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医药店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768&run=13

明朝末年,境内始有私营中药店铺。1910年(清宣统二年),基督教徒栾继行在石良开设境内第一家西药店,经营西药120余种。1912年,全县有中药店铺53处,1931年增至121处,1947年达250处,1949年还有234处。其中部分中药店兼营西药。
  建国初,全县有中西药兼营店69家。1956年公私合营时,全县19家私营药店全部并入县药材公司。
  境内较有名的医药店有:
  春草堂医室创建于明朝末年,设于黄城北关蟹甲沟村东西大街路南。系黄县名中医张景源祖辈创立。春草堂医室以行医为主,售药为次。张景源之父张岭南、祖父张衍麟、曾祖张秉彝均为当时名医。医室珍藏历代中医名著,所用柜、钵、臼、瓶、盂、碾等皆为精致古雅之上品。全室古色古香,为名儒、名医之精舍。1937年芦沟桥事变以后,张岭南变卖室产停止营业。
  金城药局开业于清代(时间无稽考),设在黄城西街路北,为城关西南隅丁氏创办。金城药局,专营药物批发兼零售。于青州、济宁等地设药庄售药,每次发药外运用铁轮马车多达70余辆。自购载重帆船3只,开往宁波、营口、丹东之间。还设立销购庄点多处,设在盖州的称金城升记药局。清光绪年间,3只帆船先后在海上遇风,船毁货沉。再加部分庄点投机囤粮,不料粮价日跌,亏损惨重,于1882年(光绪八年)倒闭。
  吉盛长药房创办人张振文,开业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设址龙口兴隆街。经营中草药1080余种,批发零售兼营,并加工、炮制部分中成药。1934年,吉盛长药房有职工8人。同年外聘来1名中医,医术精湛,求诊者络绎不绝,名声传至招远、蓬莱等县。建国后,该店生意一直较好。1956年并入县药材公司。
  登仁寿药局1870年(清同治九年),黄城西悦来丁家7大户集资1万吊(合银元6000元)开办登仁寿药局。设址黄城西关扫帚市路北(今药材公司批发部)。前后有房屋12进,正房55间,厢房15间,临街门面5间。药局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大量批发中草药兼零售业务,并加工炮制中成药。药材远销福山、夏村、莱阳、栖霞、海阳、掖县、诸城、平度、昌邑、潍县、高密、周村等城镇。县内小药铺和开业医生来店进药,多数赊销,至腊月结帐,赊货款额占总销额约70%左右。药材收购除当地30余种外,还与烟台义聚祥,营口义和顺,上海诚信昌,天津长荣春,北京同仁堂、宏仁堂,青岛华民药房等有购货联系。1936年开始经销西药原料和西药成品,人员增加到24人。1943年停业。
  北洋药房杨冠乙创办,1923年开业,设于龙口维新大街北端路西,有房屋14间,职工7~10人。药房与上海北洋药房、青岛南洋药房、烟台南洋药房同属一个股东,故有“四洋”之称。经营西药原料、化学试剂、药品制剂、医疗器械、敷料等800余种。其中多为德、日、美、法产品,仅有少量国产品。进货由上述“三洋”转入,销往邻近各县。抗日战争时期,药房曾秘密为解放区、八路军医院提供药品。1945年秋停业。
  德盛药房创办人刘和鸣,1924年开业,地址在龙口维新大街路西,有房30余间,职工11人,时称和盛药房。经营中草药千余种,自制中成药20余种,批发零售兼营。坐堂医生3人,求医者盈门,名声远扬邻县。药房与乡间小药房、医生联系密切,每年按时令宴请有关人士签订购销合同和处方协定。处方时,只有在和盛药房才能取齐中药。1945年改称德盛药房。1956年并入龙口供销社药材门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