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节令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2&rec=931&run=13

一、传统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俗称灯节,亦称元宵节。此节自古有吃元宵和观灯习俗。各家还用豆面做成各种样式的“面灯”,或以萝卜做成,傍晚点此灯在场院中、屋里到处照看一遍,以求一年的安全与幸福。现此类风习渐消失。从1982年起,城区灯会复兴。每年各乡镇、各企事业单位赶制各种彩灯,参加城区灯展。

青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日为青龙节。传说此日“龙抬头”,家家户户用红纸剪成龙样图案,贴在门窗、箱柜上。用玉米与剪成铜钱大的花布圆片相间穿成串,名曰“小龙尾”,挂在屋内和儿童胸前脑后,以求全年平安。此时,居民有打囤、熏虫等风俗。打囤又称“打灰囤”,即用草木灰在场院或庭院划圈为“囤”,囤内划十字,外画梯子,寓粮食满囤之意。熏虫是在屋内外焚烧香、蒿、紫苏等,以避蛇咬、蜂蜇之苦。此日忌动刀剪针,以避“弄瞎龙眼”之嫌。牟平素有“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拔豆棍儿”之说。这是一个标志天气转暖、万物将要复苏的节日,农民比较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打灰囤”、“薰虫”等习俗多已不存。
出九 “九九”最末一天为九尽,九尽后的第一天叫“出九”。出九表示冬寒已尽,进入仲春。这天家家户户包饺子吃。谚曰:“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吃了出九饺子,农村春季生产就开始了。
清明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紧接“寒食”之后。寒食节亦称百五节,即冬至后105天。相传为战国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留下的节日。改革开放后,人们仍用清明节这天纪念先人和革命烈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外出踏青、旅游,较前更兴盛。
端午节 即农历五月五日,也叫端阳节。早晨包粽子、煮鸡蛋,门框上挂香艾、桃枝、麦子、瞌睡草(一种野生燕麦)、布猴、苘扎小笤帚(染成黄色),以示驱邪扫秽;身上佩带香囊(俗称荷包),以示对屈原高尚节操之崇敬。儿童戴肚兜,手腕上系五彩线缕,谓之缕索(方言叫绿素),又叫长命缕,胸前戴用亚麻轧制成黄绿二色的小炊帚、小笤帚,意为驱五毒,保安康。此俗现多已淡泯,惟吃粽子、吃鸡蛋等习俗仍沿袭。
天贶节 俗称“六月六”。晾晒书籍及衣物。民间传说“六月初六是兔子的生日。”《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稌(tú)与兔同音,后讹传为“六月六,兔生日”的俗语。又农谚云“六月六,看谷秀。”境内习俗,这天中午或晚上吃包子,蒸白面兔子。故有俗谚:“六月六,碗大的包子拳大的肉。”
七夕节 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巧哥哥牛郎,巧姐姐织女,在天河两岸,喜鹊为之搭桥二人始得一会。今有把男女新婚之夜称为“渡鹊桥”之说,故七夕节又称“情人节”、“乞巧节”。又七月七日常阴雨绵绵,民间传为巧姐姐哭。近些年,此日常无雨,群众嬉称“巧姐姐解放了,不哭了。”此日家家户户仍用白面调以油、糖、鸡蛋等,烙制巧果,其花样繁多,烙熟后用线穿起来,给儿童挂在脖子上,既可食用,又可观赏,为孩子们所喜欢。现在大人多为孩子过此节日。
中元节 俗称七月十五(古称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分别为上元、中元、下元)。民间亦称鬼节,晚上在先人牌位前摆果品酒菜,举行家祭,在门前台阶上放纸灯,给先人照路。这天渔民不出海,恐遭溺死鬼祟害。迄今此节家祭习俗已淡化,仅置水果供奉先人。
仲秋节 俗称“八月十五”。人们自古把仲秋圆月视为亲人团聚的象征,故仲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日,食月饼、瓜果,聚饮赏月。已婚子女必于节前携带月饼、美酒等看望父母,祝老人长寿、合家团圆,境内称为“行八月礼”。
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恰逢两阳数相重,故称“重阳”或“重九”。古有重阳登高、插茱萸(植物名,味香烈,传说佩带可以祛邪恶)、饮菊花酒等习俗。今民间此俗已不存。境内早餐面汤,晚饭菜角(烫面包),今仍流传“重阳喝面汤,儿女闹洋洋”、“重阳吃菜角,儿女一大桌”之民谣。80年代,老人问题成为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1988年,国家把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月日 即农历十月初一。民间旧俗,月日墓祭,坟上挂纸,为祖先“送寒衣”。此俗至今沿袭。
冬至 又称冬节。时间在农历十一月,故十一月称冬月。此时开始进入最冷季节。境内旧俗家祭如同中元节。供品一定要有热面汤,好让“老爷爷奶奶伸伸腿”,准备度过严冬,因之此日又叫过冬。从这天起名为“交九”,即开始数九,每九天一个九。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八日。古代在农历十二月里合祭众神叫做腊,故农历十二月叫腊月。相传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日,佛寺常于此日举行诵经会,用香谷、果实等制粥供佛,名曰腊八粥。后来喝腊八粥演为民俗。境内民间用杂粮掺入枣肉、杏仁、核桃仁、花生仁等加糖煮成腊八粥。又因腊八为古时浴佛日,佛经有“清洗其心,以除身秽”之语,故民间在这天全屋清扫,准备过年。至今“腊八日”前后家家扫灰,为普遍习俗。
祭灶节 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祀灶神之日。灶神俗称灶王老爷,民间以其纸印神像贴于灶房墙上,名为“灶马”“灶马老爷”。传说腊月二十三日夜,灶王爷上天向玉帝述职,阵说人间善恶。因此各家供以糖瓜(瓜形的麦芽糖),粘住其嘴和牙,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此俗渐废,晚上吃饺子的惯例不变,成为过大年的先声,因此又称此日为“小年”。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清末称为元旦、元日、新春、新年或三元。辛亥革命后,开始采用公历纪年,称1月1日为新年。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年节,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而民众习惯上仍称春节为“过年”或“过大年”。届时,家家置备年货,加购碗筷,寓意增添人口。必蒸年糕,做豆腐,取谐音“年年高”、全年都幸福之意。吃罢“年夜饭”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初一这天,都穿戴一新,到大街上看秧歌表演,互相致问“过年好”。初二开始,先拜姥家,初三拜丈人,初四以后拜姑、姨等。

旧时,百姓相信鬼神主宰人间祸福。境内几乎村村建有庙宇,奉祀神灵较普遍的是土地、山神、龙王、关帝、菩萨、送子娘娘等。城里有城隍庙、文庙等。除土地神为石雕像外,其它神像都是泥塑,外加彩绘泥金,矮者数尺,高者丈余。春节期间居民必按时进庙上香祭祀。
现移风易俗过春节,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共赏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节目成为新的习俗。电视文艺的普及,取代了以往很多群众性文化娱乐形式。旧时祭祀鬼神之俗,革除殆尽,祠堂庙宇逐渐拆除。
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拜年问好之习相沿不衰。
二、新节日
元旦 民国元年,改用公历,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也称“新年”、“阳历年”。是日,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放假1天。元旦早晨,升国旗,有的举行团拜。一般家庭,有的设家宴,团聚迎新。
三八节 即“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解放、争取自由民主而斗争的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务院规定3月8日为“妇女节”。牟平“三八节”,机关、企事业妇女休假半天,或开庆祝会,或举行文娱晚会,已成惯例。
植树节 1915年北洋政府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国民政府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后废弃。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中国人民植树节。 牟平历年坚持此节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滩。
劳动节 即“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5月1日为劳动节,休假1天。境内庆祝活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起初,多由党政部门组织游行、集会等纪念活动。70年代末改为小型分散活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皆挂国旗。劳动节为公历三大节日(元旦、国庆、劳动节)之一。青年男女多于此日举行婚礼。2000年,劳动节假期改为三天,实行“黄金周”(含五一前后两个双休日)制度,开展旅游活动。
青年节 5月4日,为“五四”运动纪念日。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定该日为中国青年节。牟平庆祝青年节始于50年代。节日期间,共青团各级组织或举行演讲会、报告会、演出会,或组织知识竞赛、体育竞赛,或外出旅游观光,内容丰富多彩。
儿童节 1931~1949年,每年4月4日为儿童节。1949年12月政务院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小学、幼儿园或举行联欢会、演出节目,或举行儿童运动会,展览作业、绘画作品等。80年代后,乡镇村幼儿园增多,儿童节盛况空前。90年代后,公园、电影院免费为儿童开放和放映。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1921年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牟平每年举行纪念活动。召开座谈会,邀请老干部宣讲团向党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举办文艺晚会等。除此,表彰先进党组织、模范共产党员及组织新党员宣誓等。
建军节 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南昌武装起义,是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重要开端。1933年7月11日,中华工农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确定8月1日为建军节。境内纪念活动始于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节日期间,党政军民举行多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军民联欢活动。
教师节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20世纪50年代废止。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常务委员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每逢教师节,牟平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多到驻地学校,与全体教师聚会联欢,赠送礼品或捐资助教。
国庆节 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纪念日。是日,各单位升国旗张贴标语。举行国庆报告会、文艺晚会等。2000年起,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按国家规定放假7天(含此节前后两个双休日),开展黄金周旅游活动。居民家庭举行家宴,团聚欢庆。男女结婚多选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