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作物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208&run=13

病虫害小麦病害为叶锈病、条锈病、杆锈病、白粉病、全蚀病、根腐病、赤霉病、腥黑穗病、杆黑粉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霜霉病等;虫害为粘虫、麦蚜、棉铃虫、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灰飞虱、麦叶蝉、麦叶蜂、红蜘蛛、瑞典麦杆蝇、飞蝗、土蝗等。玉米病害为黑粉病、条纹花叶病、大小叶斑病、茎腐病、青枯病、粗缩病等;虫害为玉米螟、棉铃虫、粘虫、地老虎、飞蝗、土蝗、蚜虫等。甘薯病害为黑斑病、花叶病、根腐病、干腐病、青霉病等;虫害为甘薯天蛾、甘薯卷叶蛾等。花生病害为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病毒病等;虫害为蚜虫、棉铃虫等。大豆病害为炭疽病、霜霉病、紫斑病等;虫害为造桥虫、豆天蛾、豆蚜、食心虫、豆荚螟、卷叶螟、夜蛾等。高粱病害为黑穗病、炭疽病、条纹病、紫斑病;虫害为条螟、灰螟、蛀螟、粘虫、蚜虫等。谷子病害为白发病、瘟病、红叶病、叶斑病;虫害为粘虫、灰螟、条螟、蛀螟等。
  在农作物病虫害中,以粘虫、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地下害虫和小麦白粉病、小麦全蚀病、小麦锈病、小麦土传花叶病、地瓜黑斑病、花生叶斑病、玉米叶斑病为害较大,是常发性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建国前,境内无病虫害测报设置。建国后,有了专门植物保护机构,贯彻中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注重植物检疫,繁育无病良种,建立病、虫害测报系统,深入加强植保研究工作。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防治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展和为害程度。
  1952年,县设植保技术员,兼任测报工作。1963年,烟台专署在11个县设重点测报站,黄县站址设在农场,又在北马、石良、城关3镇分别设立测报点。1975年,县农技站在农场建立专业病虫测报站,下设大李家、中村、下丁家、大牟家4个中心测报点,各公社也分别设2~3个测报分点。时有公社测报点50个,大队测报点250个,测报员300人,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测报体系,为全县防治病虫害提供及时可靠的病虫害信息情报。1981年公社测报点调为30个,大队测报点增为300个。1985年后,乡镇测报点调为10~15个,村级调为50个。
  农业防治:加强农业措施管理,如精耕细作,合理轮作,适时播种,增强作物自身抗病力,抑制寄生力强、迁移力小的病虫害;合理施肥,适时浇水,改善作物营养条件,提高抗御病虫害的能力;选育抗病力强的良种,合理密植,减轻病害发生。农业防治是小麦白粉病、小麦全蚀病、小麦土传花叶病、玉米叶斑病、花生叶斑病、花生枯萎病防治的基础方法之一。
  化学防治:50年代中期以后化学农药的使用日趋广泛,药品不断更新,在病虫害防治中占有主要地位。六六六、滴滴涕、敌百虫、锌硫磷、敌杀死等农药的普遍使用,使粘虫、玉米螟的为害程度大为降低;敌锈钠、代森锌、粉锈宁等农药,在防治小麦锈病方面收到显著效果。农药用量逐年增加,1966年全县用药量1021吨,按粮田计算,每亩平均1.95公斤。1976年增为6.27公斤,1978年又增为7.61公斤,12年间每亩用药量增加2.9倍。药杀害虫的同时,害虫的天敌大量被杀,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既增强了病虫的抗药性,又造成残毒遗存及环境污染。80年代后,逐渐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
  生物防治:70年代中期推行生物防治,开始以蜂治虫、以瓢治蚜的试验。1977年,县农技站建立了赤眼蜂繁殖场,防治二代玉米螟。此后,城关、新嘉、智家和下丁家等公社试验放蜂面积7668亩,防治效果为64.8%。1979-1980年,北马南仲家大队进行瓢虫繁殖试放,防治蚜虫。上述两项生物防治措施,均因后期防治效果不显著,始终处于试验阶段。1977~1979年,在开展生物防治试验的同时,又利用细菌农药杀螟杆菌防治玉米螟、菜青虫等。
  境内虫害天敌有70余种,常见的有七星瓢虫、食蚜蝇、蚜茧蜂、草苓虫等。
  物理防治:建国初期,对小麦黑穗病采用泥水漂种、粪种隔离法;对地瓜黑斑病采用温汤浸种法。60年代后,对越冬玉米秸杆铡作饲草或明火烧杀玉米螟卵;对麦田蜘蛛和越冬麦蚜采用划锄、镇压等措施灭虫;对成虫和迁飞性害虫采用黑光粉、糖醋液和杨树枝把诱杀,上述方法均取得明显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