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 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2&rec=15&run=13

牟平城区位于区境北部,宁海镇境内,为历代境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两汉、魏至晋初,于此设东牟县治。唐、五代、宋、元,设牟平县治。唐代一度设登州州治,金、元、明、清,设宁海州治。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数十年设为牟平县政府驻地,1995年起为烟台市牟平区人民政府驻地。
西汉时筑有土城,明代改为砖城。清乾隆年间改为石城,嘉庆年间城墙上部撤石为砖。历代城围3353米,高11.86米,宽8米,城内面积0.9平方公里;护城河围3655米,宽23米,深3米。明清时期有城门四座,东为建武门,后改称集庆门(在今政府大街与正阳路交叉点西侧),南为顺正门(在今文化路与南关大街交叉点北侧),西为奉恩门(在今政府大街与西关路交叉点东侧),北为镇海门(在今通海路与北关大街交叉点南侧)。县公署设于县城中央(今区政府院内),前对顺正门。主要街道有三条:东西大街(东门至西门)、南门里街(南门至县衙门口)、北门里街(北门至东西大街)。
明代至民国2年(1913)前,城内四隅,东为望仙坊,南为孝节坊,西为崇德坊,北为宣化坊。民国3年,取消四坊,城厢四隅并为一区城内镇。1950年10月,为十区城厢镇。1951年,区下设乡街,城内为建设街。1955年12月,撤销街建置,城厢镇升格为区级镇。1957年1月,改称牟城镇。1958年8月,成立牟平镇人民公社,城内里村改为生产大队。1964年9月,牟平镇公社更名城关公社。1981年12月,城关公社改称城关镇。1984年3月,城关镇改称宁海镇。
自唐麟德二年复置牟平县治,至民国34年(1945)8月牟平城光复,历代统治者只注重建设县衙、监狱,豢养兵警,维护政权,不重视城容建设。城内仅有东西大街及北门里、南门里街,且泥路狭窄,其余里巷坎坷不平。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牟平经济的不断发展,按城镇规划,城区不断改扩建,城容大变。至1985年,城区面积扩展到6.5平方公里,拓宽和新辟横向大街6条,自南向北依次为新建、工商、南关、政府、北关、宁海大街;纵向干路6条,由东而西依次为东关、正阳、文化、通海、西关、牟山路。至2000年,城区北部又横辟新区、新城大街;城区东部纵筑体育馆、师范路,并全部硬化。城区范围东至体育馆路,西至鱼鸟河,南至雷神庙,北至新城大街,实际建成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12.16万人。工厂区按远景规划向沁水河以东拓展,重要工业企业分布于城区东西两翼。
1949年前,城内工业主要有纺织、绣花、红炉(打铁)、打白铁等业,以手工业为主。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对工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和集体工业迅速发展。至1985年,有冶金、机械、车辆、电力、电子、建材、造纸、纺织、酿造等20多种工业。1985年后,在改革开放中,加快工业发展、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工业企业各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断调整。1992年,于城区西部筹建外向型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资工业企业开始进入城区。至2000年,全区形成电子、轻工、纺织、黄金、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除黄金外,其余四种产业主要在城区内;同时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出口内销并举、高中低档相结合的产品结构。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县城,已初步发展为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市区。
1956年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国营和集体商业快速发展。1978年后,国营和集体商业逐步改制,股份制、承包制、租赁制等形式的商户和私营、个体商户迅速膨胀,家政、社会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业相继出现。北翠里、王家疃、五里头村分别建成境内最大的水产品、蔬菜、建材批发市场。至2000年,城区各类商贸等服务业户达9000余家,占全区商贸等服务业户的60%。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各级教育。至2000年,城区内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初中、高中、电视大学、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完整的教育体系,教学设施与教学方式日趋现代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