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编卫生医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755&run=13

清代,黄县只有中医及中药堂铺行医售药。清末西医传入。民国初期,中西医药事业有所发展,但药铺、诊所多集中于城镇。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天花、麻疹、霍乱等传染病连年发生,很多人因得不到医治而丧生。清道光元年至民国8年(1821~1919),境内烈性传染病流行8次。1919年,全县霍乱病大流行,死亡16234人,占总人口的5.9%。
  建国后,政府重视卫生事业。50年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除害灭病综合措施,建立县、区、村三级医疗网,全县发病率逐年下降。60年代,全县20处公社卫生院先后建立,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医疗水平不断提高。70年代,全县603个生产大队成立卫生室,并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面貌。天花、黑热病、回归热、白喉和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逐渐绝迹。80年代,全市医疗单位进行分批改建或新建,购置脑血流图仪、B型超声波等大型诊疗设备,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1987年,龙口市成为全国首批计划免疫达标市和烟台市防疫工作先进单位。1989年10月,黄城被列入省级卫生城。至1990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84处,床位1676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50人。农村卫生室所607个,乡医、卫生员9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