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妇女、青年、少年组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1&rec=86&run=13

一、牟平县妇女联合会
民国28年(1939)2月,上级党组织派刘诚(女)来牟平负责妇女工作,在王格庄一带秘密活动,成立妇女抗日救国会,刘诚任会长。同年9月,牟平县各区、村相继成立妇救会。民国32年(1943)全县有妇救会员12l9人。民国35年改为牟平县妇女联合会,有会员48879人。民国38年又改为“民主妇女联合会”,全县16个区258个村建立了妇代会。妇救会率领妇女为部队烧水、做饭、缝洗衣裳;站岗放哨、送信、监视敌人;抢救伤员。岿山区潘家庄村军属宋莲贵老大娘,在日本兵的追赶下,把伤员林学敏掩护下来,成为县军属模范。并将其事迹编成小剧,在本区农村广为演出。在五次大参军中,“母劝子打东洋,妻送郎上战场”的情景村村可见。金牛山区徐家寨村王永祥的母亲,亲自送四个儿子参军。青壮年男子参军参战,妇救会带领妇女种田、织布,支援前线。全县妇女投入生产劳动的73175人,占全县劳动年龄妇女数的65.7%。她们在生产劳动中掌握了扶耧、耕地等生产技术。
1950年5月,县妇联利用妇女识字班、黑板报、小活报剧、市集宣传、婚姻典型案例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至1951年,全县自由恋爱登记结婚的674对,寡妇改嫁的324人,童养媳解除婚约的46人,依法处理不合理的婚姻纠纷案880起。1954年3月,县妇联发动妇女千余人,报名参加新疆建设,检查合格者494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县妇女组织瘫痪。1971年后,开始恢复和整顿了各级妇女组织,到1973年12月,全县建立18处公社妇联,697个大队妇代会。县妇联注意培养妇女骨干,走上领导岗位。1975年,妇女骨干任大队党支部书记2人,副书记37人,委员384人;公社党委副书记4人,常委8人,委员22人;县委副书记1人,县委常委2人,县委委员5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妇联发动和组织妇女参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设。全县成立“三八”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17个,“三八”林业专业队11个,“三八”养猪专业队53个,沼气专业队110个,“三八”养兔场100个,“三八”养鸡场33个,“三八”养蚕场102个,“三八”养貂场6个。从事绣花妇女65386人,总收入2000万元。解甲庄公社南沙子大队妇女沼气专业队使全大队实现了沼气化的事迹,刊登在《中国妇女》第11期英文版上。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县妇联组织妇女开展文明和睦家庭活动,搞好计划生育,幼儿教育,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评比中,全县被评为“三八”红旗手38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3人,市级31人;“三八”红旗集体22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20个。
1985年,县妇联设正副主任各1人,干事7人。乡镇妇联均配备了主任和干事。

牟平县历届妇女代表会统计表
┏━━━┯━━━━━━━━━━━━━━━━━┯━━━━┯━━━━━━━━━━━━━━━┓
┃ 届 │ 时 间 │ 出 席│ 选 举 结 果 ┃
┃ 次 ├────────────┬────┤ 代 表├────┬─────┬────┨
┃ │ 日 期 │天 数 │ │主任 │副主任 │委 员┃
┠───┼────────────┼────┼────┼────┼─────┼────┨
┃ │ │ │ │ │ │ ┃
┃ 1 │ 1951.2.23 │ 4 │ 127 │ 1 │ 1 │ 23 ┃
┃ 2 │ 1953.11.23 │ 4 │ 194 │ 1 │ │ 25 ┃
┃ 3 │ 1954.9.20 │ 4 │ 206 │ l │ │ 25 ┃
┃ 4 │ 1956.3.3 │ 4 │ 267 │ 1 │ │ 25 ┃
┃ 5 │ 1957.9.2 │ 5 │ 263 │ l │ l │ 23 ┃
┃ 6 │ 1962.11.29 │ 4 │ 328 │ 1 │ │ 23 ┃
┃ 7 │ 1973.2.2l │ 5 │ 871 │ 1 │ │ 33 ┃
┃ │ │ │ │ │ │ ┃
┗━━━┷━━━━━━━━━━━━┷━━━━┷━━━━┷━━━━┷━━━━━┷━━━━┛
二、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牟平县分团部
民国28年(1939),牟平县三民主义青年团在六区青山村(今乳山县)伪省立第六联中建立。后车家村、牟平中学亦有发展。当时牟平三青团由丁綍庭部政治部主任张心镜负责。民国31年(1942),丁部黄村据点被八路军攻克,三青团组织解体。民国33年秋,孔海东从莱阳潜回牟平,任伪牟平县政府军事科长,在前七夼设立的牟平县立实验小学及师范班发展三青团。次年,日军投降,孔海东随孙振先逃往青岛,三青团组织又解体。孔海东在青岛仍继续从事三青团工作,在青岛私立国华中学发展牟平籍学生。民国36年(1947)10月,牟平国民党与三青团统一。次年4月,牟平县国民党对活动在烟台、青岛两地的牟平县三青团员登记,总数一百五六十人。
三、牟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
民国28年(1939)4月,牟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县委委员任会长。同时分区、村青救会亦成立。青救会属各救会领导。民国30年,牟平县青年抗日先锋队成立。民国34年,全县共有青抗先队员1983人。同年7月,青抗先与青救会合编,属武委会 领导,武委会常委兼任青救会会长。青救会会员深入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发动青年参加八路军和各种抗日组织,全县1600多名青年走上抗日前线。民国38年2月,青救会取消。
四、共产主义青年团牟平县委员会
民国37年(1948)1月,牟平县开始试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次年1月,县委在全县区、乡、村建立了团组织;2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牟平县工作委员会成立,设副书记1人;年底,全县有15个团委,420个团支部,团员l129名,其中候补团员42名。在解放战争中,团县工委发动青壮年反蒋保田,参军支前。在四次大参军和三次支前运动中,全县青壮年参军11818名,支前19354名。
1951年团县工委改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牟平县委员会。1957年5月,易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牟平县委员会。1958年11月,团县委随撤县而撤销,次年11月恢复牟平县,团县委随之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各级团组织普遍进行了整顿,组织青年突击队500个,青年造林突击队590个,扫除文盲学习班480个,技术学习班1500个,有11万名团员青年投身于水利建设、造林绿化和学习文化科学中去。
1963年3月,各级团组织,广泛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建立七大阵地和八大员,团员青年学雷锋小组1510个,做好事7万件,青年精神面貌大为改观。1965年春,姜格庄公社东山大队团支部被团中央命名为四好团支部。“文化大革命”初期,共青团组织瘫痪,被群众工作组所代替。1969年共青团组织陆续恢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团县委狠抓青年活动阵地的建设,全县共建“青年之家”519处。其中文体设备在万元以上,达到省、市级水平的56个。城关公社西关大队团支部,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办起36间房的“青年之家”,建起少年宫,文体设备近10万元。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和“创建先进团支部”及“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全县共有青年服务队690个,为您服务小组7896个,12万名青少年活动在全县城乡。玉林店乡南红石头团支部,被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队的称号;县丝绸厂青年女工林红突破万米无疵布记录,被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刘家夼乡上朱车村团支部委员邵美秋,义务赡养本村孤寡老人姜学红15年,受到群众称赞。全县涌现出先进集体1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市级4个;先进个人25名,其中国家级5名,省级17名,市级3名。
1985年团县委内设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学少部,设正副书记3名,团委干事5名。全县基层团委37个,团支部1360个,团员26088人,占青年总数的24.1%。1985年,全县共发展团员6330名,超龄团员离团4602名,输送团员入党320名。
牟平县历届团员代表大会统计表

牟平县历届团员代表大会统计表
┏━━━┯━━━━━━━━━━━┯━━━━━━━━┯━━━┯━━━━━━━━━━━━┓
┃ 届 │ 时 间 │ 出席代表 │团员数│ 选 举 结 果 ┃
┃ ├────────┬──┼───┬─┬──┤ ├────┬───┬───┨
┃ 次 │ │ │ │ │ │ │ │ │ ┃
┃ │ 日 期 │天数│正式 │列│特邀│ │书 记 │副书记│委 员┃
┠───┼────────┼──┼───┼─┼──┼───┼────┼───┼───┨
┃ │ │ │ │ │ │ │ │ │ ┃
┃ 1 │ 1951.4.2 │ │ │15│8 │ 7900│ 1 │ 1 │ 9 ┃
┃ 2 │ 1953.3.20 │3 │160 │16│ │ 9400│ 1 │ 2 │ 15┃
┃ │ │ │ │ │ │ │ │ │ ┃
┃ │ │6 │210 │ │ │ │ │ │ ┃
┗━━━┷━━━━━━━━┷━━┷━━━┷━┷━━┷━━━┷━━━━┷━━━┷━━━┛

┏━━┯━━━━━━━━━━━┯━━━━━━━━━━┯━━━┯━━━━━━━━━━━━┓
┃ 届│ 时 间 │ 出席代表 │团员数│ 选 举 结 果 ┃
┃ ├────────┬──┼───┬──┬───┤ ├────┬───┬───┨
┃ 次│ │ │ │ │ │ │ │ │ ┃
┃ │ 日 期 │天数│正式 │列席│特邀 │ │书 记 │副书记│委 员┃
┠──┼────────┼──┼───┼──┼───┼───┼────┼───┼───┨
┃ │ 1956.8.9 │ │ 3 │3 │ │ │ l │ 2 │ 2 ┃
┃3 │ 1958.6.10 │3 │00 │ │ │6400 │ 1 │ 1 │1 ┃
┃ │ 1962.3.11 │ │ │ 30 │ │ │ l │ l │ 27┃
┃4 │ 1963.2.16 │6 │500 │ │ │16500 │ 1 │ 1 │ 23┃
┃ │ 1965.11.28 │ │ │ 13│ │ │ │ 2 │ 19┃
┃5 │ 1971.12.8 │5 │536 │0 │ 6 │14900 │ 1 │ │ 23┃
┃ │ 1979.1.18 │ │ │10 │ │ │ 1 │ 2 │ 22┃
┃6 │ 1982,3.29 │3 │531 │ │ 4 │15600 │ 1 │ l │ 23┃
┃ │ 1985.3.10 │ │ │ │ 4 │ │ 1 │ 2 │ 24┃
┃7 │ │4 │839 │50 │ │18000 │ │ │ 30┃
┃ │ │ │ │ │ │ │ │ │ ┃
┃8 │ │7 │920 │45 │ │25000 │ │ │ ┃
┃ │ │ │ │ │ │ │ │ │ ┃
┃9 │ │5 │800 │ │ │26600 │ │ │ ┃
┃ │ │ │ │ │ │ │ │ │ ┃
┃l0 │ │2 │351 │ │ │23000 │ │ │ ┃
┃ │ │ │ │ │ │ │ │ │ ┃
┃ll │ │3 │351 │ │ │26088 │ │ │ ┃
┗━━┷━━━━━━━━┷━━┷━━━┷━━┷━━━┷━━━┷━━━━┷━━━┷━━━┛
五、牟平县童子军
民国23年(1934),中国童子军山东省牟平县理事会筹备处成立。在县城与城郊的初中和小学学生中吸收童子军成员。成员穿童子军服装,戴童子军帽,系童子军领巾,接受童子军训练。训练科目有纪律、礼节、操法、结绳、旗语、侦察、救护、炊事、露营等。每年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集会,检阅童子军。民国27年(1938)日军入侵后,童子军自行消亡。
六、牟平县儿童团
民国30年(1941),牟平县抗日根据地各村小学普遍建立儿童团。儿童团在敌后根据地,站岗、侦察敌情、送信带路、拥军优属。民国37年(1948)1月,儿童团因灾荒,学校停办而解散,同年11月复学后恢复。在土改、镇反运动中,儿童团员积极投入斗地主、捉特务,动员亲属坦白检举等活动。1950年6月,儿童团撤销。
七、牟平县少年先锋队
1950年6月1日,全县各校都建立了少年儿童队。1952年,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少
年儿童大队部491处,队员32532人,聘清大、中队辅导员440名。1955年8月改少年儿童队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少先队积极开展 “今天是红领巾,明天是红旗手”以及“我爱祖国”、“除四害,讲卫生”、“植树造林”等活动。
进入60年代,少先队先后开展“学习刘文学”和“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活动。在活动中,涌现出大量好人好事,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1965年,全县有大队部756个,队员77140人。“文化大革命”中,“红小兵”取代了少先队。
1978年11月,“红小兵”取消,少先队组织恢复。1981年,全县各小学普遍建立少先队组织,队员发展到67506名。各级团委 配备公社专职辅导员17名,聘请大队辅导员440名,中队辅导员1076名。少先队先后开展“学雷锋创三好”、“争当文明少年”、“争戴小红花”、 “登泰山”等活动,成立学雷锋小组7519个,承包“四属户”、“五保户”2043户,为群众做好事22万件,拾金不昧达2.2万人次,建立红领巾卫生街1215条,红领巾大院332个,红领巾花坛2585个。全县涌现出优秀辅导员100名,优秀少先队员1000名,少先队先进集体40个。东关小学少先队开展“老干部为我打江山,我为老干部送温暖”的活动,受到社会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