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私营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333&run=13

清代中期至同治年间,黄县商业开始兴起,至光绪末年已初具规模。时城内仅钱庄、杂货店就有300余家。民国初建,军阀混战,局势动荡,商业出现衰退之势。1914年龙口辟为商埠,商业日益繁盛。至1917年,龙口已有洋广杂货商70余家,客栈60家,粮行50余家,船行3家,钱庄银号40余家和中日合办的龙口银行1家。1922年烟潍公路通车,龙口一跃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沟通了与全省、东北、上海和海外的贸易关系,胶东地区大部进出口货物均经龙口转运。日过往客货汽车近百辆。定期来往于上海、天津、大连、营口、安东(丹东)、烟台等地客货轮船26艘;往来于寿光之羊角沟、利津之埕子口、掖县之虎头崖等口岸的帆船20余只。进口物资主要有布匹、火柴、煤油、纸张、电灯泡等工业品,出口货物有粉丝、大梨及其他土特产品。1922年,进出口贸易总值为597.77万关平两。商业的发展,促进了饮食业、旅店业、理发业等饮食服务业的发展,一时龙口店铺林立,客商云集,有“小上海”之称。1931年前后,黄城已有钱号、杂货、当铺、估衣、粮食、黄酒、五金、瓷器、药材、鞋帽、皮革、木器、茶食、旅店、浴池、理发、织布、修车、成衣、煤油等行业50多个。黄城的商号,主要集中在西街和西关街,仅西关一条街就有商号157家,且多为较有名的商号,如钱庄、杂货店、绸缎庄、棉布庄等。昔日的西关街,店铺规模大,经营范围广,“上自绫、罗、绸、缎,下至葱、韭、姜、蒜”一应俱全;婚丧嫁娶,选购物品,立时可就。时有“黄城商业一条街”的美誉。与此同时,龙口和黄城两地的大小饭庄、火食铺、小食摊等也有百余家。
  另有外地客商来黄开铺设店者,如磨房、小饭馆、皮铺等,多为招远人所开设;从事靴鞋经营者,以掖县人居多;陕西商人开办的油漆店,生意兴隆,闻名全城。其他如锡匠铺、洋铁铺等大都为外地商人所经营。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全县计有商号2211家,其中龙口747家,黄城438家,各集镇1026家。
  1939年,日军入侵黄县,日本商人在龙口开设商行、公司等计23家,垄断了商业市场。日伪统治时期,滥发伪钞,压榨、盘剥商人,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商号纷纷倒闭。至1945年日军投降前夕,龙口的商号减至317家,黄城减至281家。抗日根据地内,民主政府为繁荣经济,活跃市场,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发放低息贷款,扶助工商业者尽快恢复营业。
  1947年国民党军占领黄县期间,常以查户口、查税为名,闯进商号敲诈勒索,抢掠物资,甚至连粮食也被当成军用物资加以没收。借口修筑工事,强行拆除民房,龙口繁华的河北区瞬间变成一片废墟,商号倒闭近300家。1948年3月收复黄县后,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商业得到迅速恢复,至建国前夕,全县商号已有1452家,其中龙口539家,黄城624家,其它集镇289家。
  建国后,黄县政府鼓励扶植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商业。1952年,国家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国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随之壮大起来,社会主义经济在市场上的经营比重逐渐增大,国营商业市场领导地位日益加强。1953-1956年,贯彻中央“利用、限制、改造”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改造”的方针,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据1956年第一季度统计,通过合作商店、合作小组、代购、代销、经销等形式,全县共改造私营商业1597户,从业人员2481人,其中纯商业449户,从业人员778人;饮食服务业296户,从业人员846人。至1956年年底,全县基本完成了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农村公社化,商业所有制也急速过渡,小商小贩转入国营商业,一部分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并入国营商业。1961年,为适应分散经营的小饮食、小土产、小百货、零星蔬菜、日用杂品和修理服务等行业特点,又将原并入国营的小商小贩划出,重新把他们纳入合作商店、合作小组,恢复货郎担、走街串巷、送货上门、摆摊设点、夜间售货及短途运销等经营形式。“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对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和小商小贩在网点、人员、经营范围、货源供应、税收和福利待遇等方面横加限制,合作店、组的业务、用人、财权集中归口国营商店和供销社,取消股金分红,成为国营商店和供销社的分店,私营商业所余无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个体商业发展迅速。1980年,全县有个体商业181户,从业250人。1985年,个体商业发展到6020户,仅黄城就有摊贩311户,其中固定点148户。1988年个体商户增至6563户,从业9475人,分别比1980年增长35.3倍和36.8倍。1990年,个体商户增至7099户,从业8547人。
  附一:清末至民国时期黄城的著名商号
  登仁寿药局(见廿九编卫生医药)
  福昌利杂货店:清宣统年间开业。初为一干菜小摊,只有2人经营,资金甚微。经数十年的苦心经营,至1936年,已成为全县杂货业中最大的商号,拥有资本12000吊,栈房40间,门市13间,店员70人。以零售为主,兼营小量批发业务,主要门市部设在西关路南(今供销大楼处),在龙口维新街设有支店,负责转运出入海口货物。该店以其店铺规模大、品种齐全、经营范围广而闻名县内外。主要经营绫罗绸缎、山珍海品、粮食、五金用具和粗细杂货等,均由外地购进。在一些商品产地及沿海部分城市均有“外城客”常驻,专门办理采购业务。“七·七”事变后,福昌利更名裕昌号,生意日趋衰落。解放前夕,改名复兴号,生意逐步有了转机。1956年1月在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转为国营商业。
  四宝斋文具店:四宝斋历史较久,据说在30年代就有百余年的历史。位于大十字口西面路北(今百货商店大楼处)。起初只经营笔墨纸张,后增加各种账簿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北新书社出版的书刊以及供应全县中小学用的教科书。业务销售额超过县内诚文信、文裕盛、启明等书店,为全县同行业之首。该店有3间门市部对外营业,后面有生产毛笔和帐簿两个作坊。所产“湖羊京水”、“小大由之”等毛笔,品质精良、刚柔相济,畅销县内外,并在东北、上海等地设有代理店,专售毛笔。所产各种账簿,纸质优良,广销胶东各地。日军侵黄后,四宝斋文具店因营业萧条而停业。
  同泰昌绸缎庄:原名福胜利,历史较久,初为一规模不大的布庄。1932年福胜利遭火焚毁,店东乔乐之集资建成当时黄城唯一的一座二层营业楼,位于西街路南(今公安局对面)。1934年重新开业,更名同泰昌,有资本大洋万余元。主要经营绸缎布匹,批零兼营。该店讲究经营方法,注重方便顾客,顾客进店必迎,出店必送,买货多而携带不便者,均派人免费送货到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即告停业。
  丁氏当铺:明初,丁姓始祖丁公婆黎氏自日照县迁居黄县,经过200多年的繁衍生息,至清康熙年间已发展成为黄县一大家族。其先世靠经营当铺发迹。乾隆年间,丁家有数人经科试进入仕宦,社会地位日渐显赫。光绪年间,丁家进入全盛时期,时称“丁百万”。其家世代经营当铺、钱庄,素有“当铺世家”之称。近自县内,远至全省、京城都有丁家当铺,计有分铺70余处。丁家各地的当铺均由黄县选派能工巧匠建造,格局造型完全相同。当铺内挂“龙票”(皇帝发的营业执照),每处当铺设一谋先生,俗称“顶门”,代表丁家专门串通官府,处理讼诉。丁家全盛时期,有8个栈房,是丁家的8个巨大“钱囊”。其后,丁家各支便以各自栈房命名,如泰来、文莱、信莱、东悦来、西悦来等。1921年后,因战乱影响,当铺生意日渐衰退,至日军侵黄前夕已完全关闭。
  附二:民国时期黄县人外埠经商典型纪事
  “地狭人稠”、“逐利四方”是黄县人谋生致富的特点;“善谋生计,特喜远游”被作为黄县人共有之习记入文献史籍。民国时期,国内各通都大邑,均有黄县人所兴之业,构织了许多地区的商业网络。黄县人自古就有“闯关东”的习惯,在东北三省经商者居多,尤以沈阳、佳木斯、哈尔滨为盛。除“闯关东”外,黄县人赴京兴办粮店也闻名京城。
  沈阳中街的“丝房”(百货店)有数十家,其中老天合、吉顺、洪顺、泰和等丝房开办最早,资本最厚、规模最大,均为黄县人所经营,尤以老天合声名最高,它创办了沈阳第一个百货商场,因此有“先有老天合,后有奉天城”之说。清末民初为老天合发展的鼎盛时期,其规模之大,货物之全,是沈阳所有商家之最。另在东北各市设有分号20余处。总号拥有楼房400余间,从业人员248人。在日本东京和大阪、天津、广州以及香港等各大商埠均有常驻外城客(购销员)。1942年日伪颁布“物价停止令”后,中国民族商业濒于破产,兴隆中的沈阳“丝房”生意逐渐萧条,经济危机日甚一日,历史悠久的老天合也于同年倒闭。
  黄县人到佳木斯经商的历史较早。据调查,1940年佳木斯市共有中国商号800余家、20多个行业,属黄县人开办的商业占80%之多。中央大街355家中国商号,几乎全为黄县人所开设,当地人称此街为“小黄县”,因而佳木斯有“二黄县”之称。在日伪统治时期,佳木斯名声显赫的大商号有福顺泰百货商场、公利源商场、义兴东百货商场、福增庆商场、福聚兴五金行、同义合商店、三泽洋行等7大家,皆系黄县人所开设。日军投降后,除福顺泰外,其余6大家相继倒闭。建国后,福顺泰由人民政府收归国有。
  旧时北京城的粮店(包括油、盐、粮店),有“山西帮”和“山东帮”之分。明末清初,黄县人马少卿的祖辈在北京齐化门内(今朝阳门内)开设永裕粮店,是黄县人在京城开设最早的粮店。至清代中期,又有黄县王村杜家刘方包在南剪子巷(今鼓楼大街)开设西天成粮店。嗣后,永泰、天增、永和、万裕厚、大顺号、福兴生、合盛、合增永等油、盐、粮店相继开设。辛亥革命后,“山东帮”的粮店已遍及北京城。建国后,1956年公私合营前,北京全市共有粮店1500余家,属山东人开设的居半数,属黄县人开设的有200余家,后在“三大改造”中,同全市粮食业一起过渡为国营商业。
  黄县人在海外经商和办实业者也为数不少,可谓遍足天下。早在明永乐年间,就有人漂洋过海,抵北美、适南洋,远涉30多个国家。在邻邦苏联、朝鲜、日本、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和在外洋巴西、墨西哥、加拿大、新西兰以及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有黄县人创办的实业,沟通了我国与许多国家的贸易关系。200年前,龙口粉丝就远销巴西、秘鲁和南非等国。清朝末叶,洋货开始批量输入黄县,尤其在龙口开埠后,进出口贸易日益兴盛。据《中国实业志》记载,1922-1932年,外洋进出口贸易总额计达2603万关两。至今,龙口市尚有数以万计的人在国外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