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学校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792&run=13

体育课教学1930年,黄县县立公办中小学始设体操课,每周两节。内容有队列、体操、球类、田径、国术等。在中学体育课中还有传授太极拳、长拳及刀枪剑棍等。
  建国后,黄县中小学统一执行山东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1950年开始执行山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山东省体育教学大纲》和《中、小学体育试用教材》,每周设两节体育课。小学一至三年级为唱游课,四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内容不一,多是教师会什么教什么。中学体育教材以田径为主,体操、球类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和力量。1956年,中小学始考核体育成绩。1961年因自然灾害,生活困难,中小学停上体育课。1962年后逐渐恢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体育课停上,1970年始恢复,体育课内容多为军训。1978年开始执行新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和《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试用本)》。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体育课一度被忽视。1980年,在贯彻国家教育部、国家体委、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后,县教育局配备了专职体育干事,乡镇设置体育辅导员,各学校均由校长专管体育,做到学期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忽视体育教学工作的倾向得到纠正。1986年,市教育局加强对体育教学研究,成立了龙口市学校体育中心教研组(1987年易名为龙口市学校体管研究会)。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技术比武活动、“三上四评”活动(上好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评选基本过关课、规范课、优秀课和教学能手)、体育教案评选活动、体育教研论文评选活动。至1990年,有87名体育教师获“优秀教案奖”,22名教师分别获中学、小学技术比武一、二、三等奖。
  课外活动30年代,黄县中小学课外活动主要是田径、球类。黄县县立中学各班均建班级体育代表队,学校成立篮球队,队长傅延明常带队骑车到掖县、蓬莱参加比赛。
  50年代,小学课外活动多为自由活动,游戏、跳绳、跳橡皮筋、丢手绢、踢毽子、击鼓传花、老鹰捉小鸡、三足竞走、短跑、打球等。中学每周两次课外活动,内容主要是田径、球类、体操。活动时每班编数组,按照统一配当的场地、器材,轮换活动。各班多成立篮、排、乒乓球等代表队,周末或星期天经常进行班、校之间的友谊比赛。早操内容为集体跑步。课间操自1952年开始推行第一套广播体操、儿童广播操和少年广播操。至1987年先后推广了7套广播操。1956年,经试点在全县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1964年废止。
  1961年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体育活动一度停止。
  自1978年,按新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贯彻落实“两课”(每周两节体育课)、“两操”(早操和课间操)、“两活动”(每周两节课外活动),并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简称“达标”)活动。各中小学组织体育锻炼小组,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将“达标”列入教学计划和考试内容。1981年,全县有10处中小学达标率超过50%,1982年为29处,1983年达51处,连续3年受到山东省的表彰。1989年,体育达标率达到96.2%。是年10月,吕钦民被评为“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先进工作者”,出席在南京召开的表彰会,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至1990年,全市有267处中、小学达标率达到省奖励标准,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76%。全市中小学身体技能情况,肺活量、静脉波、身高、体重的平均值均居山东省的平均值以上。
  竞赛活动1933年春,县立中学首次召开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有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跳远、三级跳远、跳高、撑杆跳高、铅球、铁饼、垒球掷远等。按学生体重及性别分组,共有运动员106人(其中女运动员33人)。姜宗坤(女)以1.35米成绩破当时的山东省女师朱天真(时称“跳高女皇”)的全国纪录。
  建国后,全县中小学体育竞赛活动形成制度。每年“六一”儿童节,举行公社(乡、镇)完小区为单位的田径运动会。1961年经济困难时和“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体育竞赛一度停止。1978年12月,芦头镇望马史家小学在全国小学田径通讯赛中,列全国基层小学第18名,获奖状一块,运动服40件,跳绳40根,垒球20个。同年,黄县一中学生姚永志在全国“雏鹰起飞杯”田径通讯赛中名列第4名,吕海昌列18名。1984年6月,黄县一中田径代表队获烟台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共获金牌12块,银牌9块、铜牌5块,房洪林(女)获100米、200米两块金牌。1988年,龙口市一中田径代表队代表烟台市参加在兖州举行的山东省传统项目学校运动会,获高中组第一名。1990年6月,在山东省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比赛中,龙口市一中获女子乙组第三名,男子乙组第四名。同年10月,龙口市一中成功地承办了烟台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至1990年末,龙口市一中(原黄县一中)学生参加国际比赛1人次,全国比赛5人次,省级比赛13人次,烟台市级比赛155人次,获国家级金牌2枚,省级金牌5枚,破全国纪录1项,破山东省年龄组纪录2人次,破烟台市纪录8人次。达运动健将标准2人,一级运动员3人,二级运动员35人。

1935年学生田径最高纪录

┌───┬────┬────┬────┐
│组别 │项目  │成绩  │创纪录者│
├───┼────┼────┼────┤
│男  │100米  │11″8  │田祥庆 │
│   ├────┼────┼────┤
│子  │800米  │2″16  │王永福 │
│   ├────┼────┼────┤
│组  │跳高  │1.56米 │王惠霖 │
│   ├────┼────┼────┤
│   │跳远  │5.57米 │傅延明 │
│   ├────┼────┼────┤
│   │三级跳远│11.74米 │傅延明 │
│   ├────┼────┼────┤
│   │撑杆跳高│2.73米 │李同亮 │
├───┼────┼────┼────┤
│女子组│跳高  │1.35米 │姜宗坤 │
└───┴────┴────┴────┘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66年,北马中学被评为山东省田径重点学校。1984年10月,经山东省教育厅、省体委、团省委对传统项目学校检查验收,北马中学被定为省属田径传统项目学校;黄县中学、芦头中学为烟台市属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东江乡磨山迟家小学为烟台市属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城关镇南关联中,乡城乡北李联中、黄山馆乡臧格庄学校为县属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乡城乡港栾小学为县属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1989年经调整,龙口市三中(原北马中学)为省属田径传统项目学校;龙口市一中为烟台市属田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东江乡磨山迟家小学为烟台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龙口市属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有南关中学、中村中学、黄山中学、北马中学、芦头中学、羊岚中学、中村小学、黄山小学、北马完小;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为北李小学、黄城集小学;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是港栾小学。
  市体委、教育局加强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和管理,各校配备优秀体育教师,业余体校教师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挖掘人才,形成从小学到高中点面结合的人才培养训练网点。1987年,吕钦民撰写的《关于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加强建设、搞好管理》论文,被评为烟台市获奖论文,被省年会采纳。
  体育师资清末民初,境内公、私立中学均有专职体育教师。县立中学由王学(肇新)执教体育。其时,崇实学校还聘丁子成等武师教授武术。
  50年代初,中学体育教师一中有3人;二中有2人;北马中学有1人;黄县师范(龙口六中)有2人。一般完小体育教师不足,兼任者较多。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黄县一批优秀运动员步入体育教师行列。70年代后,为解决体育教师不足及教师素质不高的问题,县教育局、体委在假期进行短期培训,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8次,培训教师600多人次。
  1981年,北马中学体育教师焦福林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翌年获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奖(由《体育报》《文汇报》《光明日报》联合举办),获金牌一枚,1983年11月被国家体委、教育部授予“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1984年,王同甫、王慎洪、王敬染、田浩、张利祥、刘振安、徐立茂、徐世达、郭学灿、焦福林、贾恒东获振兴山东体育荣誉纪念章;焦福林获振兴烟台体育荣誉奖旗。翌年,全市有20名优秀教练员,26名优秀体育工作者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1986年,迟本来、李文玉、张永华、李坤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体育教师。1987年10月,孙兆恂被国家体委、教委授予“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至1990年,全市共有体育教师363人,其中专职体育教师185人,体育大中专毕业的60人,占专职体育教师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