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故居(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746&run=13

丁氏故宅“丁百万”是清末民初黄县著名富豪。以经营当铺、钱庄起家,清康熙年间始致富。丁氏发迹后,征召邑内外能工巧匠,在黄县城里营建豪华宅第,规模之大,遍及北巷、辛店、北关和十字街等处。其堂号依次称爱福堂(大份)、履素堂(二份)、勤业堂(三份)、师俭堂(四份)、保素堂(五份)、宝俭堂(六份)、惜福堂(七份)。这七大份共有房屋700余间。分布于北巷和辛店两村。现存房屋占地面积31063平方米。
  丁氏故宅均系清代府式组群布局,具有我国北方典型的封闭式设计风格,素以宏丽典雅而著称于世。爱福堂、履素堂两处宅第南北毗连,座落于北巷街北部路西,因街道南北走向,故大门并列东向。主要房屋座西朝东,两处各有房屋6座和若干厢房,各分五进院落,每进院落都是“四合院”格局。房屋排列次序是由东向西,前为两座厅堂,倒厅和大厅;后为宅居,两侧有更道贯通。保素堂的宅第,座落于北大街西部路南,因街道东西走向,故大门北向。6座房屋座北朝南,第一座系阁楼式建筑(因拓宽北大街而拆除)。第二座为大厅,其余4座为宅居。每座5间,大厅天井的对厢称对厅。五进院落,每进院落有对厢6间,院两侧有更道南北贯通。更道外侧建群房56间。房屋座向和规模虽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均衡对称、前后贯连的设计特点。整个建筑,墙壁高耸,房屋高大,庭院深邃,通道幽长,以适应封建宗法礼教制度的需要,也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使之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丁宅每幢房屋进深方向置立明柱4根,柱下有石础,柱上架梁,梁上立挂柱架二梁,二梁上置立脊挂柱,横架脊。两坡置檩,檩上排椽。梁间由枋联结,构成坚固严实的框架,然后砌墙,所以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屋面青瓦覆盖,仰俯相间,屋顶末部举折,飞檐出厦。正脊两端有兽头裂嘴,称安兽。屋内主体部分多涂朱红油漆,梁檩椽及望板涂棕红色,明柱与门框为黑色,檐下阴影部分为蓝绿色。色彩冷暖对比调合。
  丁氏故宅建筑工艺精良。琢石磨砖细平如镜,插角对缝,毫厘不爽。照壁浮雕,重叠立体。隔扇门窗和明柱上部的雀替,雕刻剔透,图案精美,梁头和明面檩枋,均有雕花彩绘,可谓画栋雕梁。厅堂门旁均悬挂楹联、红底金字,熠熠生辉。其中一副文曰:“延华驻彩,怡神养性;陈书缀卷,置酒弦琴”。表达了丁府的豪绅们闲情逸致的志趣,奢侈享受的欲望。但从丁宅的总体设计与精美的建造,也反映出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智慧。
  丁宅保素堂解放后改建成北巷学校;学校以西为勤业堂。爱福堂和履素堂已复修。1985年8月将4处故宅辟为龙口市博物馆,1987年5月列为烟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上4处共有房屋243间,占地面积8042平方米,建筑面积4327平方米。
  徐镜心故居位于黄山馆镇后徐家村中部,座北朝南。建于清朝年间。大门朝东,门上额悬挂木匾,上有颂臣手书的“竹韵松声”4个苍劲大字。庭院中有正房3.5间,面阔8.86米,进深5.2米;南房3.5间,面阔8.86米,进深5.1米;东厢3间,面阔4.36米,进深2.51米;西厢2间,面阔4.36米,进深2.51米。正房与厢房之间的石墙高2.4米。房舍布局对称,均为单层瓦片覆顶,砖石木架结构,构成了封闭式的四合院。除西厢改为平房和部分门窗改换外,基本保存着原貌。1873年(同治十二年),辛亥革命志士徐镜心在这里诞生。现属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