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教学形式和思想品德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689&run=13

教学形式清末,小学教学无统一计划和进度。各校随意选用教材,采用注入式教法,学生死记硬背,多不理解。民国初年,推行新学,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治力。马亭王家小学教学研究风盛,邻县教师多有来共同商磋教法和求教解疑的。
  “五四”运动后,沿用日本、欧美传入的“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和实用教学法。以后又使用“自学辅导法”。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学说,对黄县教育影响颇深。各校纷纷建起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和商店,加强实验教学、课外阅读和生活实践,使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注重国防教育。解放区学校教学工作按照“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取教师讲解、启发诱导、座谈讨论、教师辅导和学生互教互学等形式进行教学。师生经常参加政治斗争、生产活动,增长生产和政治斗争实际知识。敌占区学校根据《敌占区教育办法》中“佯遵敌伪办法开学,不注重形式利用灰色”,“教材可尽量搜用旧商务出版之复兴及新中华书局之中华课本”,“每日要有一次精神训话,注重抗战故事”的规定进行教学。
  建国后,仍沿用解放区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着重提高学生读、写、算的能力,努力做到管教管会。1952年,开始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普希金教授法等教育理论和原则。课堂教学采用讲读法、谈话法、问答法,运用5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进行新课、巩固知识、布置作业),遵循5大教学原则(直观性、量力性、巩固性、系统性、自觉性)。
  1958年,黄县开展以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革命。师生走出课堂,大办小工厂、小农场,劳动过量,影响教学质量。
  1961年,各校教师按《全日制小学工作暂行条例》(简称四十条)规定,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黄县教育局确定以南关小学和廒上小学为基点,开始改革教法的试验,课堂教学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教学质量提高,但学生负担过重。1965年,批判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使学生负担过重的作法,提倡少而精、启发式教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把有效的教学经验当作封、资、修的内容加以批判。以“阶级斗争”为主课,批判“智育第一”、“师道尊严”,学校陷于混乱中,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后,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上。黄县教育局先后制定《中小学教学责任制要求及考核办法》、《文明教研组条件》、《教务员职责》、《黄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等规章制度,学校教学有计划,备课有要求,质量有检查。组织教师学习赞可夫和苏霍姆斯基的教育思想,提高对教学改革的认识。县教研室设小学语文、算术中心教研组,乡镇设专职教研员,指导“双基教学”,严把“单元过关”。全县以实验小学和甲刘王小学为基地,乡镇以中心小学为基地举行实验教学和观摩教学,探索教学改革新方法。总结出阅读教学“诱、学、议、练”的教学法和数学课“搭桥铺路,讲清新的一点,尝试性练习和综合性练习四环节”的教学法。
  1980年后,县教育局承接省市20多个教研课题,取得一批成果。在地市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1983年,北皂后村小学教师姜开慈的《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论文,被评定为全国小学教学学术经验交流会向各地推荐的6篇论文之一。
  思想品德教育民国初期,向学生进行三民主义教育,自治教育。抗战时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建国后,进行阶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以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55年,贯彻执行小学生守则,教育学生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准备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1958年,按照“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963年,学校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中无政府主义泛滥。1976年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纳入正轨。1979年,教育部颁发了重新修订的《小学生守则》,各校进行守则教育。1981年,普遍开展以“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为内容的文明礼貌教育。1983年起,开展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中心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