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植物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2&rec=352&run=13

一、植物医院
1991年底,县植保站所属的植物医院建成营业,年提供咨询服务1万余人次。常年固定坐诊2人,为植物的病、虫、草、鼠害诊断,面向农民开方、供药,年经营各种新农药25吨左右。
二、植物检疫 
1981年,县植保站开始组织实施全县美国白蛾的普查工作,自此,每年以水果、种子调运为重点,开展植物检疫对象的普查和防治。1983年,在武宁公社留德庄大队首次发现苹果绵蚜;1985年,在莒格庄乡蒿口村发现豚草;1988年8月,在养马岛船厂和解甲庄镇东轸格庄首次发现美国白蛾。90年代后,实施产地检疫344公顷,调检种子695吨,水果2.06万吨,苗木40万株。1990年,在解甲庄镇西谭家泊村首次发现假高粱;1995年8月,美洲斑潜蝇在全区普遍发生,1999年6月普查时,又在武宁、高陵二镇温室大棚中发现;1998年8月,在大窑镇南吕格庄首次发现二斑叶螨。至2000年,境内普查发现植物检疫对象有13种,其中全国检疫对象有美洲斑潜蝇、苹果绵蚜、假高粱、美国白蛾、豚草;省检疫对象有小麦腥黑穗、小麦全蚀病、甘薯茎线虫、苹果锈果病、二斑叶螨、黄瓜黑星病、菟丝子。
三、病虫害防治 
1980年,县植保站固定专人负责测报工作,采取黑光灯、谷草把、棕丝把、杨树枝把、糖醋盆等手段,进行病虫害预测预报,指导大田防治。80年代,全县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18.74万公顷,防治面积14万公顷,年均挽回粮食损失7228.76吨,油料4271.45吨。1990~2000年,全区病虫害发生面积共28.47万公顷,经正确防治,年均挽回粮食损失27868.2吨,油料5468.4吨,水果蔬菜50088.48吨。
四、化学除草 
麦田化学除草 80年代初,开始引进2.4–D丁酯等麦田除草剂,并试验、示范,1986年在全县大面积应用,90年代,逐步为“巨星”所取代。2000年,全区化学除草6000余公顷。
玉米田化学除草?80年代中期,用阿特拉津混合都尔、拉索等除草的居多。同时,亦应用草甘膦除草。90年代初开始推广应用乙莠水等除草,至90年代中期基本普及,年应用面积1万公顷以上。同时亦推广应用克无踪玉米行间除草。2000年,全区玉米田化学除草1万余公顷。
花生田化学除草 80年代初,开始应用拉索、都尔等除草,并广泛推广使用。9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乙草胺芽前除草。由于进口拉索、都尔货源紧缺,故乙草胺得以迅速推广,2000年应用面积达1万公顷以上。90年代中后期又在花生、大豆田苗期推广使用盖草能除草。2000年,全区苗期化学除草8000余公顷。
果园化学除草 80年代中后期,使用草甘膦内吸性除草剂。90年代,逐步推广应用触杀性克无踪。2000年,全区果园化学除草9000余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