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勤工俭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712&run=13

概况1913年,城关镇遇家村武秀才李坤和兴办佩实小学。内设实业科,置织布机12台,招贫苦子弟40名,半工半读,学织土布、蚊帐布和腿带子,开勤工俭学之先例。1935年,县立初级中学扩增冷铁部,聘技师1名,指导学生实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中小学响应抗日民主政府提出的生产自救号召,贯彻教育与战争、生产、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开设生产课,每周1~2节,或半日劳动半日上课。1945年,丰仪、莱山、莱北、汶南、虎山、黄山、芦凤等7个区共开荒种地433亩,生产粮食4334公斤,地瓜6400公斤。1946年北海中学开办轧花厂、织布厂、鞋厂。
  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全县中小学兴办小工厂、小农场,开展小饲养、小采集活动。劳动课每周加至2~4节。下半年学校大办农场,种“卫星田”1574亩;建炼铁炉30个,小高炉1个,炼焦炉9个;建窑厂、水泥厂等46个;饲养猪、羊、兔、鸡5047只。因劳动过量,教学质量下降。1961年,全县学校调整勤工俭学基地,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
  “文化大革命”中,提倡开门办学,强调以干代学。学校与工厂、社队挂钩,大办工厂、农场,师生走出课堂下厂队劳动,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1978年后,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勤工俭学。至1980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75万元,比1979年增长63%,占国家教育经费的25%。1981年,全县校办工厂66处近200个生产项目,产值154万元,收入73万元;农场发展到220处,471亩,收入0.45万元;复收、种植、采集、饲养收入23万元。全年总收入100万元,平均每个学生10.6元。总收入占国家教育经费30%。1982年,山东省政府和国务院表扬黄县勤工俭学成绩,教育部颁发了“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奖状。
  1983年忽视勤工俭学工作,收入只有71万元。1984年,教育局以典型引路,统一认识,勤工俭学又有发展,全年收入增至114.5万元。1985年达160万元,1986年125万元,1987年增加到183万元。1989年为409万元,人均53.6元;1990年为350.2万元。
  先进单位龙口市三中在1978年以前开办小洪炉、木工组、缝纫组,并组织师生开展编织、采集、种植、复收等项活动,逐渐积累资金,扩大再生产。至1985年,先后办起农场、饲养场、标牌厂、合股厂、木工厂,有专职工人62名,固定资产12万元。1974~1985年,纯收入达164万元。农场生产粮食24.2万公斤,蔬菜19万公斤,为社会提供小麦、玉米良种3.5万公斤。饲养场为社会提供仔猪182头,雏鸡900多只,良种蛋2200公斤,肉食兔120只。1990年收入21万元。学校用勤工俭学资金建1670平方米3层办公楼1座,建教室、宿舍、厂房177间,购置拖拉机1台,130汽车1辆。购买图书8000册,电视机、电唱机、录音机、电影机、幻灯机、电温箱及教学仪器130余种。1979年11月,该校职工刘凤宝出席山东省勤工俭学经验交流会,山东省政府授予龙口市三中“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称号。
  遇家小学在1975年建起糖果纸加工厂和地板擦加工厂,有专职工人4名。产品远销至辽宁、安徽、江苏等地。年平均收入万余元,教学经费达到自给,还用于改建校舍和学生福利等项事业。1980年被评为省、地、县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90年,收入3万元。
  南关中学1971年先后办起橡胶制品厂、黄县住宅安装公司、黄县新秀木制教具厂、南关中学塑料厂和南关中学五金注塑厂,有专职工人62名。校办工厂由学校投资,专人承包。1981~1985年,学校获益29.5万元。1990年收入6.5万元。投资9.65万元,建2层小楼两幢共540平方米。投资11.5万元添置学校设备。多年被评为龙口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龙口市聋哑学校以原校木工厂和缝纫厂为基础,1984年建立起龙口市民政福利综合厂。内设木工、缝纫、针织、电线、拉链、汽车座垫、骨灰盒、玻璃钢管等生产项目。有职工140名,其中聋哑人90名。工厂生产、安全规章制度健全,实行半承包和计件工资制。1984年收入3万元,1985年达8.7万元,至1990年稳定在10万元以上。勤工俭学收入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福利待遇。对在校学生的学费、课本、文具、洗澡、菜金实行免费。1985年开始,毕业生除自愿回乡生产者外,就业全包分配。1988年被评为山东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