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业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311&run=13

函件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黄县、龙口邮政局相继开办信函、明信片、新闻纸、印刷品、货样、挂号等业务。1942年,黄县战时邮局只收寄山东军区的平信、公文、挂号函件、报纸、书籍及其它宣传品。1946年,部队及军属函件免费邮寄。建国后,函件业务项目不断增加。1950年开办保价信函;1951年开办国际信函;1953年开办单、双挂号函件业务;1966年恢复使用“邮资总付”制度。函件业务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增加,1990年,出口159.1万件,进口173.8万件,转口267.6万件。
  包裹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黄县、龙口邮政局始办包裹业务,后增办“代收货价”。1934年,分包裹为普通包裹、保价包裹、快递小包和大宗包裹4类。普通包裹限寄衣物、行李等一般物品;保价包裹如属邮局丢失,则按保价赔偿;快递小包以1公斤为限;大宗包裹多属商品,重量加总,多包一单,邮寄同一地点和收件人。1942年,战时邮局在解放区只收寄军属、抗属民用包裹,重量不超过3公斤。1946年上半年,全国通邮,黄县、龙口邮政局开始收寄各地民用包裹,重量为5公斤以下。后因国民党军队进攻胶东,年底停办。建国后,收寄包裹范围由东北三省、冀、豫、皖、华中、晋中等地扩大到全国各地。1962年,改三联包裹详情单为单页包裹详情单,另开收据收费。1965年,黄县邮电局、龙口邮电支局、北马邮电支局使用“国内包裹邮资已付”戳记,不再粘贴邮票。1979年开办收寄“乙类保价”业务,凡价值30元以上者,均按乙类保价包裹收寄。自改革开放后,收寄量日益增多。1990年,包裹出口22.8万件,进口9.6万件,转口20万件,比1958年分别增长4.7倍、1.4倍、18.4倍。
  汇兑光绪年间,黄县、龙口邮政已开办汇兑业务,时称“汇寄银钞”。1922年前,龙口邮政局开办“汇兑印纸”。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重新开办汇兑业务。1962年,由二联复写式汇票、专用汇套改为汇款通知单。1990年,汇票出口5.8万张,进口14.7万张。
  机要通信1945年,机要通信为战时邮局所管。1951年划归“军邮代办”。1957年,黄县邮电局正式接办县以上的机要通信业务,并配备专职机要员。1990年,出口机要文件1888件,进口4753件,转口371件。
  报刊发行清末民初,邮政局不办理报刊发行业务,报刊由报贩向报社预购批销。部分报刊作为印刷品邮件,交邮政局寄递。1942年,黄县战时邮局开始代送报刊。1943年接收发行业务。实行“邮发合一”后,发行量日渐增大。1945年,黄县所属648个村庄订阅《大众日报》987份、《群力报》604份;龙口所属32个村庄订阅《大众日报》319份、《群力报》315份。达到村村有报纸。1949年,报刊期发数为1908份。1958年期发数增至2.7万份,比1949年增长13倍,达到生产大队有《人民日报》,生产队有《大众日报》。“文化大革命”期间,发行量下降。1965年发行2.2万份,1969年下降为8069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报刊发行持续增长。1990年期发4.9万份,比1977年期发2.8万份,增长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