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村庄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7&A=1&rec=104&run=13

1943年,境内共有村庄860个。建国后,行政区划变动,部分小村合并或并入大村,至1990年共有村庄767个。
  住宅建设境内民房自明代以来以建筑设计精细,宅院规划完整,房屋宽敞明亮,美观实用而远近驰名,俗有“掖县粮、黄县房”之说。殷实人家的住宅多系正房、厢房、南房、门楼组成。是坐北向南的四合院格局。一般民房建筑,大多无南房。正房5间、3间不等厢房2间、3间不等。正房东西墙体称山墙,腰线以上为等腰三角形,称山墙尖,腰线以下为长方形,称山墙盘。墙体外砌砖石内嵌土坯。南北墙体以石为基,除门窗垛用砖石外,全系土坯垒成,敷以白灰。梁檩均为木结构,檩条上铺芦苇、荆条,用草泥抹平后,起脊盖瓦。建国后,在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正房全系四梁八柱的砖木结构,墙体用砖石垛砌。房顶多为高脊横卧,脊角昂翘,房坡有褶,青(红)瓦叩垅。正间为厨房,兼作通道,东西两灶分别通向左右两间的卧室火炕,其中一间卧室又通连套间。卧室内,天棚罩顶,石灰粉墙,玻璃门窗,宽敞明亮。80年代,瓦房多用精工石、砖垒墙体,土坯已被淘汰。钢筋、水泥、红砖、大瓦等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室内装潢也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用圈梁连壁,水泥或水磨石铺地,增强抗震能力。有的用瓷砖大理石贴锅灶、洗澡间和外墙皮,用壁纸装潢天棚和内墙壁。正房多改为三室一厨。有的还建有书房和地下室。厢房由尖顶改为平顶,上可晒粮,下可贮物。有些人家建有前后两院,后院饲养猪、羊、鸡、鸭;前院筑花坛、鱼池。一些富裕村庄为居民统一建造住宅楼,也有富裕之家自建二层住宅楼。诸由观镇的冶基村和东江镇的前宋村分别为农民建造住宅楼47栋和20栋。冶基村农民姜登第于1981年自建二层住宅楼1栋。
  1978年末,全县农村实有住房面积506.25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改建324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10.3平方米。1990年,全市实有住房面积1073.3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1平方米。
  生产用房建设清末民初,境内木匠、鞋匠以及从事粉坊、油坊、豆腐坊、草编、纺织等农村小手工业生产者,多在自己住宅内设铺经营、制作。
  建国后,1956年农业合作化,集体经济形成,各村普遍建起了饲养厂,又逐步办起了木工、修理、磨面、粉碎等工副业。1978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村镇企业相继兴起,1979~1988年,农村新建生产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
  公共建筑1949年以前,村庄公共建筑主要为庙宇、祠堂、戏台、学校、碾屋、桥梁等。建国初期,公共建筑多用于村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等。50年代,部分村庄陆续建起俱乐部、医务室、代购代销店,敬老院、幼儿园。60年代敬老院、幼儿园大部分停办,70年代初陆续恢复。1979年各村陆续建起图书室、青年之家、俱乐部、小学、夜校,部分富裕村还建有影剧院、旅馆、大型商店、办公楼等,至1988年,全市农村新建公共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1990年公共建筑面积为91793平方米。
  道路建国前,境内大部分村庄道路仅能通行双轮畜力车,偏僻山村道路弯曲狭窄,只堪行人。1950年开始修筑乡村土路、60年代拓宽,改筑沙土公路或沙石公路,可通行汽车、拖拉机。70年代,部分村路铺设沥青路面,村庄内街道开始拓宽裁直。1987年起,大部分村庄按规划改建街道,至1990年,部分村庄改建完毕,并对街道、房前屋后进行绿化。
  公共事业建国前境内村庄建有大口井,供村民饮用,靠肩挑人抬。建国后,部分村庄建起手压机井,改善了饮水卫生条件,至70年代有50%的户自建手压机井,用水可足不出户。80年代以来,有50%的村建起了自来水设施,有30%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建国前后,村民长期用火油灯照明。70年代部分村庄通了电,至1990年全市所有村庄通了电,解决了照明、炊事、手工业加工等用电需求。
  冶基村:位于诸由观镇西部。全村905户,人口3003人。1981年,冶基村制订了1980~1990年十年新村规划。新村南北长538米,东西宽434米,建南北中心大街一条,东西街道两条。村东为工副业区,中心大街两侧为公共建筑区,村外围及南北端为住宅区,村西建学校,带污染的部分工厂建于西河岸上。新村共占地28.14公顷,人均占地88平方米,比规划前节约土地7.2公顷,人均节约土地28.1平方米。1983年被烟台市评为“优良规划”,并获奖状。
  1981年以来,按规划建成幼儿教学楼、商业服务楼、工副业厂房和办公室、接待室、展览馆、阅览室、医疗室、敬老院、青年民兵之家、老年人活动室以及灯光球场、影剧院等。村内中心大街纵贯南北,南大道和北大道横穿东西。住宅区内另建南北走向的街道6条。主要大街两侧栽植了垂柳、法桐、水杉等行道树。村内给排水、供电、电讯设施齐全。建水塔一座,容量40立方米,日供水量200吨,基本满足居民和工副业用水需要。排水采用雨污合流,以暗沟为主。中心大街为东西分水岭,西水经村西排水沟注入黄水河;东水经村东排水沟流入藏英河。照明与农副业用电有常电和自发电两套设备,有变电室和发电室,保证了用电需要,村委安装了电话。住宅区内,瓦房与楼房各自划片,自成体系。住楼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0%。有村办工厂14个,工副业项目30多种,亦工亦农的村民达500余人,系农工商综合发展的先进典型村之一。
  黄城集村:是秦汉时期的县治所所在地,西距今黄城12公里,全村1128户,人口4094人。
  1982年完成新村规划建设,占地11公顷,人均77平方米。建成东西主干道一条,烟黄公路由此过境;南北主干道一条,黄栖公路由此过境。干道两侧为商业、饮食、修理业。另有东西大街9条,南北大街3条,宽度均为8米。新村安排民房两排,坐北向南,每套宅基地南北长16.5米,宽为10.5米。新村规划紧凑,布局合理,是境内最先完成新村规划的典型村。
  归城曹家村:文基乡西部的一个沿河村庄。共227户,889人。原村庄建设布局零乱,汛期常受河水威胁。1978年以后,做出搬迁计划,决定迁建于村西北的高坡上,既腾出良田,又减少水害。1982年以来,先后在新址建成南北大街4条,东西大街两条,宽度均为10米。小街8条,宽度均为5米。公共建筑安排在新址中部,其中的办公楼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投资12万元。村民住宅一街一排,整齐划一,每户一栋,户户安装了自来水设施。村南建有塘坝一座,与灌溉大渠配套。迁建新址后,共腾出良田150亩。是境内搬迁规划完成最好的村。
  洽泊村:系兰高镇北部的一个新型大村。全村530户,2030人。1977年开始新村规划建设,分期分批拆除了旧民房,统一筹建新房。村北的北梯疃仅20户,搬迁并入洽泊村,旧址辟为耕地,增加粮田30余亩。至1984年,新村建设全部完成。新村长320米,宽530米。村内建主次干道共8条:东西走向街道4条,其中主干道1条,宽13米,其余各11米;南北走向街道4条,其中主干道1条,宽9米,其余各8米。公共建筑设于东西大街中部。学校建在村南路西,有二层教学楼1幢,幼儿园设于学校西院。民房建筑分布于东西大街两侧。村东部建灯具厂1处。
  新村布局合理,道路纵横交错,笔直平整。排排民房格局一致。是境内完成规划建设较早的村。
  大庄子村:系下丁家镇南部的一个山村,南邻玲珑金矿,与招远县毗连。全村210户,700人,是重点采金村之一。1985年,实施新村建设规划,至1990年全部完成新村建设工程。以村中数百年树龄的古槐为中心,辟修纵横主干街道各1条。为119户村民建楼房,为21户村民建造了二层单体住宅楼,为70户建起平房。
  黄家村:系羊岚镇西部的一个小村庄。全村130户,420人。1977年,实施新村建设规划,1984年全部完成。新村建东西走向大道1条,宽10米,小街7条,宽7米;南北走向大街2条,各宽8米。学校设在村西部,工副业厂房设在村东南部。其他公共建筑均在村东北部。新建民房9排,户户安装了自来水设施,家家建起了沼气池。
  前宋村:东江镇西南部的一个中型村庄。全村200户,800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村办工副业生产飞速发展,其中新华毛纺厂远近知名。工副业的经济收入用以支援农业、振兴农业和改善村民生活与居住条件。1986年以来,共为居民建造二层单体楼房20幢,每幢面积160平方米,造价4万元,可供两户村民居住,新建住宅楼水电设备齐全。
  1989年,前宋村又在西南的山岗上建起一座豪华典雅的南山宾馆,既是村办工业企业与外地客商洽谈业务的招待所,又是外地旅客到南部山区观光考察的休息、食宿之地。可供百余人住宿、用餐、开会之用。
  遇家村:系城关镇北部的一个中型村庄,全村450户,1456人。1978年以来,在稳定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副业。有建筑、轻工、化工、纺织、机械、食品、运输等9个行业18个实体。1986~1990年,先后拓宽辟修道路10条,总长10900米,均为沥青路面;对历史上多次决口的南北走向的绛水河进行治理,浆砌河堤1800米,搬运土砂3万立方米,共用石料2000立方米,造地30亩。建起长36米、宽9米的跨河大桥2座,沟通了河东的工业区与河西的居民区;打70米深井2眼,建30米高水塔1座,保证了工业与居民用水;修筑排水暗沟1500米;栽植各种树木15000棵、花卉5万多株,全村绿化覆盖率为20%。居民区内,平房与楼房分别划片成排。又为外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建筑“人才楼”10幢。为节约土地,居民住宅楼和人才楼2~3层,职工宿舍楼4~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