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劣质果园改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2&rec=376&run=13

牟平劣质果园改造是全省起步最早的县。1983年,大窑公社李家庄村曲忠全引进红富士苹果品种,对60年代栽植的老品种高接获得成功,为劣质果园改造起到示范作用。
1987年全县苹果栽培面积9267公顷,其中以红富士为主的新品种面积1867公顷,仅占苹果栽培面积的20.1%,以国光为主的老劣品种面积7400公顷,占苹果栽培面积的79.9%。老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尤其是观水镇和大窑乡李家庄村试栽及改接的红富士苹果陆续结果,优新品种的效益逐渐显现,品种更新换代势在必行。1987年,县政府提出对劣质果园进行改造,将每年改造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列入乡镇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采取电视宣传、组织果农参观学习、技术培训等方式,转变果农思想观念,引导果农加快劣质果园改造。截至1997年,全区改造劣质果园面积7000公顷,占应改造果园的94.6%,劣质果园改造基本结束。
一、老果园改建
对25年生以上,缺株残株现象严重,亩产不足1000公斤的果园,主要采取“退果还耕”的方式,有计划的进行更新换代,在淘汰老果园的同时,为稳定栽培面积,将一部分山塂地规划成果园重新定植。
二、劣种果园改造
90年代,对具有一定生产能力,但品种老化,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的果园进行改造。劣种果园包括三部分,一是80年代以前栽植的以国光为主的盛果期果园。二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红富士”热,由于苗木市场管理混乱,农民购进的苗木栽植结果后品种混杂。三是北斗苹果引进后没有经过试栽即推广,结果后霉心病、采前落果严重,不适应牟平的土壤气候条件,成为劣种幼树园。劣种果园改造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多头高接更新。即在春天果树萌芽前,采用单芽切腹接的方法,对所有骨干枝、辅养枝均进行芽接,此种方法树冠恢复快,结果早,易早期丰产。1996年由曹新房等人完成的“劣质苹果园改造早期丰产技术研究”获烟台市牟平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三等奖。二是倾干切接更新。将树干基本锯断三分之二,使其倒伏,利用原有的树干作砧木进行长条嫁接,此种方法可保留原品种继续结果。1991年,由范国玺等人研究的“苹果倾干切接法”获国家专利。三是秋季芽接法。在9月份对树冠内萌发的长枝进行芽接,第二年春天在成活的嫁接枝上部,将未嫁接的枝疏除,达到更新改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