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340&run=13

建国初期,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多为传统的锄、镰、锨、镢、犁、铲、耙、耢和扫帚、木锨等用具。1956年县供销社建立生产资料经理部,以加强组织采购、调运、加工、供应、技术指导和维修等工作。相继推广应用的有抽水机、水车、药械、步犁等。化学肥料和农药也被广泛应用。1956年化肥和农药的销售量分别为13394吨和99吨,是1952年的1.56倍和9倍。同年为解决耕种和运输困难,首次由内蒙购进马192匹,骡20匹,此后,购进区域扩大到新疆、青海等地。至60年代末,共购进骡马万余匹。1958年后,各种改良农具和中小型机械农具如手摇水车、风力水车、绳索牵引犁、锅驼机、柴油机、拖拉机、收割机等,亦被推广应用。1962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099万元,比1957年增长90.8%。销售给农民化肥4835吨,农药183吨,中小型农具28.4万件,农药械491架。经过三年调整时期的1965年,化肥、农药、农具和药械的销售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幅度分别是1962年的2.71倍、3.46倍、1.36倍和3倍。进入70年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耕作、排灌、运输、收割、脱粒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1976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549万元,比1965年增长1.72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注重科学种田和对农业的投入,化肥使用除氮、磷外,又增加了钾肥、多元素复合肥,高效低毒农药的需求量也成倍增长。县设64个分销店经营化肥、农药,变集中供应为多点供应,降低零售起点,拆整为零。1983年外采化肥16141吨,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661万元,比1980年增长18.9%。1986年,优质化肥分配指标缩减,地产化肥货源不足,采取多渠道扩大化肥的购进量,以满足农业急需。年内外采化肥50837吨,比1985年增长9.4倍。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3207万元,比1985年增长12.9%。共向农民销售化肥62386吨,农药1279吨,中小农具26.4万件,农膜381吨。分别比1985年增长80%、18%、12%和16%。1989年结合抗旱、保苗,扩大采购队伍,开拓南北市场,采购喷灌机1142台,尼龙软带51万米,拖拉机279台;外采农药862吨,化肥2.5万吨。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5545万元,是1978年的2.35倍,是1952年的12倍。1990年销售总额增至60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