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环卫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2&rec=116&run=13



一、街道保洁
1988年10月前,牟平城区街道清扫保洁无专人管理,由驻城区内各村自行清扫。同年11月成立牟平县专业清扫队伍,招聘女工36人,保洁政府大街、通海路、文化路、正阳路、工商大街,人工扫帚清扫,清扫面积22.69万平方米。1994年,清扫工增至81人,清扫面积36万平方米。1999年,清扫工91人,清扫面积增至55.19万平方米。工作标准为“四净五无”:路面净、路沿石边净、下水道口净、绿带边缘净,街面无泥、无草、无纸屑、无牲畜粪便、无砖石瓦块。1990年,牟平县获“山东省卫生城市”称号。1992年,先后通过省级、国家级卫生城达标验收,1995年,顺利通过国家级卫生城市复检。
二、垃圾处理
70年代,垃圾收集由两名工人负责,用大拖板车人工收集。80年代,城区布设人工装铁垃圾箱,清运工人增至20人,淘汰大拖板车,增置拖拉机、汽车各2辆。在苏家疃村北建简易垃圾场,但大部垃圾仍以填埋为主。1988年垃圾清运量2.2万吨,基本达到日产日清。1993年,有垃圾清运车12辆,增设机械装垃圾箱,机械化程度达75%。主要街道实行清运车和叉车联合车组作业,小街小巷实行清运车和人工装方式清运,日产日清,年垃圾清运量达3.23万吨。1994年,在照格庄村南建起占地1.1公顷的正规垃圾场,设管理房专人管理。垃圾以砂土或煤渣分层覆盖填埋后使其发生化学、生物、物理等变化,分解成有机物,达到无害化处理。1999年照格庄垃圾场填满,同年10月在牟山路北首的牟山脚下建占地26.66公顷的垃圾场,设管理房专人管理。2000年,清运车辆增至14辆,年垃圾清运量4.02万吨。
三、粪便处理
1975年,城关公社粪便垃圾管理队有员工18人,负责城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厕的清理,并在新牟里村旁河沿建起10个化粪池,每池容量5吨。80年代初,增加拖拉机4台,员工增至20人。1988年,分别在苏家疃村西、金岭村北各建化粪池一个,每池容量500吨。1989年,县环卫所购进“东风”牌自吸式粪罐车一辆,减轻了环卫工人的体力劳动。90年代,居民楼化粪池、水冲式厕所增多,深坑化粪池由吸粪车抽运,部分旱厕由人工掏挖,拖拉机运输。1993年,粪便清运量1.03万吨。1995年,在宁海镇照格庄村南建起无害化粪便处理池,总容积1000立方米。处理池利用自然地温(18℃~26℃)使粪便在池内发酵,处理后的粪便寄生虫卵沉降率达到95%以上,大肠菌值大于10-4,达到国家要求标准,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处理后的粪便可以为果树追肥。1999年,自吸式粪罐车增至2辆,拖拉机4台,清运工23人,年清运量1.57万吨。
?ms??_?bn" >870公里,全区有529个村架通光缆,入户率达60%。宁海、养马岛、玉林店、王格庄、水道五镇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全区15.5万农户,拥有电视机14万余台,其中彩电10.5万余台。有线电视用户接收的电视节目由1996年的十几套增加到24套。

四、村街硬化 
1978年,只有城区内和公社驻地少数村庄街面硬化。8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经济较发达的富裕村开始硬化街面。至2000年,全区硬化街面的村133个,其中宁海镇30个,姜格庄、院格庄镇各9个,刘家夼、莒格庄、养马岛镇各8个,玉林店镇10个,武宁镇6个,大窑、龙泉、观水镇各4个,高陵镇、王格庄镇各14个,埠西头镇3个,水道镇2个。硬化面积375.7万平方米。
五、公共建设 
1978~1990年,全县农村新建各类公共建筑17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25万平方米。90年代以后,农村生产性建筑逐年减少,2000年仅有6650平方米。经济富裕村注重改善办公条件,至2000年,全区有56个行政村建起村政办公楼,其中53%集中在宁海镇。
六、居民建筑 
1978年后,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80年代初、中期,新牟里、西关等村农民就住进单元楼房、独体楼房。90年代后,部分农民住进式样新颖、设施配套的小康屋。1994年,玉林店镇孙格庄村规划建设建筑面积分别为142平方米、177平方米的别墅式住宅150座。至2000年,全区共新建、翻新农民住宅6万余户,占农房总户数的48%,楼房占新建房的2%。人均建筑、居住面积分别为30平方米、20.2平方米,居住面积比1978年增加11.7平方米。农村所建民楼,多集中在宁海镇所辖里村、养马岛诸村和其他乡镇的孙格庄、邹革庄、尹宋周、张格庄、院格庄、龙泉汤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