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名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752&run=13

屺岛位于龙口西北10公里处。明嘉靖年间,海风扬沙,久积成堤,使孤岛形成东有长9公里、宽1公里的连陆沙坝,南、西、北三面环海的连陆岛。
  屺岛原名“木极岛”,系元代命名。明初,胡大海第六子胡德山,为避“靖难兵变”来龙口落户。后来,胡德山的长子胡琛,带兵出征云南,战功卓著。归故里后,恶“木极”乃元蒙命名,因而改为“屺”,并自号“屺”,后人相沿遂称为“屺”岛。
  岛形纵短横阔,南北1.21公里,东西3.37公里,总面积为4.078平方公里。岛上地势北高南低,平均高度20米,有大小7个山头。北部和西部悬崖陡立,老北山为最高点,56.67米。南部是坦荡的金沙滩。海岛周围的山光水影,人文胜迹,构成屺10景,而且皆寓佳话。
  将军石与马鞍石,位于灯塔山下波涛汹涌处,有一座高30米,围径6米的巨大石柱。在波光的辉映下,威武雄壮,酷似一铁甲将军岿然而立。其西海底有4个洞眼,叫“四眼井”;其东有石形如马鞍,称“马鞍石”。
  黄鱼台,也叫钓鱼台,位于马鞍石西约60米处。距岸50~60米的两列礁石。远见宛如一叶方舟漂然水上。落潮时涉水可登;涨潮时,泛舟而上。南礁台东西30余米,表面平坦、宽敞,可容二、三十人;北礁台略小,稍凹凸不平。二礁台附近盛产黄鱼。黄鱼台内侧水深不过膝;外侧水深如渊。游人在此垂钓,四顾水波粼粼,颇有水上荡舟之感。
  马鞍石东南海边,有一丛彩岩,粉白艳润,嶙峋兀立。彩岩中原有一巨石形似玉兔,人称玉兔岭。涨潮时,玉兔浮于水上,仿佛在波涛中闪动;落潮时,玉兔高踞岭顶,翘首聚神遥望大海。那彩色岩岭,久经海水荡涤,光洁熠熠。
  屺岛西北端的高崖上,有一六角凉亭,俗称望海亭。亭高丈余,丹柱挺立,碧瓦覆顶,钩心斗角,翘椽飞檐。亭心建一六棱柱体斗室,名测波室。室角与柱相对,室壁方棂,镶嵌玻璃,室内光明洁净。对北置测波仪,为海洋站观测波浪所用。柱底间有尺许高石凳环连,凳面平滑如镜,供游人休憩。柱上端与亭檩交角饰以雕花格图案。亭周有白石阑干环围,与亭座间距平行,成一方形亭园。亭式别致,自成一体。游人登临,凭栏观海,天水一色,视野开阔。每年秋天,围捕大虾汛期,俯视海面,渔火万点,煞如海上城市,令人心旷神怡。望海亭由龙口市建委设计,龙口气象局海洋站主管兴建,1982年动工,1983年底启用。能工巧匠仿照传统的土木造型,使用钢筋水泥建筑,既实用又足观赏。
  灯塔山,为屺岛西端一高峰,海拔54.21米。山上耸立着1座2层楼式的白色灯塔,长年发光,永照沧溟。这高耸的灯塔,象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风里雨里,严冬酷暑,用同样的和悦目光,迎送着进出的轮帆。据1932年英文海关资料记载,屺岛灯塔最早建于1871年(同治十年),初为木架顶楼,较现在的高。其原用之灯,为一盆状,内贮豆油,上加铁盖。铁盖周围穿有7孔,灯芯由7孔穿出。此灯其形虽陋,却首当其冲地担起导航重任。1915年,龙口建海关时,重建灯塔,分为2层楼,地面和屋顶以混凝土浇筑。装备一古老灯塔,置有神秘的旋转设备。塔高66米,同年12月9日点燃。1971年复予改良,装置电石,丛集灯火,每4秒钟闪1次。所发之光相当1300度光强。1977年,新灯塔建成,射程18海里以上。指挥船舶夜间航行。
  水帘洞,位于老北山、灯塔山之间峭崖下的浅水中,形如布袋口。因寒暑更迭,潮蚀风化,形成东西两天然洞。落潮时,洞口可见;涨潮时,波涛直泼洞口,水泻如帘,故称水帘洞。洞高2米许,人可立。现有淤沙,西洞仍可容纳二、三十人,常供捕鱼者憩息或存放渔具。夏日,洞内清凉,适于避暑,有兴致的游人在洞中面朝大海,静听泼浪击石发出的潮音,神逸飞荡,别有情趣。
  在将军石南面偏西的山崖上,怪石凌峥,形似鹰喙,俗称鹰喙石,与将军石隔水相对。此石仿佛守卫将军的一尊神鹰。按不同角度观之,或展翅仰望蓝天,或伫立俯视大海,或回首戒备海岛,警示着天空、海面、岛上的百鸟不准惊扰将军。游人到此,会被目光灼灼,利喙欲啄的神鹰形象所慑服,不禁望而生畏,就此却步,大有心中邪念殆尽之感。
  炮台山,据《登州府志》载:“炮台,一在黄河营,一在屺岛。炮台遗址在岛西南山顶,山因此得名,可扼守西、南两方海域,为龙口湾之咽喉也。”原炮台供防倭之用,现无存。
  灯塔山下有绕山羊肠小道,山高坡陡,仅容一人,名曰青鱼道。青鱼道又分为大青鱼道和小青鱼道。大青鱼道较小青鱼道更为萦岩盘桓,难以行走。
  桑岛桑岛位于龙口市西北部渤海中,距陆地3.2公里,面积2平方公里。全岛一个自然村,431户,1700人。桑岛与屺岛、大小长山岛等组成一条长长的海上长城,护卫着京津门户。
  桑岛名字的由来,一说“岛中多山桑”,故名“桑岛”;一说它形同桑叶而得名;也有说“桑”字是取“沧海变桑田”之意。
  桑岛沿岸长6公里,碧波环抱,空气清新,风光诱人。岛南金沙铺底,是停靠小型船只的地方,也是天然的海水浴场。岛东、岛北怪石嶙峋,如切如削。美人石、老鹅石、钓鱼台兀立水中,形肖神似。涨潮时,惊涛拍岸,玉碎珠溅;落潮时,碧波澄明,岛翠礁奇。“春夏之交,蜃气幻成楼市,或为城郭、舟楫、旌旗之状,飙回倏变,眩人耳目”。
  桑岛海域辽阔。东有长岛烟威渔场,西有莱州湾、渤海湾渔场,北有辽东湾、海洋岛渔场。每当春秋渔汛季节,帆樯如林,机声隆隆,渔歌千里。渔民们驾驶着近百艘渔船,南下上海,北驶大连,西去天津,开始紧张的捕捞作业。桑岛周围暗礁绵延,水产富饶,有海参、石花菜、牡蛎、贝类等40余种。名贵的海参历史最高年产量达3800公斤,石花菜达2.5万公斤。
  岛上人以渔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当年生产和长远开发建设都有总体规划。踏踏实实走“一捕二养三加工”致富之路。1985年,渔民投资88万元建起年产200吨的冷藏厂、年产360吨的罐头厂和冻粉加工厂,年产值150万元。岛周围适合人工养殖的水面达2000多亩。现已养殖海参1000亩,扇贝600亩。1990年,农村社会总产值550万元,收入1100万元,人均纯收入3700元。
  桑岛的海滩多玄武岩,是理想的赶海场所,渔民称为“富海”。每逢落潮时,男女老少涌向海滩,拾取牡蛎、蛤蜊、海螺、螃蟹等。有的妇女仅赶海一项,年收入可达4000元。
  桑岛自古淡水奇缺,渔民世代用水如油。1984年由市、县、镇、村投资30万元,建成一座方塘,名曰“宝岛清泉”,可贮淡水1.3万余立方米。泉底、泉壁均用花岗岩精工砌成,四周为花孔围墙,建筑别致玲珑,为海岛平添一景。“泉”水的来源,是通过滤水道、导水渠、排水沟、调水洫把地表雨水汇集于此。经过处理的雨水清澈洁净,专供饮用。1985年,旅日华侨王汝钧捐资在岛西北高地上打了一眼120米深的甜水井,铺设地下管道1100米,送水进村。
  海岛渔民开发建设,摆脱了长期受交通、通讯、电源诸方面的困扰。1986年,架设海底通讯电缆,更新100门人工磁石交换机1台,安装电话机40部,能随时与陆地保持通讯联系。1987年,铺设海底电缆4000米,并联陆地电网,使海岛有了工业能源,改变了过去只能用柴油机发电照明的状况。1989年,港栾--桑岛200吨级客货轮码头建成,海岛与陆地群众,可按班通行往来。
  如今,这个在全国地图上找不到踪迹的小岛,以富饶美丽吸引着远近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