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渔业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2&rec=365&run=13

一、渔技培训 
1993年以后,区(县)渔技中心在牟平电视台“科普园地”栏目举办水产实用技术电视讲座,1999年举办五期。其中牙鲆、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讲座被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采用。在《科技信息报》、《科技图报》、《科技简讯》年均刊登水产技术新动态和新成果10篇。渔技中心下乡指导和举办水产技术培训班,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年均培训职务船员和水产养殖技术骨干300余人。
二、渔技推广 
新渔具渔法推广 70年代末到80年代,捕捞生产主要以近滩定置网具和近海机船生产为主。其间,县渔技站推广鹰虾一号拖网、对虾流网浮动式接虾兜技术,大马力渔船疏目拖网及鳀鱼落网等新兴渔具。特别是鳀鱼落网及其抗风浪装置的研制和推广,提高了捕捞效率。1987年鳀鱼落网试产72天,产量达8.3万公斤,与在同一渔场、生产时间和网具规格相同的普通落网对比,产量、产值分别增加15倍、3倍。次年推广20盘。1989年推广46盘,总产496万公斤,总产值535万元,纯收益460万元。2000年全区发展到300盘。90年代,在稳定发展近海捕捞业的同时,引导渔民发展远洋渔业,推行一船多具、一具多用,宜鱼则鱼、宜虾则虾的灵活作业方式。研制推广口虾蛄拖网、深水鳀鱼落网、小型渔船单拖网等新的渔具。口虾蛄拖网能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地方性小品种渔业资源。1992~1994年推广渔船70对,推广覆盖率98%,实现捕捞总产1430.4万公斤,总产值4113.7万元,纯利润2462.4万元,比普通网增收1330.6万元。
1992年牟平文化远洋渔业公司成立后,由于捕捞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亏损。1994年,县渔技中心研制“远洋渔场捕捞技术”。1995年远洋渔船采用新技术后,平均单船产量38.96万公斤,增产30.99%,产值40.9万美元,纯收益20.4万美元。该成果获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养殖技术推广 70年代末至80年代,浅海养殖的主要品种为扇贝、贻贝、海带;滩涂养殖为中国对虾。其间,县渔技站推广“贝藻间养、轮养技术”、“海湾扇贝高产养成技术”、“对虾大规格高效益养殖技术”及“沙池对虾养殖技术”,促进了全县养殖生产的发展。1986年,县渔技站承担“海湾扇贝高产养成技术”实验,亩产4821.8公斤。90年代,全区浅海养殖逐步形成海湾扇贝、栉孔扇贝、贻贝、海带、鲍鱼、牡蛎、刺参(潮间带底播)等多品种多元化养殖格局;滩涂池塘养殖改革单一养中国对虾模式,开辟牙鲆、刺参、梭子蟹、鲈、真鲷、中国对虾、日本车虾、杂色蛤等综合养殖新路子。区渔技中心推广“牙鲆池塘养殖技术”、“刺参池塘养殖技术”、“鲈鱼和梭子蟹混养技术”、“中国对虾与海湾扇贝大面积混养技术”、“海湾扇贝虾池保苗技术”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2000年,牙鲆池塘养殖333公顷,每公顷产值6万元;刺参池塘养殖200公顷,每公顷产值2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