米”,春播称“春苞米”,夏播称“秋苞米”。其秸秆称为“苞
米秸子”,穗皮称为“苞米皮”,穗称“苞米棒子”,穗芯称“苞米骨子”。成粮加
工为面旧称“参汤”,后渐改为“苞米面”,粒皮名为“皮屑子”。
  高粱,俗称“胡黍”、“红粮”。秸秆称为“胡秸”,一间节称为“格当”,秸
皮称为“席篾”。穗头脱粒后称为“胡黍瓤”,其中一种可扎为笤帚,称为“笤帚草
”,另一种可扎为“炊帚”称为“炊帚草”。另有“打锣锤子”、“老母猪翘脚”、
“白胡黍”等品种。粮粒去皮,为“胡黍米”,磨为粉,则称为“胡汤”。
  谷子,俗称为“谷”,春播为“春谷”,夏播为“晚谷”。秸秆为“秆草”,是
骡马的主要饲草。谷穗脱粒后称为“谷瓤”。粮粒脱皮后称为“小米”,粒皮为“糠
”。
  黍,俗称“黍子”,春播为“早黍子”,夏播为“晚黍子”。秸秆名“黍秸”,
穗头刮去粒籽后,称为“黍穰”,多用以扎制小笤帚,俗称“黍穰笤帚”、“扫炕笤
帚”。籽粒脱皮后,称为“大黄米”,粉碎为面,则称“糕面子”。外种皮名“黍糠
”,常被用作填充枕头。
  ,俗名“子”,种粒脱皮后称为“子米”。本世纪初尚广泛种植,后渐被
淘汰,至50年代绝迹,但日常口语中仍时提及,如“大米换子--三声(升)不顶一声
(升)”、“地头种子--挡驴嘴”等。
  大豆,俗称为“豆儿”,有“大粒黄”、“小粒黄”、“天鹅蛋”、“黑猪眼”
、“黑豆”、“风皮豆”等品种。秸蔓称为“豆秸”,根部名为“豆棍儿”。加工为
粉名为“豆面”。
  红薯,俗称“地瓜”,以地瓜生芽栽种的地瓜称“芽瓜”,用作种的地瓜名“地
瓜母子”,所生之芽,名“地瓜芽子”;用地瓜直接栽种的名“窝瓜”,用作种的地
瓜,名“窝瓜母子”。春播为“春地瓜”,夏播为“麦茬地瓜”。切片晒干,名为“
地瓜干”、“瓜干”、“干子”,粉为面,称“地瓜面”,秸蔓名“地瓜安子”。
  花生,俗称“长生果”,读音近“长长果”、“长果”,50年代后“花生”之名
渐常使用。其果称“长果”,果仁称“长果仁”、“花生仁”、“长果豆儿”、“花
生豆儿”。榨油名“长果油”、“花生油”,滓饼名“长果饼”、“花生饼”,秸棵
名“长果安子”。
  其他尚有绿豆、豇豆、小豆、芝麻、荞麦等等,统称之为“小杂粮”。
  农活与农具秋季种麦,农谚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相宜。”耕前将
土粪运麦田中,名为“送粪”,以大铁锨将粪撒匀,名为“扬粪”。耕地用畜拉“
犋”,或用镢刨,名为“事(zi)地”,或用铁锨翻土,名为“翻地”。镢,在平原用
“大镢”,在山丘地用“山镢”、“三叉镢”。耕后平整,大片地先用畜拉耙,名为
“耙地”,再用畜拉耢,称为“耢地”。小片地平整,用“挲耙”,名为“挲地”。
播种用耧,畜拉,一人牵牲口,一人扶耧,名为“耧麦子”,一耧两行,称为一个“
麦垅”,垅背称“背儿”,垅间称“麦沟子”。播后镇压,用石滚车,名为“轱轮车
”,农活称为“打轱轮子”。春天划麦地,用“小抓钩”,名为“划麦子”,锄麦用
锄,后来改用小锄。浇麦先用“扒子”整垅背,名为“扶垅”、“扒沟子”。提水在
50年代前主要用辘轳,遍及全境,有谚曰:“大旱三年也不怕,黄县有三万三千辘轳
把。”50年代后主要用水车,有链斗水车与皮钱水车两种。60年代中期以后普遍用抽
水机。看水称为“看水道”、“看沟子”。收麦多连根拔起,称为“拔麦子”。拔倒
即取一小束麦棵为“腰子”打成捆,农活称为“捆麦子”,麦捆称为“麦铡子”。运
麦用大车,车下数人用“麦叉”挑麦子上车,一个人在上装车,装成用“大绳”揽捆
,在车后用“绞锥”、“绞棒”缚紧。收获后至麦地复收,称为“拣麦子”。打麦场
俗名“场园”。拉麦回村堆放场园边,置宽板凳(名为“春凳”)于旁,凳上放铡刀,
一人立凳上操刀,多人拉“麦 子”至凳前,茹入刀口,名为“茹麦子”,操刀人所
作则名“铡麦子”。打麦子,多用石砘,有“光砘”、“网砘”(有条沟)两种。小量
打麦用“棒棍”、“ 杖”。摊场、打垛用钢叉或木叉。分开麦糠与麦粒的农活名为
“扬场”,扬场用木锨。头次打场之后再打,名为“拦麦管”。场上盖垛用“筅”。
  夏播玉米,有点播,沟播两种。点播先用“大朝子”刨窝儿,点种于窝,再用脚“
抹窝”。沟播先作犋“穿沟子”,再点种沟中,以耢掩种,此后有锄地、间苞米、
定苗、喂苞米(追肥)等农活,入伏后,于垅间穿沟子护根,不再锄地,俗称为“挂锄
”。收获一般连根刨起,刨苞米用“小锹子”(或称“小镢”)。刨倒后于田间取穗,
名为“掰苞米”,运回家剥皮名为“剥苞米”。此时,往往取好皮备炊事用或备编织
用,名为“剥苞米皮”,剥出的穗子,留数皮于把间编成辫子,名为“辫苞米辫子”
,辫成或挂树间,或盘柱上,晒干后冬季手剥脱粒。60年代后始用剥粒机。
  其他农活与农具如谷子、黍子间苗用“小挠子”(手锄),收谷穗、黍穗用“爪刀
子”,收高粱穗用“刻刀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