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名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1&rec=576&run=13

刘宠
字祖荣,东汉,牟平人。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渫受封为牟平侯,他的子孙就成了牟平县人。刘宠曾因“明经”被推荐为孝廉,出任济南郡东平陵县令。有仁惠之政。后升任豫章,会稽太守。在会稽郡时,简除烦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为,政绩卓著。后被升职入京,山阴县(会稽郡的首县,即今浙江绍兴县)有五六位须眉皓白的老人,特意从乡下远来给他送行,每人带了百文钱赠送他。他不肯接受,只是从许多钱中挑选一个最大的收下了。因此,后人称他为“一钱太守”。
刘宠入京后,历任宗正大鸿胪、司空、将作大匠、司徒太尉等职。有一次,他出京到外地去,路经亭舍,想进去休息一下,管亭舍的小官拒而不纳,说: “我们这里特意整顿洒扫一番,专门等待刘宠大人的到来。你有什么资格来住呢!”刘宠听了,一 言不发,悄然离去。当时人们听到这件事,都称颂他是一位忠厚长者。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宠被免职返回乡里。后以老病卒于家中。清初,监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邑人杨维乔在莒岛刘宠墓题诗: “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向使特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
刘宠清廉俭朴的美德,载在《后汉书·循史传》,被奉为楷模。清代著名文人,恩贡宋克智诗中曾写到: “冷落东牟汉室亲,坚持清节作名臣,到今千有余年后,占得吾乡第一人。”王营
王营,东牟县(今牟平县)人,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汉献帝建安五年(200),聚众三千余人,据昌阳县(今文登县境)起事。长广郡太守何夔遣王钦等用反间计离散起义军,为时1个月被镇压下去。
赵仁
赵仁,东解甲庄人。明洪武初,以荐起家,累迁五军都督府,以断事审狱平允,擢升为都御史,洪武十五年(1382)调兵部尚书。十七年,被谗下狱而死。在查抄他的家产时人们才发现,他原来是个“家贫如洗”的人。崇祀乡贤祠。

张惠
字天泽,养马岛西张家庄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任陕西咸宁知县,升工部主事,抽分芜湖。廉洁无私,丝毫不苟。由郎中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奏请割除临漳王府、镇国将军禄米的1/3分他的7名家人,将其发往边疆。但张惠也因而遭到排挤,降职为河东盐运司同知。他气愤之极,得病去世。

俞价
字忠轩,城南门里人。他12岁时,拾金于路交还原主。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初任行人,升御史。刚严正直,不阿权贵。当时的贵戚宠臣都互相警告说: “千万不要触犯俞御史的法。”万历皇帝朱翊钧想废太子而立福王,俞价据理力争,大力支持当时的舆论。其时又藉开矿,大肆搜刮,俞价力陈其弊,请停开采。诚意伯刘延世,目无法纪,贪脏自肥,俞价上疏弹劾,列举罪状详细。万历二十三年(1595),朱翊钧嫌俞价论事常不顺从“圣旨”,将他免职回家。后又起用任巩县令,升南京户曹郎。反对他的人进一步设法诬陷迫害他,俞价见事不可为,弃官而归。卒后崇祀乡贤祠。他的墓地在今烟台市郊初家镇庙后村北,地名俞价庵。
俞价为人刚严正直,是牟平人心目中的“黑包公”,因而给他编造了一些神话故事,其中有一段说:他幼时读书于城隍庙中,与群童游戏,他登台扮作包公。突然有一女鬼现形,控告庙中道士因奸将她害死,埋尸芍药花下。俞价将此事牢记在心,为官后至庙掘出女尸,将恶道逮捕法办。这段故事,在牟平人口中广泛流传,纪昀之作《如是我闻》中记有此事。这虽然只是一段编出来的神话,但也足以说明俞价在当地人心中具有广泛影响。

常康
字晋侯,号济苍,城西门里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四十四年中进士,初任礼部行人司行人,转升户部清吏司员外郎升署贵州清吏司郎中。矢志清白,多所建议,其奏疏都收入他的《嫠恤草》一书中(未刊)。此外,他先后曾对本道王之煸献宽惠之书,对抚台陶郎先议海运之情,对徐知府进火耗之法,对孙司理论辽饷之捐……都有抄本行于世(俱未刊)。其后受命钦差总理易州粮储。弹压紫荆等关,很受军民爱戴。外选承天府知府,著有《郢牍集》十册(未刊),随后升湖广分守临沅道、云南按察司副使,著有《松柏堂后集》(已刊),卒后,崇祀乡贤祠。孙 惟 中
孙惟中,牟平人。明时清河知县,廉洁公正,深得民心。所至之处,只带一仆随身。去世之后,检其囊箧,只存铜钱二百。士民哀痛,称之为“清白令”,崇祀于清河县名宦祠中。



贺 广 龄
字子蓬,号蓬山,城南门里人,明末父兄殉国后,广龄检葬尸骸,岁时祭祀,哭泣终日,至老不忘。宫应蛟、若垣父子同殉国难,竞至绝嗣,广龄亲自为之立后,以奉祭祀。清初,地方官敬重他的为人,将他的名字呈报上去,使之应征,他坚辞不就。晚年精心研究医学,著有《蓬山脉诀》1卷、《痘科》l卷,另有《蓬山琴谱》1卷,均未刊。杨 维 乔
字岱桢,冶头村人,迁居午台南塂(今属芝罘区初家镇)。清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广西、浙江两道监察御史,分巡河东盐政,转口北道监察御史,山西布政使司参议。他刚直无私,执法不避权贵,当时的大官都畏惧他。在口北道时,一到任就割除积弊,抑制豪强。恰有京中权贵,遣其家人,趁大同一带闹灾荒的机会去大贩人口。当回到张家口时,杨维乔将所贩人口全部扣留,交由地方设法抚养,秋收以后,又将他们送回原籍。因此得罪了权贵,被其诬陷,逮捕入狱,在狱中整整十七年,至释放时,已是皓首苍髯了。回乡后,召集族中子弟,教之读书,优游自得。缄口不谈朝事。冶头村西有一石桥,他的书房就在桥畔。他曾作《石桥诗》云: “结庐傍石桥,桥畔柳千条。案上新琴谱,瓮头旧酒瓢。久贫人事少,多病壮心销。老大便宜处,廿年不早朝。”他的诗集有《闲闲吟》、《屯具斋诗稿》,俱未刊,今已佚。在他被逮之时,宣化府人就给他建立了生祠,及卒后,又崇祀于宁海州乡贤祠中。
宫 卜 万
字寿卿,号香海,赵(照)格庄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卒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性超逸,不慕荣利,博学多闻,而不得志于考场。遂弃去帖栝(应试的作品),致力于古文,著有《四香馆文集》6卷。他的诗也潇洒自然,读了能够陶冶性情,使人忘怀得失。宫常与宁海州诗人赵石翁(子辕)诗酒流连,互相酬唱,一时传为词林韵事。其诗集名《西园抱瓮集》,已刊,可惜今已罕见。他善于搜集与整理地方文献,著有《宁海州证证录》、《耆旧遗香集》、《昆嵛帖》(昆嵛山中碑文石刻的拓本)、《登州府志补遗考证》、《莱阳县志拾遗》等,为后来的修志工作打下了资料基础。同治三年(1864),舒孔安等修《重修宁海州志》,就是以宫的《宁海州证证录》为蓝本的。他又精于书法,铁画银钩,神采奕奕。人们得到他的片纸,无不视为珍宝。他还善画,指墨更为擅长。赵子辕
字稚均,号雨帆,城西门里人。嘉庆五年(1800)举人。早年就成为地方词坛主将,名噪一时。年20余,指城东的石老翁山取号“石翁”,刻一印“名虽为翁实少年”。并作《石翁歌》长诗一首以自抒胸怀。著有《石翁随草》初集8卷、二集6卷,集中的诗多是他在岿山时所作,人们以为他是深有得于山水之助的。他容度潇洒,善于谈论,又好诙谐,言辞娓娓动听而切中名理,因此有些人把他看成是“谪仙”一流的人物。他常因自己不及宋朝种放奉母终南,引以为憾,所以,在山里住上一个月,就骑着毛驴回家看望母亲一次。山中的樵夫、牧童互相指点说: “这就是石翁先生啊!”年未40即卒。
木棠
字伯泉,号芾村,右(油)坊村人。清时增生(额定以外录取的秀才)。工诗与古文,善书画,所画兰花,更为人们所珍贵。曾旅游南北各省,在广州的时间最长。其所交大都是当时名士,他们都以能得到木棠的书画为荣。他为人旷达不羁,襟怀潇洒。其题画诗中,有“生平殊少立锥地,信手兰花到处栽”之句。从这两句诗里,即可见其风度了。回乡后,曾主讲于牟平书院,著有《师竹山房诗草》(未刊)。
姜 积 武
字烈臣,莱山官庄人。民国时,积武连年鸠工修筑夹河长堤,以防水患;并以工代赈,修挖沟渠,变7000余亩荒涝地为良田,百姓感激他,常说: “这是烈臣的力量啊!”
张 颜 山
又名宗桂(1865~1941),号燕山、颜山。祖籍养马岛张家庄,父辈迁至城郊邵家塂村定居。
张颜山15岁在烟台。泰生东”杂货铺学生意,打杂、下街(看行情),5年后当上了掌柜。
19世纪末叶, “泰生东”杂货铺为德孚洋行销售部分染料。由于张颜山与德孚洋行青年管理人员克劳克经常接触,交谊渐深。克劳克回国服役之前,建议张办个商号,专营德国“巴利沙”厂(克劳克的父亲是该厂董事之一)生产的“狮马牌”染料,并可先提货,待染料出手后再付款。张与东家赖芳圃商量,赖不敢承担风险,索性将杂货铺酌价卖给张。张自筹资金,就“泰生东”杂货铺旧址(现烟台北大街派出所处)兴建两幢楼房,雇用店员,添置设备,正式开设“泰生东”染料庄。
张颜山代销染料后,他西走蓬莱、黄县,东奔文登、荣成,边试染,边推销。染不好,不要钱,消除了用户的顾虑,创出了“泰生东”染料庄的牌子,取得了德孚洋行染料在山东的专卖权。在烟台设立“泰生东”总号,又在济南、青岛、上海、哈尔滨等地设立分号,还在许多市镇设立了代销处,买卖兴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烟台、青岛、济南等地德孚洋行所存染料,全部移交“泰生东”销售,议定战后付还本息。大战期间,染料来源断绝,价格猛涨,“泰生东”由此发了大财。
民国9年(1920)前后,张又办起棉花庄、绸缎庄、缫丝坊、面粉公司、银号等。
张颜山农民出身,经商不忘土地之本。他在家乡邵家塂买地、山岚各1000多亩,盖房210多间,还在县城东门里盖房100多间,雇长3220多人。成为当时闻名的牟平大户。
张颜山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曾自筹资金,修筑烟台至金沟寨一段石条公路;捐款14000元兴建县立中学;在本村办义学一所,吸收本村儿童入学,包下学生、教师等一切费用;在村西建旅店l处,贫穷行人免费食宿;还为当地兴办慈善事业,捐款不下十几万元。
30年代,在时局动荡和战争迭起的环境中,张颜山苦心经营。
民国20年(1931),他投资50万元在上海办“义生钱庄”。“一二·八”事变时,义生钱庄焚于战火,经理、翻译田子馨、田天放父子携款逃匿,张承担赔偿70多万元;事变后,染料货源断绝,营业萧条。民国26年(1937),抗战爆发后,他搬至天津。民国28年因天津闹水灾,他又迁居上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时局紧张,他将储蓄兑换成棉布,棉布又兑成金条,金条无处储存又兑成物资。终因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伤其元气。
民国30年(1941)3月,张颜山病逝,享年79岁。
王 守 运
王守运(1914~1958),牟平县大窑乡小山子村人。曾任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县人民政府委员。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王守运出生于农民家庭,只读过四年书。16岁去大连、丹东等地。在杂粮店当学徒、做店员,工资微薄,无法维持生活。民国33年(1944)返回家乡。他无房无地,只好寄住在嫂嫂家。
民国34年(1945),家乡进行土地改革,他把分得的房子让给别人,只要了4亩地。他激动地说: “现在有地了,我可以搞生产了。”他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培育金皇后玉米和高梁等优良品种,1950年获得高产。政府授给他奖状,并在幻灯上放映他的事迹,推广其经验。1951年,他带头组织互助组。次年被评为省、县农业劳动模范。1952年被选为县人民政府委员。出席了山东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4年被选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带领全社20户社员,努力发展生产,组织群众打井40多眼。
1956年春,南北大窑、李家庄、小山子4个自然村成立了阳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社近800户,王守运任社长。 高级社成立后,他带领全体社员兴建九龙水库(后改名大窑水库),库容60万立方米。动工前,他向社员动员说: “……水库修成后,要改变现在的面貌,库上梯田花果山,库下平地,稻麦田,库水养鱼河养鸭,要使生活大改善……”广大社员在他的鼓舞下,鼓足干劲,一春时间,水库大坝基本修成,溢洪道未及修好。同年农历八月初一骤降大雨,大水漫坝而过,居住水库下游的社员遭灾。救灾中,他亲自到受灾户进行慰问,帮助解决困难,鼓励社员坚决把水库修好。同年冬,他继续领导社员修复了冲垮的水库大坝,挖好了溢洪道,翌年水库发挥了灌溉作用。可是王守运积劳成疾病倒了。党和政府积极为王守运治疗。1958年,在天津医院医治无效病、故,终年45岁。
安波
原名刘清禄(1915~1965),宁海镇庙沟村人。音乐家、现代剧作家。民国24年(1935)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任省委特派员、鲁艺教务处科长、政治课教研室主任、音乐研究室党支部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胜利剧社社长,军区文工团团长、冀察热辽联大鲁艺学院院长。全国解放后任东北鲁艺音乐部部长、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辽宁省委文化工作部部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等职。是中国音协常委、中国作协会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民国20年(1931),安波在牟平县立初级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入曲阜师范,民国23年(1934)转学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在校期间,安波投身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曾任济南学联秘书长、济南师范党支部书记。民国26年(1937)党组织派他到费县以师范讲习所教员为掩护,进行地下工作,党内任省委特派员。同年10月,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次年又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进鲁艺音乐系后便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活动,年内收集民歌200多首, 因此获得“小调大王”的亲切称号。结业后留校,在鲁艺学院工作。
在鲁艺工作期间,学校开展以采集、记录民歌为中心的学习民间艺术活动,安波是其中最活跃的人物,取得了突出成就。他改编和填词的《公祭刘志丹》、《拥护八路军》等歌曲,创作的《七月里的边区》、《兄妹开荒》、《三绣金匾》等音乐作品,成为音乐佳作,广大群众广为传唱,专业文艺工作者经常演出,当年延安《解放日报》用整版篇幅刊登了《兄妹开荒》剧本和音乐,并发表社论,肯定《兄妹开荒》是一个“很好的新型歌舞短剧”。民国35年(1946)在冀察热辽工作期间,主张在剧社中办少年儿童艺术班;帮助蒙古族青年敖德斯尔(现为全国作家协会理事)写蒙文歌曲和剧本。他还深入基层,帮助民间艺人构思创作,辅导排练演奏。当地民间艺人都亲切地称他“老安”。
建国初期,他参加了评剧《小女婿》、山东琴书《大刚和小兰》的音乐改革和唱腔设计工作,获得重要成绩。1952年,他将东北鲁艺音工团、实验剧团、东北文工团、东北文教队合并建立了东北人民艺术剧院。l956~1957年,安波出任驻越南民主共和国文化部专家,与林荫同志一起收集、整理越南民歌,出版一部《越南民歌选》,为中国音乐界研究越南民族音乐做出了贡献。东北大区撤销后,中央从东北调走大批文艺骨干。一次,用恩来总理嫌东北文化落后,辽宁省委书记黄火青下决心把文艺搞上去,商调已回国的安波,任省委文化工作部部长。安波往返北京四五次,亲自同洛汀、周扬、陈克寒商凋干部,一次调来文艺骨干60多人。
安波把毕生精力都用在文艺创作上。建国后十多年来,他创作了大型歌剧《纪念碑》、《草原烽火》和多幕话剧《春风吹到诺敏河》、编撰了《秦腔音乐》、《东蒙民歌》、《越南民歌选》等。其中《春风吹到诺敏河》获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创作奖。他还写了歌曲300多首。
l965年6月18日,安波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临终前,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授予他两枚勋章。
刘 元 宪
刘元宪(1908~1968),水道镇唐村(唐家夼)人。芦沟桥事变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与8名青年秘密组成抗日游击小组,时常出没在水道日伪据点周围,截获日伪物资,上交县抗日民主政府;用缉私获得的奖金购买武器。
民国32年(1943),元宪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制造出“绊脚雷”,破坏日伪军的“大扫荡”,5月的一天清晨,水道据点出动日伪军30余名,锋芒指向唐家夼。他带领民兵巧埋“绊脚雷”,炸死日伪军9名,重伤4名,炸毁机枪l挺,炸死警犬1只, 缴获子弹200多发,手榴弹10多枚。日军小队长秋野疯狂反扑,叫嚣要血洗唐家夼。刘元宪巧布地雷阵,封锁要道。日伪军步入地雷阵,遭到沉重打击。民国33年(1 944)3月28日拂晓。日伪军又一次突然包围了唐家夼,残杀无辜百姓和民兵家属。元宪并没有被气势汹汹的日伪军所吓倒,他继续和民兵们集思广益,创造出“子母雷”、 “翻子雷”、“夹子雷”,使日伪军扫雷密探和扫荡的日伪军连遭打击,日军秋野束手无策。
水道解放后,刘元宪的爆炸队又活跃在牟平城周围,共炸死敌人33名。l 947年,被济南军区授予“民兵英雄”、 “爆炸大王”光荣称号。
1968年,刘元宪在家乡病故。
曲 发 树
字述武(1902~1972),大窑乡蛤堆后村人。民国16年(1 927)大学毕业任上海义成洋行高级职员;民国18年起,先后任本村私立育德女校校长、本村村立小学义务校长;民国27年后在上海同友人合资小本经营南北土产店;上海解放后,公私合营,任私方经理。无党派人士。
清光绪二十八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他出生于蛤堆后村一个书香人家。6岁时失去父母,由兄姊抚养成人。童年在本村私塾读书,烟台读高小;民国12年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即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商科就读。在读书期间,由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他想,农村妇女几乎全是文盲,若在家乡办一所女子学校,使她们学到文化科学知识,便能推进社会全面进步。民国13年,他将这一设想告诉了在烟台经商的兄长曲德树。其兄赞成并同意出资,还嘱他回村负责安排校舍和筹措教学设备。回家筹建时,又得到堂嫂孙海澄的赞助,她将15间房屋和一块园地让出作校舍和操场。同年农历二月二日,蛤堆后私立育德女校正式成立。推曲德树为校长,在烟台聘请教师。学制6年。初设一、二年级两个班,以后增至6个班。当年招收7~17岁女学生40余名。学校免收学费,免费供给书籍和学习用具,发给每生课本1套;石板1个,石笔4支;砚台l方,墨1锭,墨水瓶、瓶中勺各1个,毛笔1支。学国音字母、白话文。教育方针为德、智、体、美并重,并写于校歌: “……美哉,美哉!四育兼臻……光我学校,振我乡村……”发树的爱人杨淑慎在天津河北第一女子师范毕业,新婚不久,他又支持爱人到育德女校任义务教师。她从大城市带来的新文化和教学方法,深受教师欢迎。
民国l6年,发树于天津南开大学毕业,在上海义成洋行任高级职员。任职期间,总是牵挂着自己倡建的育德女校。民国l8年辞职回家,在育德女校任义务教师。其兄将校长这个职位让给他,由他全面管理学校。学校开设国文、算术、作文、书法、音乐、体育、卫生常识、手工劳作等课程,周末还设l小时故事会。校长组织成立了学生自治会。会中设学习、纪律、宣传、卫生、游艺等股,校内开展的各种活动由各股股长共同参与制定方案,校长批准后实施。他还想方设法添置乒乓球等体育器材,田径运动在女校很快开展起来。民国l9年,育德女校在牟平县第一届运动会上获五项冠军,尤其是该校的团体操表演,造型新颖,姿态优美,博得观众好评。手工劳作主要学习家务。校长安排学生学习针线活,由简到繁,逐步使每个学生能独立完成衣裤的剪裁和缝做。参加县第一届运动会的运动员服装就是淑慎老师裁的,学生自己缝的。每逢星期日和假期,校长还给五六年级学生布置一项特殊作业——擀面条。学校经常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展品有手工劳作,作文、书法、绘画等。校长邀请村中父老和附近村立小学师生参观,选出的展品在全县小学成绩展览会上名列榜首。大家共认: “女孩子应该上学,她们同男孩子一样有作为。”解除了家长“怕女孩子上学只顾读书,不会做家务,出嫁后会带来麻烦”的思想顾虑。育德女校适应了社会需要,誉满全县。蛤堆后村女孩入学率达到90%以上。
民国l9年,女校校长还创办一个妇女识字班,招收女青年学员50名左右。他从上海购进最新通用《妇女识字课本》,赠给学员。从女校六年级挑选优等生当教师,利用午休,星期日和节假日授课。一年后,学员全部摘,掉文盲帽子,还颁发了《学员结业证》。
蛤堆后村旁有片梨园。每逢春天梨花盛开时,发树校长举办梨园春游。
在第一届毕业生中有位女生失去双亲,无依无靠。校长夫妇非常痛爱她,将她介绍给杨老师的一位朋友,校长为主婚人,在女校“礼堂”举行了文明婚礼。观礼的村民济济一堂,都赞扬这样办婚事既经济,又热闹。
在女校创办期间,蛤堆后村还有一所村立小学,专收男生,且又有复式班。两校分设,在教学设备和师资等方面都有浪费。发树校长建议男女合校。民国22年,两校合并称蛤堆后村立小学。曲氏俩弟兄捐赠房屋30间作为校舍,每年还捐助现洋200元,作为教师的伙食补助。村中推发树为义务校长。合校后设学前班和一至六年级共7个班,学生200余名。聘请教师7名, 还聘1名武术教师,教学生习武。又创办一个武术夜班,吸收村里中青年学习武术。
民国26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后,蛤堆后村立小学教师回籍,学校停课。本村在外地读书的大中学生亦回家了。校长将他们召集起来动员说:“同学们,为村中后代计,请到村小学义务教书。”他们接受了校长的邀请,使200余名孩子又回到学校读书,未荒学业。义教十载呕心血,桃李满园苦作得。他培养出来的男女学生有的从戎抗日,有的从教育人,亦有的从事他业,为国尽力。他那赤诚之心,村人为之钦佩。
校长为家乡办教育,十年如一日,积劳成疾。民国27年,远离乡井去上海就医。治愈后留在上海,同友人合资小本经营南北土产店。上海解放,公私合营,任私方经理。l966年退休。同年患中风瘫痪症,医治无效,1972年6月10日于上海病逝。终年71岁。刘 慎 谔
字士林(1897~l975),宁海镇嵎岬河村人,植物学家、林学家。建国前,曾任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北京、中法、中国、辅仁、云南等大学及西北农学院教授。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
本世纪30年代,刘慎谔曾经回到故乡。在家乡期间,他拒绝牟平县长的专程拜访,整天在岿山峻岭中劳碌奔波,采集植物标本。返北平时,婉言谢绝亲戚朋友馈赠的稀有名贵物品,只把采集的植物标本带回。
建国后,他先后在中国西北,西南,东南、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采集大量的植物标本。作了植物区系和植被的调查研究。在中国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以及植被区划等方面成绩显著。他重视科学研究为生产建设服务,反对对东北地区红松林大面积采伐,主张采育择伐,在保护森林资源、防止生态性灾难以及治沙方面,做出贡献。
刘慎谔在工作期间,著有《动态植物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并主编《中国北部植物图志》、《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和《东北草本植物图志》。李 同 柏
李同柏(1931~l976),解甲庄镇北寨人。民国36年(1947),他去南朝鲜一家饭馆当跑堂。一年后,他偶然认识了一个山东籍人,这人喜欢他聪明伶俐,允他拜为义父。从此,义父供他上学,读高中,上大学。台北大学毕业后去美国洛杉矶留学。数学专业毕业,获数学博士学位。
1967年7月,李同柏自美国去英国中国代办处协商,辗转回到祖国大陆。被分配在山东建筑设计院,核定为8级工程师。他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常常牺牲节假日,对业务技术精益求精。深入基层, 与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设计和试验。先后研究设计成功“铲壳锻锤基础”, “石油井架及设备钢壳活动基础”、 “剖环水塔基础”的理论计算,为国家节约了大批资金。“铲壳锻锤基础”,在实际应用中,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文革”中,同柏受挫折。1976年10月1日,因癌症医治无效逝世,终年45岁。王 洵 才
王洵才(1897—1977),字幼泉,养马岛镇马埠崖村人。大学毕业,硕士学位。民国14年(1925),留美回国供职,曾任济南铁路局某总段顾问工程师兼总段长,铁道部第五工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重庆中央大学及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济南铁路局副局长,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等职。曾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洵才15岁丧父。其父汝琦,清时秀才,私塾先生,自学成为儒医。父逝后,母亲林氏求借于亲友供其读书。清末民初,就读于烟台英法学校、北京汇文中学;民国9年,毕业于唐山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是年,交通部选派他赴美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民国11获硕士学位。在美国实习期间,他不为高薪所留恋,民国14年秋回国。先后任胶济铁路工务第二总段(济南至潍坊段)、第一总段(青岛至潍坊段)顾问工程师兼总段长。任职期间,济南铁路局局长逼他加入国民党,他因此辞职去教书。民国27年,日军占领了青岛,控制了胶济铁路。王洵才不甘心在沦陷区忍受日军的统治和凌辱,当年秋,离开病妻和尚未成年的子女辗转去重庆,在重庆参加了地处边陲和地理、气候条件很差的滇缅铁路新线勘测工作。线路勘测完毕,因主管官员贪污部分经费,而国民中央政府将滇缅铁路新线改为滇缅公路线。洵才不畏生活条件的艰苦,又参船了滇缅公路的修筑。民国38年春,他在南京铁道部任职。正值南京政府即将垮台的时刻,是跟随国民党去台湾,还是等待解放?从在南京国立剧专读书的小女儿那里得知,他的三个子女都参加了革命。同年3月下旬,他离开南京回到青岛家中,4月间,共产党派人赴青与其秘密接触,6月2日青岛解放,8月,他就赴济南参加了革命,在人民铁路部门工作。
参加革命后,他积极工作,为人民铁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1950年,在抢修淮河桥工程中被铁道部记一等功。1953~1957年修筑兰(兰村)烟(烟台)铁路时,他对兰村至莱阳路段提出改线建议,为国家节约投资400多万元,获铁道部一等奖章。他被提升为济南铁路局副局长,是当时全国铁路系统两位非党局长之一。被选为全国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在历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接见了他。一次,总理面询胶济铁路需否修复线,他以确凿的客、货运量为依据,说明当前及一段时期内尚不需修复线。周总理采纳了他的建议,将节约的资金用于修筑新线。1975年夏,铁道部决定胶济、兰烟两线修复线,但有关资料在“文革”中丢失,铁道部派人到青岛铁路医院访问养病的王洵才。近八旬高龄的王洵才,虽离开工作岗位八九载,但他凭记忆将修复线应注意的地点、问题详细地谈了数小时。来访者为得到修两复线的第一手资料而感到满意,并为其业务的熟练和过强的记忆力惊叹不已。
他廉洁奉公,不为名利。1954年,他将建国前在青岛购置的几处房屋、地产献给国家,自己只留下一处平房住。在济南铁路局任副局长期间,领导给他安排宿舍,他谢绝了,住在济南铁路局招待所。50年代他立功的喜讯,20余年家人未知,直到1975年在医院治病时他才告诉了女儿。
1977年7月21日王洵才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I岁。彭 昭 贤
字君颐(1896~1979),王格庄乡彭家村人。幼年在私塾读书。民国2年(19l3)考入牟平师范讲习所,毕业后,于马格庄学校教书。因对校董不满,弃教去哈尔滨。在哈市邮局门前摆摊为人写信挣钱糊口,后被哈尔滨道台李家鏊赏识收作文书。不久,道台又送他去北大史地系上学,毕业后在北火俄文专修科任教。民国6年(1917)年底,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战争创伤严重,人民生活困难。孙中山派代表18名,带着救济粮赴苏赈济难民。彭昭贤是代表之一。去苏以后,经李家鳌介绍留在国立莫斯科大学社会科读书。民国13年(1924)毕业回国,先后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驻伯利总领事、内政部统计司司长、中央组织委员会政治组织研究会委员、新疆省党务指导委员、新疆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陕西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国民党内政部次长、部长。民国38年(1949)国共和谈时,被委派为国民党代表,因其系cc派主战分子,被中国共产党拒绝。南京解放时随国民党去台湾。王 宗 武王宗武(1905~1979),牟平县刘家夼乡邱家村人。历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蚕业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农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丹东市蚕业学会理事长、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他9岁入学,先后在原籍和崮头(现属乳山县)维新小学读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曾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后来,他怀着“要使民富国强,只有创办实业”的大志,弃教考入烟台蚕丝学校。毕业后,任广泉寺蚕丝改良场场长,并于昆嵛山无染寺创办了一所蚕丝学校,培养蚕丝技术人员。后调益都蚕场工作。
建国后,王宗武参加了革命工作。1951年,在上海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特产处蚕业科长,后又调江苏镇江市创办华东农林部蚕业科学研究所,从事桑柞蚕新品种、病虫害防治、蚕体生理及桑树栽培等研究工作。1959年被调到辽宁柞蚕科研所任所长。在此期间,他与其他同志合作,研制成一种“灭蚕蝇三号”药品,治怍蚕寄生蝇病有特殊效果,广大蚕民称之为“救命药”、“神药”,在l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二等奖。他还写了大量关于蚕业方面的学术论文:
1979年10月18日,王宗武在丹东市医院病逝,时年74岁。临终前遗言,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在蚕场里,以肥山旺柞。杨 小 东
杨小东(1962~l987),埠西头乡下杨家村人。1984年毕业于西安农学院畜牧系。同年7月被分配到山东省农业厅畜牧局工作。次年3月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辞职走大学生自谋职业的道路。
杨小东在选择职业时,遇到家人及亲属的反对,但他信心坚定。毫不动摇,辞职回到农村。先后奔走5处乡镇,自谋职业未成。1985年5月,经人介绍来到牟平县院恪庄乡,受到乡党委书记于宝才的支持,立即与朱唐夼村协商,联办“鲁东良禽繁育场”。
初夏,良禽繁育场破土动工,他吃住在工地上。白天与工人一起劳动;晚上露天住宿,被蚊子咬得浑身是泡。原来对他有误解的人也改变了看法,父母和舅父也开始支持他。这时女友来信与他断绝恋爱关系,这对他无疑是莫大的打击,但他没有沉湎下去,而是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鲁东良禽繁育场竣工后,杨小东提前联系的美国“双A鸡”1600只、西德“罗曼鸡”3000只,马上从北京空运来,自己配料喂养。他睡在鸡含里,昼夜观察记录,经科学饲养,取得可喜成果,每只肉鸡40~45天就能长3.5公斤重,蛋鸡日产蛋共50余公斤,购进孵化器2台,大量繁殖良种鸡。繁育场获得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当年就兑清十几万元的投资。朱唐夼的群众敬佩杨小东的创业精神,学习他的饲养经验,外地人也慕名来参观学习、洽谈业务。在他的引导下,院格庄乡办起15个养鸡场,出现了2个养鸡大户和许多小型专业户。杨小东倡导成立了“养鸡协会”,传授养鸡技术。
1987年8月,杨小东因车祸不幸遇难,年仅25岁。