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编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675&run=13

黄县于唐朝开元年间始建学宫;元初设县学;明、清时期,县办书院,乡置社学、私塾。清朝晚期,全县有私塾200余所,学生5000人,入学率仅17%。清朝统治260余年间,县内应试考取进士34人,武进士8人,举人151人,武举60人,贡生282人。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办学堂,黄县建官立小学堂1所。留学日本的王学锦、徐镜心等志士仁人与开明乡绅抱教育救国宏愿,也捐资倡办学堂。此间,美国传教士在黄县兴办教会学堂。1911年(宣统三年),全县有小学堂66所,教会小学堂3所,教会中学1所。
  民国初年,废私塾,改学堂为学校。1931年,县设民众教育馆,以巡回讲演和兴办民众学校等方式启迪民智。1936年,全县小学达460所,县立中学1所,教会中学1所,民众学校19所。小学入学率达70%,且女生入学渐多。
  抗日战争时期,黄县抗日民主政府于黄城阳创办鲁迅小学,于修家创办第一县立小学,于大傅家创办县立小学,开展冬学运动,举办农民夜校,实行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学校师生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宣传抗日,参军参政。1945年,黄县解放。全县有小学474所,中学2所,农民夜校558所,且日趋正规。1947年9月,国民党军进攻胶东,全县学校被迫停办,直至1948年底才开始复学。
  建国后,黄县全面恢复小学教育,发展中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坚持“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办学方向,工农子女优先入学。1953年,黄县一中始招高中班。1957年,中小学贯彻执行“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向正确轨道发展。是年,全县有中学4所,小学457所,小学入学率达88%。季节性的幼儿园近400所。扫除文盲10万人。
  1958年,教育超前发展。至1960年,全县公办中学增至9所,农中、林中等各类学校也相继建立起来,幼儿园达1063所。学校大办工厂、农场,学生劳动过多,偏离了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学质量下降。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县保留小学500所,公办中学8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师生搞“斗、批、改”,串联“闹革命”,学校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在“小学不出村,中学不出队”的口号下,村办小学、邻村办联中、公社办高中、县办“五七”红校。提倡“开门办学”,工农兵登讲台。1976年,全县中学(包括九年制学校)增至236所,造成设备、师资严重失调。
  1977年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建立起正常教学秩序。1984年,多渠道筹集资金1715万元,改建校舍,全县99.2%的校舍达到“六配套”(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校门、厕所)要求。公办高中和乡镇办初中及中心小学已达到部颁一、二类标准。初等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及格率、优秀率均达到和超过国家、省级规定标准,成为山东省第一个普及初等教育合格县。1986年9月,国家教委授予黄县“基础教育先进县”称号。1990年,全市有幼儿园478所。其中一类幼儿园118所,居烟台市首位。3~6周岁幼儿入园率,农村为82%,厂矿企事业为97%。有小学276所,聋哑学校1所,初中56所,在12~15周岁少年儿童中教育普及率为99.9%。有普通高中7所,职业高中3所,职业中专1所,均建立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体系。1977~1990年,中学为工农业输送高中毕业生2.5万人,初中 毕业生11万人。为高等学校输送学生6525人,为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学生4163人。平均每年为大中专学校输送763人,按万人比始终保持在全省榜首。成人教育稳步发展。1984年,全县文盲基本扫除。农民业余学校转向以传授农业技术专业为主,学员近万人。1985年,投资420万元建成教育中心,内设电视大学、职工中专、技工学校。另有各系统举办的职工学校11所。1984~1990年,有万名职工经过文化、技术补课达到初中或高中水平。有516人电视大学毕业,有329人职工中专毕业。

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