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2&rec=927&run=13

一、农民习俗
境内农民自古有勤俭持家之风,把“五谷丰登”、“人寿年丰”作为追求目标,过年时常把此类词句写成红纸条,贴在墙壁或门楣上。农民非常重视“节气”,以二十四节气为农时依据。尚有其它种种传统。如农历正月初八、九、十为管庄稼的日子,即所谓“八谷、九子、十成”,认为这三天天气好坏,决定一年的丰歉。并以正月十四日为小麦的生日,家家吃面条庆祝。庄稼脱粒成堆,忌口头估产量;装粮时站在粮堆南面,斗口朝北用手往斗中扒粮,认为这样会越扒粮堆越高。在家庭粮囤里或其周围发现长虫(蛇),以为是“圣虫”,不准赶走或打死,它会使粮食吃用不尽。过年时还特用白面蒸一条长虫放在粮囤里,名曰“圣虫”。
改革开放后,妇女同男人一样从事农、工、商等业。各种有惟心色彩的规矩和禁忌渐渐淡化以至消亡,代之以科学种田的新风尚。
二、 蚕民习俗

牟平向有“要想出玄,打渔放蚕”之说。清代,宁海知州李湖大力提倡植柞养蚕,一度使养蚕达到鼎盛时期。山区农民于春秋两季在山上放养柞蚕,故有“春蚕”、“秋蚕”之分。也有在屋内养桑蚕的,数量较少。养蚕人非常辛苦,有谚云“起在鸡鸣前归在牛羊后。”蚕民有很多古风古俗。如忌穿孝服、产妇不得进蚕房、蚕场。穿孝服进蚕房“其蚕必变”;产妇入蚕场,会把蚕熏死。蚕工须由老成持重有经验的人作统领。蚕工不和,其蚕不旺。养蚕中忌说:“万”、“屎”等字眼。因为“万”、“屎”与“完”、“死”谐音,不吉利。清点蚕数以“千”为单位,如3万,说30千。蚕屎说成“蚕沙”。对蚕的大小不能说“长、短”,要说“高、矮”。出蚕时,忌朝蚕室方向动土。蚕民不能在蚕室睡觉等等。80年代以后,养蚕数量逐年减少。迄今蚕民,则实行科学养蚕,养蚕旧习已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