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疫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220&run=13

防治机构建国前,境内无专设兽医机构,牲畜疫病及骟割事项皆由民间兽医负责。1951年,县府设立黄县畜牧兽医站,负责指导畜牧生产和组织民间兽医开展畜禽疫病的防治。1954年,贯彻国务院《加强民间兽医工作》精神,县兽医站组织民间兽医13人,在中村、诸由、芦头、丰仪、北马等五区镇分别成立了兽医联合诊所,负责全县畜禽防疫和畜病的治疗工作。农业合作化初,诊所发展到9处,每处有兽医3~4人。1957年9处诊所并为3处,共有兽医27人,增设农业社家畜诊所7处,有兽医14人。1958年,兽医联合诊所更名兽医站,15处人民公社各建兽医站1处,共有兽医35人。至1972年,全县20处人民公社普遍建立了兽医站,共有兽医、职工67人,实行社办公助。1976年后,职工人数逐年增多。1982年有医生、技术员、职工共计135人。公社改乡(镇)后,公社兽医站分别改称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全县有工作人员133人,其中大专毕业生8人,中专毕业生10人。
  农村防疫队伍1956年3月,全县举办第一次农村防疫员培训班,各乡(镇)和农业社选送农村青年186人参加培训,主要学习对猪瘟、猪丹毒病状的鉴别和为生猪防疫注射的操作规程。学习结束后,即进行实地防疫注射。1957年4月1日至5月10日,72名农业社防疫员完成31乡2镇的猪瘟、猪丹毒预防注射任务,并对611个农业社的牲畜栏圈做了全面消毒。“文化大革命”中,农村防疫员改称“赤脚兽医”。1975年全县有“赤脚兽医”621人,其中妇女21人,每个大队均有专职或兼职兽医。1976年县举办两期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赤脚兽医”学习班,每期14天,学员共计786人,系统学习了畜禽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技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赤脚兽医”仍称农村防疫员。1983年后农村防疫员大部弃医从商或务农。1985年,仅有少数村设有简易兽医门诊所。
  治疗技术建国前,民间兽医用中医治疗技术诊治兽病。1951年县畜牧兽医站成立后,引用推广了西兽医的治疗技术。1962年秋,县兽医站首次试作骡开腹按摩治疗肠便秘,获得成功。此后对治疗马、骡、牛、猪等便秘和牛瘤胃积食以及难产症等,用剖腹手术,都收到良好效果。1965年,试割马骡滚蹄,共收治10例,成功率达到100%。此后又逐步对大家畜的断肢固定、再接,肠腔切除、吻合等难度较大的外科手术也能承担完成。1970年后,用耳针治疗家畜便秘,水针治疗腰肢扭伤和风湿症,用输血治疗幼驹溶血病等。对各种毒物、寄生虫、细菌、血清等均能进行检验;对猪瘟、猪丹毒、鸡新城疫、马传染性贫血和禽霍乱等传染病,都能做出较确切的诊断。
  防治效果建国前,对畜禽疫病的防治,民间兽医多使用土、偏单方,如灌绿豆汤、鸡蛋清等,防治效果差。建国后,县府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组织民间兽医和农村防疫员对畜禽急性传染病进行疫菌苗的预防注射,采取对疫区病毒隔离、及时为圈舍消毒和紧急预防注射等措施,有效地扑灭和控制畜禽疫病的流行,保护了畜牧业的发展。
  破伤风,急性传染病:黄县自1964年开始,对大牲畜进行预防注射,“文化大革命”中注射停止。1978年继续进行预防注射,破伤风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猪瘟、猪丹毒是生猪的常见病,多发病:1953年丰仪、石良发生猪丹毒病,当即在病发区为2800头生猪注射了猪丹毒菌苗,1954年又在两区预防注射猪丹毒菌苗2890头,控制了猪丹毒病蔓延。1956年4月1日至5月10日,分点预防注射猪瘟疫苗和猪丹毒菌苗。注射猪瘟疫苗7756头,猪丹毒菌苗13965头。预防注射密度为25.36%。1958年,全县预防注射猪丹毒菌苗和猪瘟疫苗55110头,注射密度为90.3%。是年,全县无猪疫病发生。1962年,县实行生猪预防注射防疫证制度,食品部门凭证收购肥猪,促进了生猪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外县接壤的石良、丰仪、七甲、大吕家、大陈家、闫家店6处公社实行封锁性预防注射。1976年全县实行生猪合作防治办法,实行“四包两扶持”,即包防疫、包骟割、包治疗、包药费,生猪因防疫反应死亡和骟割死亡的均给予经济扶持。上述办法,使猪瘟、猪丹毒疫菌苗的季节性预防注射密度均在95%以上,基本控制了猪瘟、猪丹毒疫病的发生。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生猪合作医疗制度停止,兽医站仍按季节为生猪进行预防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