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青年组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488&run=13

组织沿革1938年10月,黄县青年联合救国会(简称青救会)成立,柳林任会长。随后各区、乡、村也相继建立了青救会组织。1939年秋,黄县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青抗先)成立,属青救会领导,1943年改属黄县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简称武委会)和青救会双重领导。
  1948年12月,青救会撤销,成立中共黄县县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会长王训生。1949年10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黄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全县建立基层团委17处,总支委1处,支部45个,发展团员430名。1950年全县有基层支部481个,团员17400余名。1952年,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黄县工作委员会改称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黄县委员会,书记段志敏。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共青团黄县委员会(简称团县委)机构瘫痪。1970年,青年工作由黄县革命委员会群众工作科负责。1972年4月,团县委恢复工作。1986年12月23日,共青团黄县委员会改称为共青团龙口市委员会,内设宣传、组织、学校少年部,辖67个基层团委,52个总支,1082个支部。1990年底,全市共有青年144207人,其中团员26146人。
  主要活动抗日战争时期,黄县青年联合抗日救国会团结广大青年抗日救国,参军参战。解放战争时期会员参军形成热潮,并积极带动广大青年参加减租减息、反奸反霸、土地改革运动。建国后,青年团组织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团县委一边发动青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边组织青年参加农业生产,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各级团组织针对青年特点教育团员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注意发挥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突击队作用。1955年8月,有16名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受到团地委嘉奖。1957年7月,有5名青年出席了团省委召开的“山东省农村知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4年4月,有50名青年出席了团地委在烟台召开的“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团县委围绕党在新时期工作中心,组织青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979年3月,全县青年开展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队)”活动。下丁家大队团总支及陈永丽、吕洪旭、沈连珠、吕训新4人被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手(队)”光荣称号。1982年,团县委开展了“创建先进团委、先进团支部、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活动。全县18个团总支、团支部、44名团员被团地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队)”称号。下丁家大队团总支被团地委授予“新长征突击队”红旗。1983年春,全县开展了青年造林竞赛,8个先进集体受到团市委表彰。秋天,开展采集草种、树种支援甘肃改变面貌活动,17万青少年共采集草种192.5公斤,树种1.5万公斤。1985年7~12月,在全县企业青年中开展“改革建议希望杯”活动,有3万多名青年职工参加,提出建议1万多条,其中10条获团市委“个人希望杯”奖,2条获“集体希望杯”奖。1986年,在龙口市青年工人中开展“我为七五建功杯添光彩”活动,在农村青年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在农村青少年中开展为烈军属、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五保户、病残人综合服务送温暖活动和普法教育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取得一定成效。共青团龙口市委员会被共青团烟台市委员会授予“七五建功杯活动先进团委”、“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先进团委”、“青少年送温暖活动先进团委”、“百分考核先进团委”等光荣称号。
  1985~1987年,全市先后有25人被烟台市团委授予“优秀青年工作者”称号,12名青年被树为“烟台市青年改革标兵”,24名青年被烟台市以上团组织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张成刚、张杰等被团省委授予“优秀青年工作者”、“优秀团支部书记”称号。1988~1990年,全市涌现出一批学雷锋、传播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有视病人如亲人的北海医院团委,热心为老干部服务的城关粮所团支部,荣获“山东省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的商业明星梁家树,舍已救人的于希海烈士。3年中,有42名青年获烟台市级以上“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梁贤久、宋桂仙等28名青年获“山东省青年突击手”、“省优秀青年工作者”等光荣称号。1990年3月,共青团龙口市委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发动青少年捐资10余万元,成立了龙口市学雷锋基金会,在黄城、龙口两地树起雷锋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