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水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61&run=13

龙口市由暴雨引起的水灾,主要集中在7、8月,暴雨平均初日为7月18日,平均终日为8月10日。大暴雨在山丘区2~3年一遇,中部平原3~4年一遇,西北和北部沿海5~6年一遇。平均年暴雨(50.0~99.9毫米)日数1.9天,大暴雨(100.0-199.9毫米)日数0.2天,特大暴雨在东南山区也有发生,1985年8月18日,王屋水库上游阜山站37小时降水636毫米。全市全年涝的机率为21%,其中大涝为4%,夏涝机率为38%。
  水灾记实:
  1863年(清同治二年)七月,全县大雨连绵,庄稼尽淹。
  1865年(同治四年),秋涝。
  1879年(光绪五年)五月,大雨40余日。
  1882年七月,大雨数日,泳汶河暴溢,田地多淹。龙口一带沿海村平地泛舟,数十日水退。
  1898年七月十三日,迅雷暴雨,寅卯始止。东沙河山洪骤下,毁房无数,两人死亡,黄城积水二三尺。黄水河侧岭高家河段最大洪峰流量达3430立方米/秒。
  1912年7月,大雨7昼夜,房屋倒塌、庄稼被淹。
  1913年秋,连降暴雨,泳汶河下游决口80余处,5万亩耕地被淹,冲毁3000亩,50个村受灾。
  1946年7月15日,暴雨,两昼夜不止。黄城街道水深1米,城厢有31村、247户受灾,倒房159间,倒墙137堵,损失约54万元。
  1948年,黄水河下游河坝决口8~9处,7.3万亩粮田被淹。
  1949年8月6~7日,大雨,黄水河决口5处,冲毁农田700亩。
  1951年8月1~5日,阴雨成灾,河流决口10多处,共有46579亩农田受灾,倒房1170间,死亡3人,伤7人。
  1953年7月,大雨,冲淹粮田9016亩,倒房2250间,淹死1人,伤5人。8月24-26日,共降雨125毫米,绛水河下游决口10余处,单家以北长1.5公里两岸河堤大部被冲走,作物受灾3000余亩。
  1955年6月,阴雨连绵,小麦受损。泳汶河涨溢,冲倒芦北区5搂粗榆树一棵。7月17日,36小时降雨200毫米,河坝决口203处,长11.21公里,倒房865间,受灾粮田7.8474万亩,内涝2.4597万亩。
  1956年8月4~6日,降水量257.5毫米,黄水河侧岭高家站最大洪峰流量达1940秒立方米,河坝决口59处,冲毁耕地3445亩,倒房4048间,死亡5人,伤2人。
  1962年8月,暴雨,冲毁小型水库塘坝5座,河流决口11处,倒房1664间,倒墙1954处,死亡3人,农田受灾32718亩,其中绝产5000余亩。
  1969年,24小时降水量92毫米,大陈家镇陈庄水库垮坝,淹死7人。
  1973年4月30日,大雨,刮8~9级风,共倒房、饲养室4291间。
  1974年,芦头公社24小时降水量102毫米,唐家3000方塘坝垮坝,冲毁果树60余棵。
   1976年,石良公社6小时降水量336毫米,冲毁塘坝4座,倒房603间,淹田1.2万亩;黄水河决口5处,河唇冲坏12处,长13313米,冲坏险工乱石护坡6处,长1330米。
  1978年6月25日~7月5日,连续降水量达392.4毫米。暴雨中心周家庵日降水量287.3毫米,有4条河决口,共40余处,倒房3345间。
  1985年8月19日~21日,台风暴雨,全市37小时平均降水量323毫米,王屋水库上游阜山站最大降水量636毫米。共倒房7700余间,倒墙18.8万余米,作物受灾面积16.8万余亩,水果损失1800万余公斤,全市经济损失720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